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海底撈,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其貼心服務,對於海底撈的成功,黃鐵鷹教授曾說過,別人學不會其成功之道。張勇之前說過的一句話也引發外界大量討論,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張勇的話讓很多人都產生了共鳴。在很多企業中,集體利益總是大於個人利益,為此薪資方面則是避諱談及的。
2017年總營收高達百億的海底撈,成為了國內餐飲行業第一家年營收高達百億的企業,這也意味著,如果不是海底撈,我國這麼多年來,餐飲行業竟然沒有一家市值高達百億的企業。對此,大眾似乎並不意外,畢竟海底撈可謂是餐飲界的傳奇,其近乎完美服務業備受外界看好。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海底撈員工卻鮮少離職。
雖然,在很多人心中,想到海底撈就想到了服務,就連火鍋都要拋之腦後,除了服務做得好,海底撈的管理模式也備受外界看好。企業建設向來都是因機設制,任何一個機制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為了給員工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海底撈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在企業中都比較成功。
對於離職的員工,張勇曾表示,如果是小區經理離職的話,會給予20萬,如果是大區經理的話,則會送一家火鍋店,價值800萬。對此,相信大家看到都十分心動,如此好的工資制度,很多企業似乎都比不了。對於華為之前招聘應屆生,其給出的天價薪資,也讓外界紛紛後悔沒有好好讀書。招聘的8位博士生,最低年薪80萬,高的話則達到了206萬。
華為和海底撈的薪酬福利方面一直備受外界羨慕,發展那麼多年的海底撈,店長共有數百人,能從海底撈拿到「嫁妝」離職的只有3個人。要知道, 文化才是魄,企業不僅要為股東創造收益,同時還要為社會作貢獻,給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企業還要會員工創造回報和機會。一家企業想要發展壯大並非易事,對於海底撈,似乎總是能刷新大眾的認知。
除了「嫁妝」之外, 海底撈的待遇也十分好,而待遇並不只是錢的問題而已。雖然很多餐飲公司都會包吃包住,但大多住的都是地下室或吃店裡伙飯,但海底撈則提供了有物管的小區,雖然有些擠,但居住環境和檔次都挺高的,甚至員工連衣服也不用洗,有阿姨幫他們洗。除此之外,海底撈的培訓也十分好,幫助員工了解多方面知識,為此,海底撈的離職率三年連百個都沒有。
現在的生活壓力普遍都很大,在張勇看來,只有滿足了員工本人訴求,擁有足夠的金錢收入,這樣員工才會沒有負擔的好好工作。在管理阿里過程中,馬雲也曾提出,與其讓員工明白企業增長,不如選擇讓員工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收益。
對於員工來說,只有滿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員工工作才會更有動力。張勇、馬雲、任正非等大佬紛紛做到了,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