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熱門四個溪潭,環繞在蒼山四周,任何一個的名字都如雷貫耳!

2020-09-29     閱雲南

原標題:大理熱門四個溪潭,環繞在蒼山四周,任何一個的名字都如雷貫耳!

在雲南眾多城市中,昆明、玉溪、大理有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是什麼呢?大家猜一猜!

為什麼以這個問題開篇?那是因為,這個答案事關本文主題。

三個城市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個城市都擁有一個高原湖泊,昆明有滇池,玉溪有撫仙湖,大理有洱海,水就是今天的主題。

大理洱海的水源組成非常複雜,其中一條水源是十八溪,蒼山山體巨大,樹木茂盛,水量豐富。

蒼山總共有19峰,每兩座山峰之間都會形成一條小溪,而這些小溪都是地表水,順著地勢匯入了洱海,也有少部分水遇到低洼的地形,在山頂、山腰、山腳形成小型溪潭。

從南向北,蒼山上有四潭著名的清泉,聖應峰和馬龍峰之間的清碧溪,馬龍峰和玉局峰之間的七龍女池;玉局峰洗馬潭;雲弄峰下的蝴蝶泉,這些泉潭是熱門旅遊景點。

蒼山雨季到冬季前是泉潭的豐水期,所以這些蓄滿水的泉潭非常漂亮,最適合遊覽!

清碧溪

清碧溪位於蒼山聖應峰和馬龍峰之間的蒼山大峽谷內,需乘坐【感通索道】才能到達。

每到雨季,水量劇增,清碧溪每一個泉潭裡面的水量大漲,清碧溪也和其他小溪一樣迎來最佳觀賞期。

清碧溪總共有三個泉潭,從低到高排列,面積不大景色卻非常好,雖然三個泉潭差不多在同一片位置,但景色卻大不相同。

下潭面積最大,夾在兩座懸崖之間,溪潭較為平緩,潭水不深,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水中有一尊觀音像,潭水清澈見底,連水底細小的石頭也能看見,靠近山崖水比較深的地方呈現「藍綠色」,水非常冰涼。

中潭面積較小,但溪潭很深,常年四季都有水,呈現更為濃郁的藍綠色,山體之間更為狹窄,也因此形成了比較平整的懸崖,每到豐水期,懸崖上就會出現瀑布,而溪潭裡面的水也會溢出,流到下一潭。

上潭最不容易看見,因為它被樹木遮掩,僅能從蒼山大峽谷觀景平台上方觀看,也無法看清全貌,只能從樹叢中隱約看到一角。

七龍女池

七龍女池位於蒼山馬龍峰和玉局峰之間,乘坐【蒼山洗馬潭大索道】到中站【七龍女池站】出站,往下走就可到達,從清碧溪徒步4.5千米也可以到達七龍女池,還可以乘坐【中和索道】從中和寺徒步7千米到達。

說起七龍女池的名字就不得不提七龍女池的傳說和玉帶雲。

在大理,關於七龍女池最廣為人知的說法就是:七位龍女來到人間,路過蒼山,看見蒼山上密林深處溪水潺潺,形成了天然的泉潭,所以到此沐浴,後人便把這七個泉潭稱為「七龍女池」。

在她們到此沐浴時,蒼山半山腰就會出現一條白色的雲帶,稱為玉帶雲。

七龍女池總共有七個泉潭,每一個泉潭以數字命名,從高到低依次為七龍池和一龍池,七個泉潭形狀都不一樣,有的狹窄幽深,有的開闊水淺。

7個泉潭,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五龍池、六龍池和七龍池。

五龍池處於兩個巨石形成的「小峽谷」里,是典型的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溪潭,它狹窄,面積較小,但泉潭很深,形成的瀑布非常好看,與四周青苔和岩石形成鮮明對比。

六龍池在五龍池的上方,地勢開闊,泉潭形成於岩石上,溪水順著岩石流下,在泉潭中轉圈,然後又散開,快速流出泉潭。

七龍池在最高處,景色非常美,無法近觀只能遠眺,遠遠看去如同一條白色的絲帶掛在崖壁上。

拉近相機鏡頭,通過鏡頭能看到一些細節,還能看到在稀鬆的樹枝下面,溪水在快速流動,樹枝已經逼近水面,懸在小溪上空。

洗馬潭

洗馬潭地處玉局峰,乘坐【蒼山洗馬潭大索道】到上站【洗馬潭站】出站,沿著棧道走就可以看見。

洗馬潭是蒼山上的一個湖泊,它是南詔時期的水利工程,海拔比較高,有3920米左右。

關於洗馬潭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傳說,相傳元朝時期,忽必烈南征大理,駐紮在此處洗馬,所以現稱洗馬潭。

洗馬潭四周全都是杜鵑花樹和各種不知名的植被,只能遠觀,不能近看,遠遠看去,面積不大,但實際非常大,湖面平靜,不知水深。

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和春季,洗馬潭被大雪覆蓋,不見影蹤,其他季節都蓄滿了水,唯一有區別的就是蒼山雨季,洗馬潭中水量增多,漫出,流向低處。

蝴蝶泉

蝴蝶泉位於雲弄峰下蝴蝶泉公園內,是公園內的代表性景點。

蝴蝶泉常年四季不斷流,水量也沒有太多變化,泉潭非常深,清澈見底,潭水呈現「藍綠色」。

在蝴蝶泉的正前方,郭沫若先生寫的「蝴蝶泉」三個字的石碑嵌在欄杆下方,水面上垂下粗壯的樹枝,這就是合歡花樹。

單論景色,蝴蝶泉除了合歡花開的時節以及蝴蝶紛飛的時候最奇特,其他時候蝴蝶泉只是一潭水,但了解蝴蝶泉的人都知道,蝴蝶泉代表的是更深層的東西,它象徵的是「愛情」,代表了大理的民間文化和大理人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清碧溪、七龍女池、洗馬潭、蝴蝶泉都是大理比較出名的泉潭,泉潭周圍風景都非常漂亮,每一個泉潭都各有特色,非常適合前往一觀。

【編輯】閱雲南 一靜

【備註】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eZP2XQBURTf-Dn5AS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