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智商稅:他們把致癌核輻射賣給你

2020-01-11     青年文摘

作者:米利暗

來源: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在一個高科技時代,越來越多的產品都在吹噓所謂「負離子」的益處。

從吹風機到凈化器,從水壺到床墊,萬物皆可負離子。都市人有啥焦慮,負離子就能解決啥毛病。

但是,最近有網友從網上購買了一包號稱能去除甲醛的負離子粉,發現輻射爆表了

國標規定,公眾所受平均年有效輻射劑量不能超1mSv,即每小時不可超過0.1μSv,但這種粉末達到每小時56μSv,超標560倍之多。在這種粉末旁邊,每待2小時,輻射量和做一次胸透相當。

如果這種粉末被吸入肺部,還可能形成內照射,相當於在身體里裝了一個微型核反應堆,患癌風險急劇增加

更嚴重的是,有許多打著「高科技」名頭的負離子產品,裡面加的就是這種危險的含輻射粉末。

如果說很多養生產品只是騙錢,那麼某些負離子智商稅就是要命。

負離子是如何成為奪命智商稅的?

有許多產品,只因在其中添加了負離子粉,就跨入「高科技行列」,售價一躍翻了幾倍。

但事實上,從2015年起,就不斷有海關檢測到負離子產品輻射超標的報道了。

2017年,新華社還曾專門發稿,提醒消費者,福州機場已處理多起輻射超標事件,輻射源大多來自境外帶回的養生物件。

報道稱:

這些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養生物件」雖然形制不一,或掛飾或手鍊或沐浴用品,但有一些共同特點——

一是購自日本;

二是商家宣稱含有鈦、鍺等貴重或稀有金屬,能夠釋放負離子或發射遠紅外線,有加速血液循環、補充人體能量等功效;

三是均含有放射性核素釷-232。

但這些似乎都沒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不知這幾年間,又有多少添加了「負離子粉」的產品投入市場……

其實,輻射的鍋,不該由負離子來背。

負離子,顧名思義是空氣當中的氧離子帶負電。

某長壽之鄉樹立的負離子宣傳語牌子

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純天然負離子有很多。

比如在瀑布下,水分子從高處落下,和周圍空氣摩擦造成電荷分離,會產生負離子;再如,森林的樹木,葉枝尖端放電及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電效應,也會使空氣電離而產生負離子。

同樣的電力原理應用到生活中,便有了「負離子發生器」裝置。

負離子發生器會產生強大的靜電荷。它們跟空氣中的粉塵微粒碰撞後,會產生吸附和沉降,達到一定凈化作用。

把這種小裝置放入電器中,便是市面上常見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商家在此之上營銷包裝,負離子=空氣維生素=森林味道=長壽之鄉的秘密,一台科技機器應由而生。

需要注意的是,電暈放電雖然是相對安全的負離子獲取方式,但同時也會釋放臭氧。

如果空氣中臭氧濃度過高,則可能損傷呼吸道及肺部。雖然市面上大多合格產品產生的臭氧不會明顯超過國家標準,但還是建議在密閉房間裡長時間使用負離子功能電器

此外,電氣石(也叫碧璽、托瑪琳石),因其特殊的壓電效應,能夠通過濕度和氣壓的變化釋放負離子。

但電氣石並不十分活躍,有實驗表明,只有在距離電氣石範圍20cm的地方,才能檢測到它釋放的負離子。所以,以這種方法去除甲醛,作用其實很有限。

這裡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了。

負離子電器,的確可以吸附有害顆粒,但作用範圍有限,有害顆粒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自由落體在房間中。負離子吹風機,也是靠靜電讓頭髮互相吸附,看起來就更柔順。

這種效果,怎麼說呢?概括一下就是:「說它沒用吧,興許也有點用;但要說特有用吧,也不好說。」

那麼,那些要命的負離子產品,為什麼會有輻射問題?

天然放射性物質,也可以使空氣中的分子游離,從而產生負離子。而且輻射越強,它們在負離子濃度測定儀上顯示出的讀數就越高。

因此,為了產品效果,商家兜售的「負離子粉」,往往不是單純的電氣石粉,還可能摻和了獨居石、鐳石等放射性粉末

一種負離子產品的專利申請書

放射性物質所產生的γ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和高能量,易造成生物體細胞內的DNA斷裂,進而引起細胞突變、造血功能缺失,誘發癌症等疾病。

從左至右分別是:紙張、鋁和鉛

有一種更糟糕的可能是,連賣粉的人自己也傻傻分不清楚,究竟哪種是哪種。

獨居石中含有釷系、鈾系天然放射性物質,在衰變過程中會產生和釋出氡氣。

鐳石中則有鐳元素,半衰期1600年,如今被醫學界運用到癌症放療中。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負離子粉不僅被單獨售賣,還常常被作為輔助材料,加入其他保健產品中。

各地海關查獲的「負離子」輻射超標產品五花八門,包括但不僅限於養生墊、養生腰帶、床墊等等……

大連海關甚至曾截留過一塊旅客從日本帶回的鐳石,輻射值為850 μSv每小時,超標6000多倍。

圖中超標倍數與文中不一致,是因為圖中可能是以海關本底輻射來計算,而文中則以年攝入量來計算

這位旅客坦言,他原本計劃將石頭切割成小塊,打磨成「鐳石保健手環」。

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各種用了「負離子」粉的養生產品,一部分可能含有過量放射性物質

慘痛教訓:他們把惡魔高價賣給你

人類為自己的無知和愚昧,付出過無數慘痛的代價,在放射性物質方面,尤其觸目驚心。

今天的一些無良商人割韭菜,把鐳石包裝成「負離子」養生產品,宣傳過程中絕口不提放射性,只講負離子和臆想出來的保健效果。

鐳石粉泡溫泉,紅火一時

他們可能不知道,在100年前的美國,這事兒鬧得有多糟心。

居里夫人提煉出鐳以後,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鐳殺死癌細胞的速度遠遠快過正常細胞,在醫學領域,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對鐳一知半解的大眾,精神為之一振,覺得科學進步帶給了人希望和光明。

很快,商人們捷足先登,借勢把鐳包裝成了抗癌神物、養生佳品,添加到了牙膏、麵包、香煙、藥劑、化妝品當中……

市場上掀起一陣鐳狂潮,與今天的「負離子XX」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鐳元素的神效也像滾雪球一樣越傳越離譜,很快就成了永葆青春包治百病的神藥。

此外,由於能使螢光物品發光,含鐳塗料被運用在手錶錶盤上,便于軍隊夜間行軍。

儘管放射性元素會對身體帶來傷害,但鐳被用作錶盤照明材料持續了40多年。不過現代的夜光手錶已經以無害的氚元素或無輻射的鋁酸鍶鹽代替,可以放心佩戴。

這讓美國鐳企業在一戰時大發了一筆戰爭財。

一批又一批「幸運」女孩被專門僱到工廠里,為錶盤塗鐳。

為了節約成本,當她們手裡的筆刷尖分叉的時候,「鐳老闆」鼓勵女工們——用嘴抿一抿就好。

廣告上不都說延年益壽嘛,試問有幾家公司,能提供這麼高的福利

女孩們還把鐳塗在牙齒、指甲蓋上,晚上去酒吧消遣,在人群中閃閃發光。

沒過多久,她們中不少人患上了類似的疾病:貧血,牙齒、下顎還有全身的關節都開始疼痛。

最顯著的表征是下頜腫大,骨頭上長壞疽。

後來的研究管這種病叫鐳毒頜炎(radium jaw),人體把鐳誤認成同族的鈣元素,吸收到體內。

但鈣讓骨頭更強壯,而鐳則破壞骨頭組織,讓它腫大,然後朽壞。

第一批女工們為此艱難地打了2年的官司,最終雙方庭外和解,她們獲得了高額的醫療賠償。不過後來,她們大都在10年之內去世了。

美國鐳企業的遮掩下,問題沒有得到完全的暴露,直到另一位更有影響力的人物也因鐳殞命。

如果前面那些含鐳的日常用品還只是圖個噱頭,那麼一家美國公司真材實料地用鐳和蒸餾水製成的一種叫「鐳補(radithor)」的含鐳飲料,就是真的要人命。

Radithor的廣告口號喊的是「治癒活死人」「永恆的陽光」,說明書上吹得更猛:本品可治癒消化不良、高血壓及其他一百五十種內分泌系統引起的疾病。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許多名人也願意為此買單,高爾夫冠軍、鋼鐵巨頭Eben Beyers,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3年內堅持喝下了1400瓶這種「重返青春」藥水,直到他的整個下巴和口腔,除了兩顆上門牙,全部被切除。

他最後被埋在了鉛制的棺材裡,驗屍時,他的骨頭因為鐳富集,甚至能在照片底片上顯出輪廓。而此時,Radithor已累計售出40萬瓶。

他的慘死,真正引發了公眾對放射性物質的警醒。

含鐳物品到30年代末終於被FDA禁止銷售,但夜光手錶直到60年代才完全退出市場。

沒想到的是,在如此慘痛的悲劇之後,21世紀,這股風氣竟然有捲土重來的意思。

悲劇的誕生=

無知群眾 + 商家忽悠 + 監管真空

普通人對自己壓根聽不懂的東西,總是抱有敬畏之情。

看科幻片的時候,幾個大詞兒拋出來,大家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風格跳躍,虛擬世界;

解釋不通,穿越時空;

……

這些概念放在虛構作品裡自圓其說還行,用在日用品、保健品的廣告里,那就其心可誅。

畢竟我國人民群眾,關於科學的理解依然很樸素。

漢代以前,人們把磁石寫作「慈石」,就是慈愛石頭的意思。像母親吸引著孩子一樣,磁鐵是愛的引力。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商家們只需要把輻射抽象成「能量」,就能捕獲廣大養生愛好者和祈福愛好者。

90年代氣功熱,每人戴一口鋁鍋,接收宇宙能量

民眾不管什麼放射不放射的,只認「能量」,從易疲憊、體質虛、亞健康,到眼花、脫髮,歸根結底都是「能量」不足。

來自太空、海底、火山、礦石,異域風情,天外飛仙的各色東西,都有能被包裝成養生神器的潛力。

無論泡酒、泡茶,還是把玩、隨身攜帶,都對身體有好處,能賜予「能量」。

在1950年的美國,就有人把放射性礦石裝進口袋賣出去,美其名曰「宇宙袋」,聲稱對治療關節炎有奇效。

但要論思維的跳躍性和創造性,肯定還是東亞人民更勝一籌。

咱們能憑直覺斷定,這種玩意兒一箭雙鵰——不僅養生,還能轉運

上個月9號,在大連周水子機場,一名從日本入境大連的旅客在入境時觸發海關核輻射報警。

一番排查後,海關發現正是這位旅客隨身攜帶的「五行質子量子能量共振器」,被測出輻射爆表。

這個結合了東方五行學說、西方量子物理的神器,每天的輻射量相當於做100次胸透。

據這位旅客自述,這枚「能量石」是她媽媽花400元,專門託人購買的,材料取自深海,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是保平安的「風水石」。

直到聽到海關工作人員的解釋,她才後知後覺,難怪佩戴這塊能量石的3個月中,自己經常流鼻血……

很多中老年人的養生悖論真是讓人捉摸不透,明明兒媳婦懷孕第一件事就是張羅著買防輻射服,給孫子配眼鏡要防藍光的,飛機能不坐就不坐,都是怕輻射。

但要說去泡放射性氡溫泉養生保健,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往裡跳。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說了,致癌。

還是藝術界名醫趙本山老師說得好

廣告能把香煙吹成「醫生的選擇」,鴉片能叫「福壽膏」,負離子粉永葆青春,信他們的怎麼能行?

瞎吹吹的無良商家只是騙點錢,「良心」商家,拿出點真東西,往往就是奪命回魂了。

當然,除了消費者應當提高警惕外,質檢部門和電商、線下銷售平台都應針對負離子產品儘快出台更詳細的監管措施。

我國雖然是稀土大國,但普通民眾隨便上個網就能買到放射性礦石粉末,也實在讓人滿腦子問號。

核反應堆一般的倉庫,從生產、運輸再到使用,有多少人在不知情的狀態下遭到輻射?

這中間,顯然存在一個監管的空白地帶。

目前,部分電商平台已經主動隱藏了「負離子粉」的搜索結果。

負離子粉輻射檢測視頻曝出後,有網友憂心忡忡地提問:該做點啥呢?我自己倒是不會買,但如果碰到想不開的鄰居,作死用「負離子粉」除甲醛怎麼辦?

那你最好現在立即馬上就把這篇文章發給他看看,然後順手點個「在看」

想養生?

健康飲食多運動吧!

【言之有「禮」,天天贈刊】小編將從本文選取1則走心留言,贈送2020年第2期《青年文摘》雜誌1本~

關注鳳凰WEEKLY

帶您成為市井中最有深度的靈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SSirm8B8wMrh2Lioh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