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二線城市樓市,我想用四個字概括:沒有奇蹟

2020-01-01     西一安鮮

不清楚是誰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最終,我們活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2019年底,有關房地產運營的幾個自媒體找到我,希望我就2020年我國一二線城市樓市的走勢做一個自我的判斷,字數要求300-500之間,文字要求簡明扼要且通俗易懂。

我沒有過多猶豫,直接用三個字秒回了郵件:沒興趣

曾幾何時,初入房地產行業的我,也是在每年的這個時期,花上幾天的時間,將那些預測來年樓市走勢的大咖、機構、媒體的言論一字一句的閱讀,複製黏貼的保存。

等來年完整度過後,再拿出這些預判性的言論對比,你只會發現一個共性:大的方向都沒有跑偏,而小的意外也都沒有預料到

因此在我看來預測2020年樓市走勢這件事:往大的說就是說了等於沒說,因為每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給出了來年樓市的正確走勢;往小的說沒幾個人能完美撞線,例如有誰在2018年底完美預測出往年年初土拍市場高流拍、多底價成交的蘇州能以近50%的溢價率開年,新房市場熱度上升、二手房價格飛漲、土拍市場高燒不退,一燒就燒了五個月(5月11日和7月24日,蘇州市連續出台政策調控樓市)。

如果你真的看懂了上面這段話,也願意相信上面這段話,那麼我奉勸作為想通過炒房投機的你,不要緊盯著一二線的房地產市場了,因為這些城市完全有能力、有意願通過限購、限售、限價和限貸以及推陳出新的政策讓你無法實現成交,即使成交也短期內無法再出售,有如此大體量的資本投資其他行業它不香嗎?同時也奉勸作為剛需(等著買房結婚)的你,踏踏實實地去看房,多看多對比,權衡利弊後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下單購買吧。因為你永遠等不到一座城市會因為你一個人的收入與需求去完美匹配建造一個屬於你理想中的商品房,要麼你順應當下的購房環境和趨勢,要麼你就壓根別關心什麼房子的事情,去做一個徹徹底底的快樂的自己,不問世事悠然自得

說完以上感性的話,讓我們再回歸理性,以政策文件、客觀事實來概括過去紀念的房地產市場,從而每個人在內心中也就有了2020年樓市走勢的大致答案。

近年來,我個人均以每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來年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作為依據來判斷的。為什麼?因為說得都沒錯,都說到做到了。

2016年底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2017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提出了四個字「房住不炒」,也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語雙關告訴那些等著住房的人買吧,告訴那些想要炒房的人走吧。

我們再來看2017年的真實數據,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增長7.0%,但是同比增速下降了0.5%;其中住宅投資75148億元,增長9.4%,增速下降了0.3%。

以上是2017年的房地產投資情況,我們再來看商品房銷售方面,銷售面積169408萬平方米,增長7.7%,但是增速下降了0.2%;銷售面積增長了7.7%,但是銷售額卻只增長了6.2%,增速也只有0.9%。

每一項的真實數據告訴你,2017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做到了「房住不炒」,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均略微下浮,市場平穩過度。

那麼2017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又對2018年房地產市場做出了哪些要求呢,答案是: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又加上了「因城施策」。

這一政策的釋放,讓市場上的部分狐狸露出了尾巴,為何這麼講?

因城施策是指針對不同城市屬性,區分一二線、三四線城市採取不同的房價,制訂不同的房地產政策。很簡單直接的理解就是,一二線城市該限購的限購、該限貸的限貸、該限售的限售保持不變,而三四線城市可以適當的放鬆,利率該打折的打折。

但是部分媒體並不這樣認為,總是要給出那些刁鑽角度的解讀,例如部分媒體人就將這一政策解讀為給予城市變相放開限購的機會,從而給予買方市場造成恐慌。

然而過去的2019年,無論是上方還是各地一二線政府面對當地複雜多變的房地產市場均給出了及時有效的治理。

例如2019年關於深圳中糧鳳凰里花苑小區個別業主發布集體漲價言論,涉嫌惡意炒作二手房價的事件,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建設局就給所有人上了一課,如果你了解完整個事件的經過以及最終的處理結果,你都不得不佩服針對該惡意事件的處理辦法。

事件的起因是鳳凰里小區發布的「告鳳凰里全體業主書」,內容情緒激昂地鼓動鳳凰里小區業主「打響資產保衛第一槍」,說得直白點就是要求大家集體漲價。

我們再來看看該地區住房和建設局是如何應對的,業主要聯合漲價,那麼我方就暫停辦理鳳凰里小區二手房網簽手續,價格上漲還無法網簽的二手房還有多少人願意購買?然後發布該小區二手房交易風險告知書,通過官方口徑通過所有買家,該小區的二手房存在交易風險,你還會選擇購買嗎?如果在此基礎上還有業主堅持銷售的話,那麼住建局要求該業主需到住建局簽署交易風險知曉書。

與此同時,住建局還針對涉嫌惡意炒作,哄抬房價行為進行嚴肅調查,一旦查實,相關責任人將列入黑名單。

此番深圳市寶安區住建局針對鳳凰里小區惡意炒作的應對方式,猶如一顆驚雷震驚了整個地產行業,開創了地產行業首個針對業主集體漲價處罰的先河。

如果前文提到的部分媒體變相解讀「因城施策」是釋放房地產供需市場,那麼此次深圳寶安區住建局的操作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因城施策、因事施策」,沒有政策立即制定政策來應對。

而深圳市寶安區住建局的這一應對方式絕對不是孤例,未來還將出現在我國一二線城市之中,用來應對那些涉嫌炒房、惡意漲價等行為,這也將成為未來我國一二線房地產市場的常態。

那麼回到當下,已經正式進入2020年的我國一二線樓市有將面臨哪些政策調控呢?

2019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上對於房地產行業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同時更加強調了一個字「穩」,原文:要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其中一二線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控房價,一方面要防止價格上漲激化泡沫的產生,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價格下跌帶來導致市場信心的崩盤。

這句話對於2020年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說得已經非常清楚了,通俗地說哪座城市房價過快增長就一定會出手調控,同時不能出現房價下跌的情況影響市場信心。

相信看到這裡的朋友不禁發問,難道2020年所有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不漲了嗎?

這就屬於典型的惰性思維,聽到指令不能往北,自己就掉過頭一直向南沖,事實是你還可以向東和向西發展啊,甚至可以向東北或西北擴散啊。

這裡有一個基本盤是不變的,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過去幾年房價一直處於橫盤階段,而近一兩年開始常住人口極速增長,外來人口紛紛湧入,那麼你所在城市的房價就有很大可能出現增長,甚至是高增長。

這樣的例子也有不少,例如2017年以前的西安,新房成交均價只有8800元/㎡左右,但隨著2017年西安市率先打響「搶人大戰」,兩年時間戶籍人口新增100多萬,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新增人口位列全國城市第三位,僅次於深圳和廣州,成為人口增量城市十強中唯一的北方城市。

對應的西安市房價即使在經歷了多重政策調控(禁止企業購買、禁止新落戶購買等等),截止到2019年11月,西安市二手房成交價依然站穩14000元/㎡,購買力決定了價格,如果一座城市的供需出現失衡,需大於供,那麼這是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都很難控制的。

「房住不炒」已經提出了快四年時間,也扎紮實實徹徹底底的執行了快四年時間,過去四年時間裡,在我國一、二線城市中出現過個別房價過快增長的城市,但對應的都是第一時間出台的調控政策(西安、蘇州);也出現過賣方市場的惡意漲價現象,但對應他們的是及時制訂針對性的治理政策。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2020年繼續強調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雙拳出擊一拳將價格上漲逐個擊碎,再一拳托起房價防止下跌。已經到來的2020年一、二線的樓市環境是真的不要期待奇蹟發生,將會以穩字過度,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WQiem8BMH2_cNUgVC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