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
歷史上獲得最多奧斯卡提名的女性,不是演員、不是導演,而是一位戲服設計師——Edith Head
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她就開始了自己在好萊塢的職業生涯,為派拉蒙影業鞠躬盡瘁40多年。1967年,在Edith Head已經70歲的時候,轉投環球影業。在她作為戲服設計師期間,總共被奧斯卡提名34次,其中獲獎8次。最高峰的時候,曾在同一年,有四部電影同時被提名。她和所有那個年代的大明星都是好朋友,也見證了電影從黑白到彩色的發展全過程。
Edith Head提議奧斯卡了設置最佳服裝設計的獎項,她為希區柯克全部11部電影做了戲服設計。
Edith Head自己的造型也很有意思,非常短的頭髮,額前濃密的齊劉海。永遠都戴著一副圓形的墨鏡,她說這是為了模擬黑白電影,看起來比Anna Wintour還要像女魔頭。在戲服設計上,她從來都不只是自己蒙頭工作,她希望通過面料也可以講述一段故事。Edith Head說,衣服不是用來擺造型的,而是要讓人穿著生活的。一般來說,戲服設計師很難有風格,在時裝史上很難被提及。但Edith Head不一樣,她創造了一種風格,或者說創造了一個時間段的潮流——Old Hollywood Glamour。好萊塢最為輝煌的那幾十年,她都在場。只是關於她的職業道德,從最開始就有頗多爭議,但如今回頭看看她70多年前做的戲服設計,一點都不過時。
Edith Head在大學是學習語言的,跟設計沒有任何關係,在從史丹福大學獲得拉丁語碩士學位之後,她開始作為一名法語老師在學校里工作。但畫畫和設計,一直都在吸引著Edith Head,於是她利用晚上的時間參加美術培訓班,試圖改變自己的人生。在當時,老師的工資是非常微薄的,她想要賺更多的錢,所以她決定去電影公司試試機會。
當時,她「借用」了同學的作品集,冒充自己的去電影公司面試,並且通過了面試,這也成為她職業生涯最不光彩的記錄。之後,她沒有浪費這次「偷」來的機會,在電影公司邊做邊學,上手很快。開始參與到一些當時前輩們不想要接的電影中,這些電影有些很小眾,有些製作費用很有限,有些則是因為女主角非常難搞。這些不受待見的活兒,Edith Head都扛了下來,終於熬到自己成為了服裝部門的老大。
Edith Head在1949年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之後的50年代,好萊塢戲服界就正式進入Edith Head時間。
她合作過無數的女明星,她的助理在之後的採訪中也說,Edith Head非常會跟女明星們相處,總會讓她們感覺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個人。
1960年,Edith Head在幫Sophia Loren試穿她在《豪俠艷姬》中的戲服
Mae West是Edith Head最早合作的女明星之一,在《儂本多情》中,Edith Head為Mae West設計了非常性感的戲服。這在30年代還不算常見,那種華麗又裸露的衣服,讓電影中的角色更加立體了。之後,不管是Grace Kelly還是赫本,能想到的經典的電影造型都出自Edith Head之手。其中包括在電影《群鳥》中,那一件著名的綠色套裝。從Edith Head所設計的戲服中,觀眾常常可以通過演員服裝的款式、佩戴珠寶的樣式,來判斷她們的性格。也許你在看這些電影的時候,都沒有注意過這些服裝的細節,那就說明這位戲服設計師非常成功。
Edith Head為Mae West所飾演的角色手繪設計稿
《群鳥》中綠色套裝手繪圖
1950年電影《彗星美人》中Bette Davis的造型
1951年電影《陽光照耀之地》中Elizabeth Taylor的造型
1954年電影《龍鳳配》中Audrey Hepburn的造型,這套衣服其實是跟紀梵希合作的,這中間的故事後面再說。
1954年希區柯克電影《後窗》中Grace Kelly的造型
1958年《迷魂記》中的Kim Novak
從1945年開始Edith Head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參與由Art Linkletter主持的廣播節目House Party,在這個節目裡,她會給素人們一些穿搭的建議。
她甚至出過一本書,書名就叫《怎麼穿才能變成功》。很多評論家認為,Edith Head可能並不是最有天賦的設計師,但她絕對是最會經營自己的設計師。她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所以她一直在電影行業做戲服設計,即使非常有名也沒有開始商業品牌的運作。之後這個廣播節目變成了電視節目,她也會隨手抓住攝影棚里的女孩幫她做素人大改造,也會送觀眾衣服。
Edith Head一生捧回8座小金人,讓她獲獎的這8部電影是:
千金小姐
The Heiress
獲獎時間:1950年
參孫和達麗拉
Samson and Delilah
獲獎時間:1951年
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獲獎時間:1951年
陽光照耀之地
A Place in the Sun
獲獎時間:1952年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獲獎時間:1954年
赫本唯一一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因為《羅馬假日》,她當時穿著上台的禮服也是Edith Head設計的
龍鳳配
Sabrina
獲獎時間:1955年
生命的事實
The Facts of Life
獲獎時間:1961年
騙中騙
The Sting
獲獎時間:1974年
8座小金人,前無古人,但這中間,還有很多的故事。比如《羅馬假日》,其實被大家熟知的那套最著名的白襯衫加過膝傘裙,其實並不是Edith Head設計的。在羅馬城中,赫本穿著的一系列衣服常常被稱為「Capri Collection」,包括褲子、襯衫和裙子。而設計Capri Collection的設計師名叫Sonja de Lennart,但因為所有的衣服都在Edith Head的工作室製作完成,在她的負責之下穿到了赫本的身上。所以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最後給了Edith Head,而不是Sonja de Lennart。
另一部頗受爭議的獲獎作品,依然跟赫本有關——《龍鳳配》。拍攝完《羅馬假日》之後,赫本就認識了紀梵希,也跟紀梵希簽了一個合約,大致的意思是她以後只穿紀梵希設計的衣服。所以在翻過年頭拍攝的《龍鳳配》中,赫本所穿著的戲服基本都來自紀梵希的設計。但跟上面所說的原因一樣,最後奧斯卡沒有頒給紀梵希。但是,Edith Head在獲獎感言中,半句沒有提到紀梵希的貢獻,這也讓後世對她的職業道德產生了懷疑。
Edith Head在1974年最後一次獲得奧斯卡小金人,在這次的獲獎中,也有不同的聲音。比如,其實男主角的衣服也並非出自她本人之手。
在Edith Head獲獎無數之後,某一次採訪,被問到最想給誰設計衣服,她說,她最想要替小金人設計一套。
text: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