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經常便秘

2019-10-12   糖友大講堂

在乾燥的冬季里,由於天氣寒冷,運動量減少,人們也不怎麼出汗,很多人都不注意補充水分,加上在飲食上不注意控制,很容易導致便秘,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會使患者上廁所時用力排便,殊不知,這對於患者來說有可能是致命的危險。

糖友便秘怎麼辦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經常便秘呢?

林大爺最近便秘厲害,感覺肚子很脹,心情和血糖也受到影響。這天早上好容易有便意,趕緊去廁所蹲著,結果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也不見出來,家人趕緊去衛生間看,結果發現他已經暈倒在衛生間,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診斷後很嚴肅地告訴他的家人,老人很可能是因為上廁所太用力,結果導致腦出血,血壓也不正常,需要住院觀察治療。

糖尿病科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合併便秘的情況,如果一旦出現便秘,上廁所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容易引發腦出血、心梗等危險。

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有自主神經病變,從而使胃腸蠕動無力,大腸排空減慢。長期的高血糖使體內缺水,大腸水分減少,外加老人運動減少,蔬菜水果吃得少,因此極易引起便秘。如果便秘的情況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反過來還會影響到血糖,造成血糖波動,使糖尿病的病情不好控制,如此反覆將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患者保持通暢的大便非常重要。

便秘後要注意血糖的波動

便秘後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需嚴密監測血糖,以防引起病情加重。

醫生說,便秘,無論是糖尿病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都要引起注意,尤其是平時消化功能不好而又有其他例如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人。而對於糖尿病引起的便秘則要在治療的同時嚴密監控血糖。出現便秘,說明患者的神經系統受到了糖尿病的影響,之後影響到腸胃,甚至會出現糖尿病性胃輕癱,胃腸整個消化道排空減慢會影響食物、藥物的吸收和代謝,使患者的血糖出現波動。食物和藥物進入胃腸道,因為腸道排空速度的影響,使得糖分進入體內的速度時快時慢,降糖藥物藥效發揮時間不規律,進而使血糖波動,影響病情。而對於打胰島素的患者來說,可能受不到胃排空的影響,但因為飲食消化慢,糖分進入體內時間不規律,使原來規律的打胰島素、吃東西配合的和諧結構被打破,血糖容易忽高忽低。

一旦糖尿病合併了便秘,很容易影響到生活,而且如果合併了心、腦血管疾病時,便秘用勁可引起腦血管破裂、心臟猝死、腸破裂穿孔等。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僅僅要關注便秘後引起的血糖波動,更應該平時注意預防便秘。

 便秘治療需「藥、食」兼備

一旦發生便秘,要及時治療。便秘需綜合治療,不要亂用瀉藥,防止形成藥物依賴。在藥物方面,建議用一些營養神經、增加胃動力和活血通絡等作用相對緩和的藥物,例如通便靈、麻仁潤腸丸、麻仁滋脾丸、新清寧片,中藥的增液湯等。當病情嚴重時,可使用番瀉葉、酚酞等,但注意用量,防止造成腹瀉。

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排便。每天早餐前喝一杯白開水,適當運動,增加腹肌的鍛鍊;經常自己做些按摩,沒事早晚躺在床上的時候手在腹部順時針做按摩,也有助於幫助治療便秘;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濃茶等。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蜂蜜水雖然可以緩解和預防便秘,但是糖尿病患者不要使用,蜂王漿通便效果並不明顯,建議多喝白開水。當便秘十分嚴重,常規手段無法治療時,可到醫院選擇灌腸的方式讓大便排出來,之後進行飲食和藥物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