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記者王志儉文圖)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周邦貴在9月9日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他說,馬鈴薯是甘肅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甘肅省最具生產潛力、市場優勢和開發前景的特色農產品。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甘肅省馬鈴薯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全省馬鈴薯產業步入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新階段,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周邦貴就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區域布局更加合理。全省馬鈴薯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已經形成了以中部澱粉加工型、河西沿山冷涼地區及沿黃灌區薯條薯片全粉加工專用型、隴東南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地區脫毒種薯繁育四大生產基地,優勢產區面積占全省種植面積的70%以上。目前,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的市州有8個,30萬畝以上的縣區有11個,10萬畝以上的縣區達到32個,5萬畝以上的縣區有50個。
二、種薯繁育體系不斷完善。2019年全省脫毒種薯生產面積33.5萬畝,脫毒種薯推廣面積超過900萬畝,生產馬鈴薯脫毒原原種12億粒,原種和合格種薯產量61.7萬噸,主要銷往內蒙、貴州、河北、安徽、青海等20多個省市區,原原種還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埃及、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定西市渭源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第一批馬鈴薯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張掖市山丹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第二批馬鈴薯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亞太地區在渭源縣掛牌成立了首家工作站。
三、標準化種植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安定區、東鄉縣等縣區開展馬鈴薯高質高效創建,以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為重點,努力構建馬鈴薯綠色生產技術體系,主推黑膜全覆蓋壟側栽培、「半膜壟作+膜上覆土+膜下滴灌」栽培等主導模式,組裝配套輪作倒茬、土壤消毒、高抗品種、脫毒種薯、種薯處理、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殘膜回收、全程機械化等關鍵技術,積極推動綠色、標準化生產,全省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680萬畝。
四、精深加工能力明顯提升。全建成規模以上馬鈴薯加工企業100餘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36家,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10家,年馬鈴薯製品加工能力80餘萬噸。加工產品由精澱粉為主已經拓展到馬鈴薯主食化產品和以全粉、變性澱粉為主的醫藥、化工、環保建築塗料等產品。已經開發推廣的馬鈴薯主食產品有馬鈴薯饅頭、麵條、麵包、餅乾、花式糕點、方便粉絲等6大類、12個品種、20餘種口味。
五、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健全。全省現有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10個、購銷網點1500多個、運銷大戶3500多戶、營銷從業人員10萬多人。每年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河南等20多個省(市)的鮮薯達350萬噸,占年鮮薯總產量的35%以上,穩定占領了中原市場,在華南、西南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另外銷往斯里蘭卡、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國外的馬鈴薯產品30萬噸,占年鮮薯總產量的3%以上。
六、國家級馬鈴薯產業園建設進展順利。以龍頭企業帶動為方向,形成集馬鈴薯「種薯研發——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物流營銷」於一體的定西市安定區國家級馬鈴薯產業園,目前已完成70%的項目建設內容。產業園主要將建立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鼓勵企業、合作社建設標準化種植基地,實現加工集群化、基地規模化、三產融合化、營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新格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ZIPFW0BJleJMoPMqG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