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被李嘉誠」看好的騰訊,賣掉股票後損失6000億

2019-07-27     品牌建設專家

知名品牌建設與企業銷量提升策劃機構--滬琛策劃集團:李嘉誠曾不看好騰訊,賣掉20%股票,損失6000多億!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1999年,李澤楷通過盈科數碼公司向當時剛剛誕生不久的騰訊公司投資了220萬美元,認購了騰訊20%的股票。而不到兩年,李澤楷就將這些騰訊股票以1260萬美元賣給了南非的MIH控股集團,而後者還從騰訊的另一家投資機構IDG以及騰訊創始團隊購買了26%的股份,成為騰訊的第一大股東。

按照目前騰訊的市值約為3.45萬億港幣, 20%將是6900億港幣,折算成人民幣約為6000多億。那麼,這筆生意,讓李嘉誠損失6000多億!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滬琛認為,首先,李嘉誠有一條著名的生意經,那就是「不去賺最後一個銅板」,之所以錯失騰訊這筆生意,與其有很大的關係。

這裡並不是說李嘉誠的這條生意經不夠高明,因為要賺取最後一個銅板的話,的確很有可能會被這個銅板所帶來的小利套死。不過,所謂最後一個銅板,也有可能是一塊金磚,尤其當這個銅板的基數是10個億的時候,即使只增長10%的,利潤也會是1個億。

所以,李嘉誠的生意經的確不失高明和穩妥,但在將騰訊這筆投資拋出後,其又增值了千倍以上,顯然,這塊銅板背後是一個大金磚甚至大金庫,拋出騰訊股票所賺的1000多萬美金才真的只是一個銅板。

其次,李嘉誠損失這筆生意與其不看好騰訊這樣的高科技公司有直接關係。

實事求是地說,當年李澤楷在選擇拋出騰訊股票的時候,正值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所以,如果是換做一般的投資者,在大環境下做出這個決定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李澤楷背後是李嘉誠,而李嘉誠一生所經歷的大風大浪不計其數,比這次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更嚴重的,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所導致的香港樓市泡沫破滅,都沒有讓李嘉誠有絲毫慌張,假如不是他不看好或者說不是很堅定地認為騰訊能成長為世界級的科技巨頭,按著李澤楷本人對高科技產業的精通和熱愛,尤其是他和他的專業科技團隊當初對騰訊的精準分析與看好,又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賣掉騰訊股票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u9dHNmwB8g2yegND2b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