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 川渝間將建成16條高速路

2020-07-03     聚焦巴蜀

原標題:到2022年 川渝間將建成16條高速路

2017年9月通車的成安渝高速,為川渝經濟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資料圖片

川渝自古是一家,山水相依,密不可分。自中央提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之後,兩地交流合作更加頻繁。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是基礎。如何推進一體化建設?7月2日,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和重慶市交通局在達州市召開川渝毗鄰地區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推進會,並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包括備受關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

構建多層次「1小時」交通圈

根據《方案》,川渝將聚焦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構建內暢外聯、快捷高效的區域交通運輸體系,共同建設成都—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合力推動交通強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試點工程先行先試、試出成效,提速構建多層次「1小時」交通圈,支撐打造1小時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運輸服務體系、交通治理體系等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取得實效。

到2022年,出渝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達24條(四川13條、重慶11條),建成16條川渝間高速公路;川渝間9條普通國道達到二級、11條普通省道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貫通;四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3100公里(四川1700公里、重慶1400公里),港口貨櫃吞吐能力達到760萬標箱(四川260萬標箱、重慶500萬標箱)。

加快實現公交地鐵「一卡通」

同時,加快實現成渝兩地公交地鐵「一卡通」互聯互通,四川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和重慶「金佛快巴」深度融合,開通13條以上川渝毗鄰地區跨省城際公交。成渝兩地協同共建機制更加健全,建成川渝交通大數據共享中心,建立協同聯運的交通管理運行機制和信息動態交換機制,推動建立常態化聯動監管機制。

2020年4月,重慶潼南城區到四川遂寧磨溪公交線路正式開通,這也是川渝兩地首條跨省城際公交。

加快省際出口高速公路建設

據悉,未來三年,在出渝出川通道建設方面,川渝將加快開州至城口至嵐皋、巫溪至鎮坪、渝黔高速擴能、重慶至赤水、九寨溝至綿陽、久治至馬爾康、古藺至金沙等省際出口高速公路建設。

其次,加密成渝雙城經濟圈高速,加快實施成都經天府國際機場至潼南、渝廣支線、瀘州至永川等高速公路建設,新開工南充至潼南、內江至大足、開江至梁平、G76/G85成渝高速擴容、G93遂渝高速擴容、G93瀘渝擴容、銅梁至安岳、重慶至合江至赤水、大竹至墊江至豐都至武隆等高速公路,完善川渝毗鄰通道網絡,全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鄰城市「一小時」交通圈。

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交易平台

在航運方面,加快推進長江幹線涪陵至朝天門段、宜賓至重慶段、嘉陵江草街至朝天門段等高等級航道建設;加快建設嘉陵江利澤、涪江雙江航運樞紐工程,打通干支航道瓶頸制約;推動川渝港口深度合作,整合航線班輪資源,推動瀘州港、宜賓港至果園港、萬州港的水水中轉班輪常態化運行,聯合開發廣元、南充、廣安至重慶的干支聯運航線,共同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交易平台。

交通運輸形成「1+6」框架

除《方案》外,兩省市交通運輸部門還簽署了普通公路、內河水運、智慧交通、執法管理和萬達開交通融合發展5個合作備忘錄,加上4月24日兩廳局率先在遂寧市簽署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在內,川渝交通運輸形成了「1+ 6」的合作框架,進一步明確了合作重點,完善了合作機制,全方位推進交通運輸融合發展。

「這一攬子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川渝交通一體化發展進入了戰略引領、高位推動、全面深化的新階段。」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說。

來源:華西都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gx3E3MBnkjnB-0zJy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