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發文:「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2019-08-05     天津出入境

近期國資委和網際網路企業親密接觸,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不過,這被一些人解讀為「公私合營」。對此,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博8月4日表示,「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

進入下半年,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入密集落地施工期。近日,國資委主任郝鵬會見了騰訊執行長馬化騰。郝鵬說,國資委鼓勵支持中央企業與騰訊公司等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務實合作,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不過,這種正常的合作和混改,卻被歪曲為「公私合營」,對此,國資委新聞中心官方微博8月4日表示,「央企+網際網路」,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是市場主體的合作共贏!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要警惕這種誤解。

央企用混合所有制的方法引進了網際網路技術,它是把中央企業,尤其是製造業,用網際網路工具來加強深度融合,是為了加強中央企業的競爭力,是為了更好地做大、做強、做優。「公私合營」這個說法完全是錯誤的,它把事情的性質轉變了,對形勢造成一個誤導,不利於當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

實際上,近兩年來,央企混改一直不乏騰訊、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作為央企集團層面混改的第一槍,中國聯通在混改中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就有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企業。

此後,國家鐵路集團、中國石化等央企的混改都有網際網路企業參與。

李錦說,「央企+網際網路」是央企混改的一個明顯趨勢,這對央企和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是互利共贏的。藉助網際網路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能有效提升央企效率與活力。而網際網路公司則可以撬動龐大的央企資本,進入新的產業領域,更好地發揮其技術和創新能力。

網際網路是一個平台,人工智慧是一個工具,大數據是一個技術,這些本身屬於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下一步在這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加快引進網際網路技術,有利於企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的層次轉化。

轉載來源經濟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RVQY2wBUcHTFCnfk0xH.html












今日節氣小寒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