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餃子?

2020-07-21   我說今史

原標題:聖誕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餃子?

1800年前,時值天下大亂的東漢末年。

這是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的時代,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亂世中,有人揭竿而起,要救民於水火;也有人懸壺濟世,想救民於疾厄。

中國歷史上有兩大名醫都生活在這個時代,一位是華佗,另一位是

張仲景

後者,在後世被稱作醫聖。

有一年的冬至,張仲景遊歷到了南陽,當時他看到當地百姓飽受凍餒之苦,好多人耳朵都被凍傷了。張仲景於心不忍,於是他用羊肉做餡,和以蘿蔔等蔬菜,再用麵皮將餡包起,捏成耳狀。當時這種食物被稱作

「嬌耳」

,後來才慢慢有了「餃子」這個名稱。

張仲景在南陽呆了三天,他用熱湯煮餃子,讓百姓吃下,治好了許多百姓被凍傷的耳朵,因此人們對他十分感激。在他離開南陽的這一天,許多百姓夾道相送,大家都向他大聲告別:

景哥Bye,景哥Bye,景哥All the way

……後來這首歌傳到了國外,由於語言不通,這首歌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熟悉的《

Jingle bells

》。

張仲景十分感動,因此他決定再製作一些餃子,送給熱情的百姓們。但由於當時沒有塑料袋等容器,因此張仲景就將這些餃子裝進了大家的襪子裡。收到餃子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唱著「景哥Bye」,把裝滿餃子的襪子搖得跟鈴鐺似的 。

從那年以後,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天,張仲景每年都會做許多餃子送給百姓們,裝在他們的襪子裡。後來,他也開始送一些別的禮品,比如糖果、首飾……

中國人喜歡討個口彩,於是張仲景給大家送禮物的時候,他特意穿上了大紅色的衣服,象徵著

鴻福

(紅服);他又用馴鹿拉著雪橇,意味著

祿

(鹿);同時他還把自己扮成一位白鬍子老頭,象徵著

長壽

。福祿壽俱全,因此大家非常期待他的禮物。由於這一天是西方的聖誕節,因此一些收到禮物的西域商人給他起了個新名字:

聖誕老人

許多年後的聖誕節,一位很有名的西域商人收到了聖誕老人送的餃子,他的名字叫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此人很喜歡學習,他很喜歡中國美食,但自己的漢語又不及格,只好照著中國人做飯的方法自己摸索。有一次,他跟著一位師傅學習烙餡餅,結果面沒有和好,餡餅的皮散開了,他的師傅大聲叫道:「皮散了!」馬可波羅聽不懂,他以為師傅在告訴他食物的名字,因此他將這種食物叫做「

皮散

」,後來慢慢就叫成了

披薩

(pizza)。

收到聖誕老人送的餃子時,馬可波羅也很茫然。這時候,他遇到了幾位中國人,這些人也興高采烈地提著餃子。於是,他用蹩腳的漢語很好奇地問道:這是What?

人們沒有理睬他,繼續唱著「景哥bye」。

馬可波羅聽得雲里霧裡:景哥?Bye?看著這些人把餃子搖得跟鈴鐺似的,他恍然大悟:原來這是

「Bell(鈴鐺)

」!

既然是鈴鐺,為啥搖不響呢?難道是「

破鈴

」?

馬克波羅還是疑惑不解,於是他跟著這些人一探究竟,最終嘗到了美味的餃子。他被這種美味征服了,並把他的名字叫做:

大破鈴(Dumpling)

所以,聖誕節我們一定要吃餃子……

-End-

別忘了點一下文章右下角的「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