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波動不安的情況下,第四次工業革命一直在進行中,21世紀高速發展的數據科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等科技的發展正在慢慢顛覆各行業職能變動甚至國家的人才發展。
由世界經濟論壇(WEF),Burning Glass Technologies,LinkedIn和Coursera合作發布的《2018年就業前景調查和報告》,在收集整理並分析了近幾年世界經濟和就業變化的同時,預測了未來5年,10年,20年的行業格局調整。報告顯示,到2022年,隨著數字創新的發展變化,預計一系列新角色將同時出現跨行業和跨地區的情況,新的職能角色將取代原有工作。
圖源:weforum.org
這對於藝術設計來說,是顛覆性的,從世界頂級院校的藝術設計研究方向及教學方式不難看出,跨專業、跨領域的不斷的增加比重,不僅是在藝術領域,更多的是和科學、技術領域的結合,交互和服務的概念在各個專業中的出現也越來越頻繁,即使是純藝術,也大量的使用裝置藝術來表達。
圖源:weforum.org
這樣讓很多同學困惑於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到底畢業後能做什麼?
從大環境看,在新的行業和市場快速變化的同時,新興的數據科學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活力來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並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最具競爭力的技能之一,以致於當今的勞動力市場開發和部署數據科學人才將發生變革。
一. 對於國家來說
隨著物理,數字和生物世界的不斷融合,新技術和平台將使國家的勞動力市場發生轉變。同時,國家在打造未來城市、信息處理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上,需要獲得新的技術和學科力量,但是在新技能和學科的發展上,國內還處在基礎的模仿階段。
2000年-2020年中國建設智慧城市系統變化(GIF),圖源: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從國獎的選拔和公派留學的優先選擇可以看出,國家在人才需求方面急需互動設計師、體驗設計師、服務設計師、信息設計師和時尚設計師或是交叉學科人才。為了應對全球經濟變化和革新,國家也將增加海外新興學科和技術的人才收集。
總體而言,由於新的競爭來源以及新技術的發展,國家各機構和部門的工作正在發生改變。為了不斷適應新的,瞬息萬變的環境,進行自我改造,人事單位和國家機構增加了眾多新型職位和新技能的需求。
二. 對於行業來說
科技的興起目前正在改變勞動力市場,一方面導致某些工作和任務的自動化,另一方面又讓新的崗位和職能需求產生。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創新企業都在積極地為這個新現實做準備。
據估算,在未來6年內,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價值將達到22,530億美元,到2026年,就業預計增長到115%,因此,面對這個迅猛增值的行業,智慧城市規劃、可持續設計和零污染、零消耗材料設計等都是相關的就業方向。
圖源:topuniversities.com
就可持續發展來說,7月10日,聯合國發布覆蓋全球 6 大洲 7000 多所高等院校和繼續教育機構的聯盟網絡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各機構達成一致,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實施三點計劃共同應對危機。
三點計劃包括:
- 承諾最遲在 2030 年或 2050 年實現碳中和 ;
- 將調動更多資源,開展以行動為導向的氣候變化研究和技能創新 ;
- 加強環境和可持續性相關課程在校園和社區的推廣。
預計在 2019 年年底之前,將有1萬多所高校和繼續教育機構加盟,與此同時,政府也將被邀請進來,出台各項激勵措施支持相關領導力的發展,並推動各方採取行動。不僅海外頂級院校開設了相關課程專門研究可持續藝術設計專業,如聖馬丁的未來材料專業和生物設計專業,很多大型企業和公司也都針對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來開發和研究,從而誕生的各種新興崗位。
同樣在高速發展的還有數位技術、雲計算、AI等科技領域,雖然仍在起步階段,但是它們的潛力無疑是被眾人認同的。像微軟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投資一直在增加,而華為的5G技術開發也讓我們看到了它的能動性。
信息&傳達技術領域行業發展和占比,圖源:weforum.org
而這些技術在未來10年將急需設計和創新專業的人才來推動行業發展,福布斯的一份報告顯示,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將在未來幾年產生5800萬美元的職業機會,可以肯定,信息設計、人機互動等計算機技術與藝術的綜合專業在未來會更加的被需要。
三. 對於個人來說
我們正處於一場技術革命的邊緣,它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相互聯繫的方式。現今,全球超過30%的人口使用社交媒體平台來交流,學習和共享信息。在規模,範圍和複雜性方面,這種轉變尚不知道它將如何發展,但有一件事很清楚:我們需要綜合和全面的學習及技能才能面對這些變化。
科技的變化使得一些針對技術和編程等技能的工作需要在未來5年不斷進化,淘汰,重新學習等,但是創造、獨創、批判性思維和交流仍是社會最主要的需求,並且在未來不斷增加它們的價值,而這些特徵正符合藝術設計專業的同學。
2018年與2022年的技能需求比較,前十項,圖源:weforum.org
那麼,藝術專業的同學們具體可以做什麼工作,在大眾普遍認知中來說,有以下崗位職能:
1. 純藝類專業:
如美術學,藝術史等理論類的專業,可以去各級學校任職教師,還有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事業單位從事美術教育研究工作等。
而純藝術繪畫類、造型類專業如雕塑、油畫等除了可以自由創作,開設個人工作室以外,亦可以從事教育和教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美術創作部門、學校、文藝部門、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進行創作工作,或是在媒體行業的企業做藝術創作等。
2. 設計類專業:
- 視覺傳達
視傳是涉及比較廣泛的專業,從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到動畫、影視等涵蓋多種,所以可以從事的行業基本覆蓋了全部領域,可以在專業的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影視公司等相關領域做設計,也可以去生產企業、產品研發、網際網路等大型公司從事設計崗位。同樣,也可以去政府機構、文化傳播機構等事業單位進行設計與開發的工作。
- 工業交互
工業交互是普遍認知最實用性的專業,如家具設計、珠寶設計、產品設計等一切和工業生產相關的物品設計,還有和人機互動相關的交互方向的設計。因此,任何的產品生產部門和企業都是工業交互專業可以選擇的就業點。
比如玩具設計專業,畢業後可以在專業的玩具公司、動漫公司、遊戲公司等做藝術設計,產品開發創新等,也可以做玩具測試,管理類的工作。
而交互專業因為和計算機技術較為貼近,所以網際網路公司、智能產品開發公司都是交互專業的選擇,並且由於交互專業的跨專業性,任何涉及到人與產品之間互動的開發工作,交互專業都可以做。
- 時尚
時尚專業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服裝設計師,其實它涵蓋了很多和時尚相關元素的設計,如面料設計、染織設計、珠寶首飾設計、鞋靴設計等。所以,時尚行業相關公司和設計公司都有時尚類崗位,如品牌公司的設計師、雜誌社的時尚編輯、搭配師等。
- 建築
建築類專業有環境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同學們認知最廣泛的就是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在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院、園林景觀等設計單位及部門做空間設計相關或研究工作。
除了這些現有的傳統職位職能,在未來5年到10年,還有更多的新興角色的產生,為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新的就業發展方向。
與以前的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革命的發展速度是指數式的,而不是線性的。而且,範圍涉及每個國家的幾乎每個行業。就藝術專業來說,新興的職位和職能在不斷增加,包括互動設計師、服務設計師等等。
藝術行業新興的崗位,有創新專業人員、用戶體驗和人機互動、互動設計師和服務設計師等。圖源:weforu
藝術行業新興的崗位,有創新專業人員、用戶體驗和人機互動、互動設計師和服務設計師等。圖源:weforu
而5G的發展,會給更多的藝術專業帶來潛在就業空間,各種新興的職位和角色也將隨著技術的發展慢慢產生,藝術設計也不再同以往一樣單純的做設計創作,而是結合新主題,新技術做更多的為人類服務甚至改變人類社會、推進發展的工作。如未來城市的建設,就需要建築設計專業相關技能,如何能將空間的運用更加合理和智能是未來建築設計師必須要考慮的重點。
這些新角色將通過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3D列印,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材料科學,能量存儲和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新興技術突破而倍增。
因此,不論是國家,還是行業,甚至個人都在為應對全球範圍內的變革付諸努力。如何能在這時抓住機遇和力量,必須不斷的學習,將眼光放在未來5年,10年,並不斷找尋更有價值的未來。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同學們需要就技術和藝術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重塑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類環境發展出一種全面的,全球共享的看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
也許當今技術的發展會使人類社會「機器人化」,從而剝奪我們的權利。但是,作為富有創造力,同理心和發展的藝術設計學生,也可以將人類提升更高的層次。我們有責任確保後者將一直處於人類社會的主流,技術是我們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使用技術為人類解決問題和提供服務。
如果對於作品集創作或對藝術留學還有更多疑問,歡迎通過頭條聯繫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