陳嘉庚: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2019-10-12     壹創新商學

綠樹掩映間,小巷幽深處,一座古樸的宅院悄悄矗立。甚至,連生活在這條小巷的人們都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這裡便是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樂安東里的故居。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很多傑出的民主人士為新中國的建立與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陳嘉庚,1874年出生於福建同安縣仁德里集美社,17歲時,陳嘉庚乘船遠赴新加坡,去父親開設的米鋪學習經營小生意,而這也為他以後經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03年,陳嘉庚父親的生意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問題,欠下一大堆債務,面臨破產的厄運。當時新加坡法律規定「子不還父債」,當所有人都以為他不會償還這筆債務時,陳嘉庚卻堅持「父債子償」,他開始籌集資金進行創業,在新加坡辦了「新利川黃梨廠」,專門生產菠蘿罐頭。

陳嘉庚吸收了父親做生意的長處,生意愈做愈大,前後不過四年,他就已經完全代父還清所有債務,還成為有名的百萬富豪。這種誠信的行為也為他在商界贏得了廣泛信譽。

陳嘉庚經營實業卻不謀私利,當他事業有成後,就立志要報效祖國;幾乎動用自己所有的資產,投身到教育公益事業、實現民族振興,哪怕傾家蕩產,也要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系教育,傾資辦學

陳嘉庚非常重視教育,他曾說「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教育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未來,作為中國國民,他認為自己只是在盡那份職責。

1913年,陳嘉庚在家鄉集美創辦小學,後來陸續辦起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林等學校共10所;還專門設置幼稚園、醫院、圖書館、科學館、教育推广部等配套,統稱「集美學校」。

1923年孫中山批准「承認集美為中國永久和平學村」,「集美學村」之名也由此而來。規模這樣宏大,體系這樣完整的「學校」,在全國至今還找不到第二個。


1921年,陳嘉庚創辦了廈門大學,這是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全國唯一獨資創辦的大學,於1921年4月6日開學,陳嘉庚獨力維持了16年。抗戰全面爆發以後,經商變得更加困難,兩年之後,企業瀕臨破產,他為了繼續讓支援廈門大學的開辦,賣掉了自己在新加坡居住了五年的別墅,「賣大廈辦廈大」自此傳為佳話。


他一生所捐獻的教育經費,相當於他擁有的全部不動產。在他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華僑開始捐資興學,支援祖國教育建設,影響深遠。他不但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而且在教育思想上還具有獨到的見解,提倡學生要在德、智、體等多個方面實現全面發展,倡辦職業技術教育,高度重視師範教育等。

▎身居異邦,心懷鄉國


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陳嘉庚挺身而出,積極支持中國革命,支援祖國抗日救亡。

早在1923年,陳嘉庚就在新加坡創辦了《南洋商報》,大力提倡國貨,抵制日貨,在華僑社會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1928年「濟南慘案」爆發,陳嘉庚帶頭捐款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以下簡稱「南僑總會」),他帶頭捐款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內便為祖國籌得4億餘元的款項。

1939年至1940年間,海路被封鎖,支持祖國抗戰的大批海外戰略物質只能靠滇緬公路運輸,而當時國內機工及汽車奇缺,運輸十分困難。陳嘉庚通過南僑總會積極招募「經驗豐富、技術精良、膽量亦大」的機工10批共3200人,並捐贈汽車310輛及其他物質以供抗戰。

其實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就已經破產,但是他依然利用自己在南洋巨大的聲望,號召捐款。他的女婿李光前就是他積極支持者。




據統計,當時陳嘉庚號召的捐款達到了15億美元,已經足夠支持整個抗日戰爭中國的所有軍費了。換句話說,當時如果沒有南洋商人們,中國很難打贏這場戰爭。陳嘉庚當時到處演講,號召捐款,得到了巨大的響應。「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是他的錚錚誓言,在投資祖國實業發展面前陳嘉庚從未言退。

▎愛國團結,矢志民族復興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陳嘉庚肩負華僑重託,以南僑總會主席身份組團回國,慰問前方抗日將士和後方受難同胞,呼籲國共團結抗戰,不要分裂;同時又將回國後的所見所聞如實向華僑報告,鼓勵他們繼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出錢出力,支援祖國抗戰。

1946年,他以南僑總會主席的名義抗議美國,抵制蔣介石,反對內戰。支持毛澤東成立聯合政府。

1949年,他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參加了開國典禮,成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在國內歷任數職,參議國事,推動華僑愛國團結、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

有人說過,當時陳嘉庚的財富並不是華商之首,比他富有的大有人在。不過他對新中國建設的貢獻,卻是近一百年來,無人出其左右的。


嘉庚先生的愛國赤誠、無私奉獻,極大激發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國家振興的豪情壯志,鼓舞感召了無數愛國華僑、仁人志士前仆後繼,支援中國革命與抗戰。在海外華僑的鼎力相助下,中國改變了積貧積弱的面貌,推進了改革開放,譜寫了發展的輝煌篇章。

毛澤東稱讚陳嘉庚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在風起雲湧的抗戰救亡大潮中,陳嘉庚直挺著民族的脊樑,一生愛國,一生創業,一生興學,成為華僑的一代領袖和楷模,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尊敬。

1961年8月12日,陳嘉庚在北京病逝,享八十七歲,國家給予陳嘉庚先生以國葬的哀榮。在祖國70周年誕辰之際,我們共同紀念陳嘉庚先生,既是為了牢記光輝與艱辛交織的昨天,更是為了繼往開來的明天。讓我們延續嘉庚先生的精神與夢想,共創中華民族的復興與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XlTwW0BMH2_cNUgIK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