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為什麼成功的交易員都不建議別人做交易?越看越觸目驚心

2019-08-17     主題獵手鴻飛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說A股(renzhen07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盈利模式,操盤策略和雙龍戰法,遊資戰法,漲停複製戰法等,乾貨源源不斷。

為什麼成功的交易員都不建議別人做交易?

不建議別人做交易,是因為交易對於很多人的認知來講,是非常特殊的。首先,你不能把交易完全當成打工,打工你有工資拿,交易上沒有,即便很多交易員也上班,但是提成也是收入的絕大部分組成。所以交易類似於創業,而且是沒有進入門檻的創業。你只要有一定的資金,你就能夠做交易,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可言。但是大多數能夠成功的創業會有技術壁壘的存在,所以資金下去就知道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交易完全不是這樣,很多人還不知道交易室怎麼回事兒,就已經沒有本金了。

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的積累,就想全職做交易,就相當於一個資金有限,沒有點子,沒有規劃的創業,這個難度,和成功率是可想而知的。

往往給人建議,只是給人建議怎麼嘗試入行,這種建議往往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絕對的是或者不是,做或者不做。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快的了解交易,了解行業,然後選擇權不應該讓給給建議的人。

有很多所謂成功的交易員的成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也許今天成功了自信心爆棚就去當人生導師了,明天就已經被市場打敗了。偶然性的成功,容易被包裝成必然性,為了名氣而吸引資金,為了收割韭菜,都有可能的。這個市場上很多所謂成功的交易員是否做過交易都難說。一個普通人可能很難有這樣的分辨能力。所以啊,因為你不了解,如果想聽別人的建議,也不要全信了。

如果做交易,平靜的當成一個事情去做,不要覺得是很特殊的東西,抱著平和的心態,有選擇性的相信一些話和理論,經過自己的思考,成為自己的東西,收起浮躁,冷靜思考,是能夠給出的建議。這是套話,套在每個行業都是一樣,也是我通常給的想做交易的人的建議。

我認為,交易行業的建議,不應該是做或者不做,對於這個都不能自己拿主意的人,不要指望能做交易。給出的建議應該是一些應該注意的點,或者可能遇到的困難,或者啟發一定的思考,不要給一個絕對的答案,因為不存在。

我通常只對兩種人,不建議他們做交易。第一類是純粹想一夜暴富將交易當成賭博的人,這類人沒辦法做好的,賭場不是這麼容易讓你帶著錢離開的。第二類是一事無成,把交易當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人。交易得罪你了,你什麼都做不好,來做交易?


很多股民炒股票都是長年虧損,然後他們就把自己虧損的原因歸結為——行情不好或自己事物太忙甚至是運氣不好等等。

而則把股民虧損的原因總結為:不懂止損、愛打探消息、頻繁交易甚至是不愛學習。

其實上面這些所謂的炒股虧損原因都不是最重要、最本質的。

股民虧損的原因看似很多很複雜,實際上最重要的虧損原因只有一點——格局太小!

做大事者必須要有大格局、大視野、大胸懷。炒股也是如此,真正能炒股賺到大錢的人都是有大格局、大視野、大胸懷的人。

說說大胸懷:

很多人炒股一旦虧了幾萬元或虧損個三五個百分點就心疼的了不得。。。。這樣的心胸能炒股嗎?我認識一位大姐新手入市,炒了幾個月就割肉退出市場了。因為心臟受不了,股票一跌就害怕,晚上就睡不好覺。白天則要數今天虧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

這只是個較為明顯的典型。大多數股民只要帳面虧個10%以上就會心理崩潰。。。。只要股票賺了十個、二十個百分點就一定會狂喜拋掉。。。。

古人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真正的投資高手必須面對暴跌坦然自若,面對大漲也心如止水才行。比如我持有的海信電器虧損最多時浮虧10%,帳面盈利最多時達到浮盈20%,半年來海信電器這樣大的來回震盪數次,我卻依然視若無睹,絲毫沒有打差價或兌現20%收益的想法。

我知道很多股民一定會說我的操作很傻。

我會用唐伯虎的一句話來回應這些說我傻的那些人——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眾人看不穿!

我10多年的炒股經驗教訓告訴我:每天打那些小算盤,算計那些幾個點、幾十個百分點的盈虧,在意市場上那些小得小失,終究會賺不到錢。

在別人笑話腦子有毛病的環境下200元買入當時股價最高的茅台,持有至今。

現在股民大多數都是希望馬上致富、追求那種獲利即走、一點不都不虧的技術。哪怕一天在股市上賺100元,他們也高興。胸懷格局之小很難在股市上賺到錢。因為你行情好時不肯冒風險,見利即走自然賺錢賺的不多,當行情不好虧錢時,就很容易虧光你的盈利,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虧多盈少。

胸懷大就是敢於捨棄盈利,也敢於承受風險。正是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


每個人交易成熟的人都有自己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統,這點就不廢話。只說下自己這麼多年交易下來的某一天突然悟了的那個點。包括四個內容。

1、盤面波動的本質就是價格的變化,買方和賣方力量的較量。

因為有較量,所以有勝者,所以有「勢」。勢就是勝者的體現。而也正如絕世高手一樣,當他打敗對手後他的威望就高了,大家就都會順著他,餘威猶存。盤面也是這樣,勢是會存在一段時間的(重點關注粗體這句話)。當勢出現時會猶如洪水一般,一切阻力都不再是阻力。所以通過這一點你就也能判斷出什麼時候出現了試。

2、交易時應該是隨波逐流跟著逝的方向走的。

1中也講了,勢是會存在一段時間,不可能一直存在。所以又分為了順勢和逆市,也就會有所謂的馬丁和反馬丁一說。其實不管馬丁也好,反馬丁也好都沒有問題。誇張點說,理論上你在任意點位下單最終都是能盈利的,只要你拿的時間足夠長,倉位足夠小。但是,這裡會出現一個成本——時間成本。更誇張點說絕大多數人會去做交易都是為了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所以說,下單的時候都會儘量去選擇一個好的點。可以在一段勢結束時做反向單,也可以在一段勢開始時做順勢單,甚至可以在一段勢進行的中間做順勢單。經常有朋友會問我某個品種怎麼做,我會笑著回答,憑感覺,你覺得它要漲就做多,你覺得它張的差不多就做空。然後對方就會說我開玩笑了,讓我認真點。其實,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你可以不了解不懂蠟燭圖,但是你一定能看出來價格是要漲還是要跌。交易很簡單,你覺得它要漲那就買多,你覺得它要跌,那就買空。僅此而已。

3、勢是有周期的,一個周期的勢的結束也就意味著另一個周期的勢的開始,正如第二點中說的趨勢結束做反轉單子,反轉單子就是另一個周期的勢的開始。這裡重點理解周期兩個字。

既然勢是有時間限制的,那麼很重要的一點來了,理解周期的真正含義。無論是月圖、周圖、天圖、小時圖甚至5分鐘1分鐘圖,任何一個周期的價格波動圖都是有勢存在的。但是,周期越大的勢越難以被改變。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超短周期的單子(刷單除外)。以1小時舉例,做的是1小時的趨勢單,當1小時的趨勢結束了,要反轉了,那就把單子平了。可以實際情況如何呢,很多人看到獲利很多了,想著繼續讓利潤飛奔。結果 1小時的趨勢走完了反轉了利潤回吐了,然後很多人又心裡想著等它再回到最開始盈利的位置就平了,可是真的會再次給你這個機會嗎?也許吧。兇殘點的直接大V反轉不但不給你回去的機會最終還會因此虧損出局。很多人虧損抗單不停補倉最後爆倉不就是一樣的心態嗎。所以,勢的周期結束時,根據自己制定的規則執行就好。

4、操作不同周期的勢的單子,選用不同的倉位。

其實倉位就關係一點,止損。很多人可能會發現一點,為什麼經常會剛好掃了止損就順著下單方向繼續走了。好像盤面跟自己對著干一樣。反覆止損最後就開始煩躁了。其實這裡涉及到有效止損一詞。你頻繁反覆止損還不如設置一個不會掃你的止損也就是所謂的有效止損。而有效止損也是和勢有關的,勢是向下的,那在勢的開始的地方設止損就好。根絕不同的勢的周期,這樣就可以做不同周期的單子,也就有了日內單,中線單,和波段長線單之分了。你要做的單子的周期不一樣所使用到的倉位和止損空間自然也不一樣,如果你所有類型的單子使用的倉位都是一樣的,那說明你並沒有很好的去理解你自己所要下的單子。

讓交易簡單點,你要考慮的就一件事,下好單,你該怎麼去應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很多人以為失敗的原因是資金管理沒做好,風控沒做好。錯!技術才是第一位的,本質是技術不行。

交易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基本面和技術面。這兩方面的所調真諦是一回事。那就是:

低風險介入可能產生大趨勢的交易品種。

對於巴菲特價值投資來講,就是找到接近甚至低於公司價值的公司,而這個公司恰恰只是短期不行,長期很有前途。如果錯了,變賣資產,也虧不了多少,如果公司度過難關成長起來了,可就無可限量了。

對於技術分析來講,就在形態預示著有可能產生大行情的時候,如果正處於低位,那麼可以用低風險嘗試。如果錯了,止損風險很低。如果一路上漲,產生大趨勢,那麼獲益極大。

當然這裡是沒有確定性的,只是機率。價值投資等你可以通過護城河、產業趨勢等增加你的勝算。

技術分析你就是通過你認為有效的技術形態過去其他低勝算的形態來增加你的成功率。

核心就是兩個:

1.低風險介入

2.潛在的大趨勢。

有的品種可能後面還有大趨勢,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低風險介入的時機。比如比特幣。

有的品種可能還是低風險,但後面未必有大趨勢。比如銀行股。有的品種可能既不是低風險,後面也沒有看到大趨勢,比如房產。

當你的視野中,在你的領域內,突然發現了可能是低風險而且有潛在大趨勢的品種,及時上車,而不要只是紙上談兵,以免望洋興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交易方式,首先要定位自己,我2004年從期貨轉到了股票市場,我來談談原因。

不是因為什麼期貨風險比較大之類,根據我的經驗,期貨的風險並不比股票大,同時贏利能力比股票要高不少,很多所謂的風險其實是自己嚇自己而已;特別是對於資金比較小的散戶,在不提高風險的情況下,我感覺做期貨更容易將小錢變成大錢。

我退出期貨市場主要的原因是期貨需要盯盤的時間比較多,對於希望將交易作為終生職業的我來說,我希望它帶給我財務自由的同時儘量少地占用我的時間,賺錢是用來享受生活的,不是嗎,而股票市場無疑更適合我。

但股票市場也有很多中做法,有些操作方法也是非常耗時間的,因此就要有所選擇,這種選擇就形成了我現在這種非常簡化的操作方式,這種。

方式說白了很簡單,首先,通常僅以日線收盤價分析和交易;其次,臨近出入點附近的股票增加固定關注關鍵時點,比如10:00、14:30,各關注10分鐘左右;也就是白天盤中最長關注和交易時間不超過1小時,平時基本上在10分鐘以內。

其實市場有它的運作規律,你時時關注它,反而會看不清楚這個市場。

當然,晚上的復盤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好是固定時間段來做。這樣,大把的時間就回到你身邊來了。

不要認為這個不重要,其實這才是交易的長久之道,準備終身做交易的朋友,一定要關注這個問題。

對一個強調入點的交易系統而言,入點附近的操作是至關重要的。

簡單的操作信奉一個贏利的交易必然是從一開始就贏利的原則;因此,入貨後要馬上啟動糾錯,追求的目標就是一開始就要贏利;不贏利就出來再等時機入,直到等到一個一開始就贏利的介入點;

相信我,這個開始稍微有點難,但形成習慣後,你會樂在其中。你會在更確定的時機入場,這樣,交易的次數必然減少,空倉時間必然加長,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我說的這些大家都有體會,覺得很簡單,實際上也確實如此,翻看數年前的交易心得,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但是,真正不再迷茫,將這些簡單的東西徹底貫徹在交易中,也並不是那麼簡單。也許,這正因為我們是人,而且是聰明人。

交易要想簡單,一定要放棄患得患失的心思,比如僅使用收盤價操作,必然會有許多盤中眼花繚亂的機會來迷惑你,就算這些機會真是好機會,也不要去碰,只有這樣,你才能將簡單的交易骨架建立起來,而我認為,只有簡單的交易骨架才能支撐起穩定盈利的目標。

如果穩定是我們的第一追求,那麼,該放棄的都放棄吧。一個足夠複雜的市場不能用足夠複雜的操作來應對,因為其中的變數之多,足以毀掉整個交易。

我感覺交易第一關應該是一個系統,一個作為基礎的系統,這個系統不一定好,但它能提供一個起點,使得你有收益穩定的可能,也讓你有一個平台能夠有所中心地去實踐,去思考,去改進。

如果你始終追求一個完美的系統,不停修改系統,卻從來沒有真正用它去較長時間實踐過,那麼,很抱歉,你交易還沒有得門而入。

這一步應該在入市半年內甚至更短時間內做到。

等這些基礎的感悟講過後,我會用一些交易實例來闡述一下具體使用;我感覺這些基礎的感悟更重要一些。關鍵是你要能信服,用堅定地使用它。


炒股越久,接觸的人也越來越多,突然發現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交易拿來當一件認真的工作來做,有的人是來賭博的,有的人是來暴富的,有的人是來資產配置的,有的人是來撒錢的。所以你說交易的真諦是什麼,主要看你來市場是幹什麼的。

很多人錯誤的理解了認真二字,認真,不是說耗了多少時間,消耗時間以表達自己的情真意切,這是上一輩人,上上一輩人的觀點,因為在自己實力有限的時候,不管你怎麼努力都只有一個結果,比如你喜歡一個女孩子,當時其實思想,物質都不豐富,所以你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和女孩子耗著,然後你倆就成了,成了之後呢,即使倆人在一起也是無聊,也是成了。

這就和交易一樣,你覺得我做了足夠久的交易,看了很多圖,吃了很多的鹽,爆了很多的倉,就很厲害了,就泯然眾人了,抱歉,那個天花板極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無論你多麼懷念,他都是過去式。目前的天花板,雖然不是說由誰創造的,但目前就我所知,也就是纏論了,這個天花板,不是指你賺了多少錢,操作多少的資金,而是,你對交易理解的深度(深度,指的是從基礎概念而不斷推出更深的概念)。

就像食神裡面周星馳所說的,食神講究一個「心」字,那麼,不妨討論什麼是「心」。不妨拿魂斗羅來討論好了,這是一款fc遊戲,本來我只是閒來無事刷刷操作滿足一下自己,然後呢,突然有一天發現了競速模式,就是比誰通關快,然後我發現我12分鐘通關,最快的10分鐘,於是我又自己打了一遍,還是12分鐘,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同一個遊戲會有差距,於是我就開始思考,把自己打的不好的地方改正,然而只到了11分30秒左右,所以只好看別人的操作,發現有些地方可以更快,於是打破自己習慣操作,最後10分20秒通關(因為有些地方確實有差距並且難以彌補),我覺得我是用了心的,用心其實就是尋找差別,很多時候我們在和別人相處過程中發現,有些人,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用心,不明白,只要用心,就可以超過百分八十的得人,超過百分之八十有什麼好處呢,用最流行的曹學勃學,那你們就可以免於內卷免於失敗了,雖然從道理上來說,踩在別人的頭上不好,但實際情況是你不能改變這種狀況,那踩,也是必須的。但是看看周圍大多數的人,只要看看他們除了工作以外的待人處事基本就知道他們工作上的用心也是一種被逼的用心,其他時間也就原形畢露了。所以庸庸碌碌大抵如此,如果心甘情願那倒是也不錯,不過,心甘情願幹嘛要花大心思學交易呢??

交易也是如此,你對待交易的態度,就是你在交易上的成就。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說A股(renzhen07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盈利模式,操盤策略和雙龍戰法,遊資戰法,漲停複製戰法等,乾貨源源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vH6kr2wBvvf6VcSZHk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