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拳掌門人傳奇之張為松血戰群匪

2019-07-20     廣濟印象

張為松,1921年生,祖籍湖北黃梅縣人。幼年隨父逃荒定居廣濟縣(現改為武穴市)朱奇武村。兒時從父習武,少年帶藝拜岳家拳第24代掌門人朱復業為師練功。因天資聰明,尊師重道,勤奮好學,謙虛謹慎,深得岳家功夫真傳和內家功法之妙;一生行俠仗義,除暴安良,行醫治病救人,深受人們敬愛。


武穴辦事處朱奇武社會村貌


1943年,廣濟縣湖區盜賊四起,土匪橫行,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為保安全,人們紛紛習武,村村購槍制械,日夜值班巡邏,與土匪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五月的一天下午,殘陽如血。張為松受族長之託,帶著徒弟從武山湖東岸崇林口買回一支步槍。武山湖風大浪急,蘆高葦深,方圓數10里前無村,後無店,土匪經常出沒。小伙子背著槍,迎著夕陽,走在蘆葦盪中的羊腸小道上,享著小曲,興沖沖的走在前面。突然,小山坡旁蘆葦叢中竄出十幾個蒙面悍匪,一涌而上,拳腳相加,將小伙子打昏在地,搶走了槍。張為松聽到前面慘叫,飛快跑近時,槍已丟失。聰明和理智促使張為松停止了速跑的腳步,心想:「匪徒鋼槍在手,子彈在膛,如冒失地衝上去,匪徒開槍,必將槍失人亡,後果不堪設想。」他抑制住心中的怒火,冷靜下來,裝著過路的行人,若無其事地走過去,悄悄地接近那持槍的匪徒。匪徒自侍人多,仍然高談闊論,目無傍人,毫無防備。張為松使出平時空手奪槍絕招,左手前伸,一個「張飛揀柴」將槍桿抓到手緊挾肋下;右臂「周倉打鑼」,轉身頂肘,重擊匪徒心窩。眾匪徒見有人搶槍,嚎叫著蜂擁而上,木棍、鐵尺紛紛砸下。張為松右臂「舉火燎天」,上抬下壓,左右斜抹,防開匪徒的瘋狂進攻,提起右腳左踢右踹,一連打翻了三四個匪徒。


1985年10月,張為松應湖北省體委武術挖掘整理組邀請在省電視台錄製岳家拳


匪徒們見來者不善,功夫了得,藝高膽大,意在奪槍,更加亡命的圍著張為松廝殺。混戰中,一匪徒轉到張為松身後,掄起手中的栗樹扁擔,一招力劈華山,扁擔夾著勁風朝張為松腦門劈來,在這千均一發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張為松聽風而動,將夾在左腋下的槍桿上舉,架住了下劈的扁擔,張為松以牙還牙,右腿前伸蹴鞠,足尖正中匪徒襠部,匪徒丟下扁擔,雙手抱襠痛在地上打滾。另一匪徒見張為松在還擊時露出防守破綻,一記長矛從正面刺來,防守已經來不及,張為松立即含胸左閃,銳利的矛尖穿透外衣擦皮而過,頓時上身鮮血直流,染透全身。匪徒接連兩次重擊,使張為松險些喪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張為松深知他們人多勢眾,如果再不痛下殺手,解決糾纏,長期這樣打下去必敗無疑。要想奪回槍必須速戰速決。主意已定,張為松眼一瞪,心一橫,牙一咬,怒從心中起,氣由丹田生,使出岳家上乘武功鐵砂掌、鐵臂功,上掛下踢,左砍右挑,遠拳近肘,貼身靠擊,奮顯神威,打得匪徒鬼哭狼嚎。激戰中,一匪徒下蹲前竄,妄圖「黑狗竄襠」將張為松扛起摔倒,張為松揮拳「張飛擂鼓」擊背,匪徒前倒「餓狗搶屎」;另一匪徒雙臂合抱「玉帶纏腰」,張為松「車輪倒轉」側身碾肘,匪徒應聲仰面朝天。經過短時間的激烈格鬥,匪徒重傷七人,斷臂傷腿三人,余者見此情景,嚇得圍著張為松遊走,不敢上前。張為松趁勢抖擻精神,以「一馬三箭」、「一箭三雕」、「雙燕入洞」等點穴奇招絕技連環出擊,打得匪徒喊爹哭娘紛紛躲避。這時,大部分匪徒悄悄溜走,可是還有兩個亡命匪徒死死地抓住槍把不放。張為松殺得性起,掄起鐵掌鋼臂,一招"順風擺蓮」將一個匪徒滿臉打開了花,鬆開握槍的手抱頭鼠竄,緊接著又一招「天羅地網」將另一個匪徒打出三丈之外棄槍連磙帶爬。


本文作者張業金(左)1985年在武漢錄製岳家拳節目時與張為松(右)合影留念。


時間飛逝,已過幾十春秋。歷史給英雄創造了舞台,悍匪驗證了岳家武功。岳家拳第25代傳承人張為松一戰成名,留傳千古,萬人稱頌。

消息來源:武穴文聯 作者:張業金(湖北省武穴市岳飛文武學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fe94mwBJleJMoPMJ-6j.html



雨後小山村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