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廣東湖北象棋十強賽」將於國慶期間拉開戰幕。
這是一場棋迷觀眾翹首以盼、望眼欲穿的比賽。
從去年年底就開始組織籌劃,後又一度被疫情打斷,再後來又因贊助費用、兵馬召集等原因一度被擱淺——被譽為中國象棋業餘江湖「巔峰天團」之戰的粵鄂大戰,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經過將近一年時光的折騰之後,才終於姍姍來遲。
認慫了嗎?面對廣東挑釁,湖北全隊高舉免戰牌直接投降?
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粵鄂巔峰對決,即將把中國象棋業餘江湖的「地域PK」推向高潮,這是繼粵桂十強賽、滇粵十強賽之後,又一次激動人心的省際對決。
長久以來,在主流輿論中已逐漸式微的象棋競技,終於探索出一套群眾參與熱情熾烈、極具話題效應的民間比賽模式——如今,受到「廣東十虎」的感召,多個省份都在選拔「十強」,都在摩拳擦掌,都在架起擂台,踴躍地投身於方興未艾的「省際十強對抗賽」之中。
無論粵鄂十強賽下出什麼結果,跨省際「十強對抗」的烽火已經點燃,「中國象棋哪省強」的懸念,已經成為全國棋迷爭相競猜的話題,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十強對抗」接踵而至。「十強對抗」將成為風靡中國象棋棋壇的新鮮潮流。
過去很多年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一條,能把象棋廣泛的群眾基礎調動起來,有效轉化成市場價值的方式,而如今民間象棋活動家們通過自發的力量,終於創新出了「十強賽」這套全國棋迷喜聞樂見的比賽模式,其後續產生的話題效應和流量高峰,讓昔日冷冷清清的中國象棋市場又重現了可貴曙光。
01
回顧「粵鄂大戰」出爐的過程,我們簡直可以用「曲折、跌宕」來形容,熱心象棋活動家奔走勸說,組織策劃;熱心老闆慷慨解囊,解決糧草之困;還有熱心棋迷吆喝助陣——總之,各條戰線都在努力,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熱心於象棋事業的廣東棋迷和湖北棋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量力而行地推動著賽事的成行。
但也有一種聲音非常顯眼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大致意思是,廣東湖北的比賽,是友好交流,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我們千萬不要因此而產生地域對抗、地域衝突的情緒,不要被某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好事之徒挑撥離間,那些寫「討伐」檄文的、製造衝突的「攪屎棍」我們要遠離!
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攪屎棍」說的是誰啊?這個「不點名批評」,實際上就差把名字直接刻在腦門上了——一直在寫文章嚷嚷,一直在為粵鄂之戰煽風點火的那個人是誰啊?全國棋迷都心知肚明。
「攪屎棍」真的有那麼可惡嗎?在一些資深的棋壇老前輩們看來,「傷了和氣」是他們最害怕看到的事,如果「挑起地域紛爭」那更是罪大惡極。在他們的觀念中,或許並不認為寫文章助威和鼓吹湖廣大戰,是一件推動象棋話題度提升的好事。他們希望在「一片祥和,團結歡快」的氣氛之下喜氣洋洋地就把比賽搞成了。
但問題是,真的有這麼完美、這麼和諧的好事嗎?按照傳播學理論,任何沒有爭議,沒有衝突,沒有矛盾的事件,註定都是沒有關注,默默無聞的。關起門來,悄無聲息默默無聞地搞一場湖廣大戰,和氣是夠和氣了,但真的是各位湖北和廣東棋迷想要的嗎?
眾所周知,偉大的改革通常都是從偉大的攪屎開始的。沒有攪屎,哪有戲劇性?沒有攪屎,哪有關注度?沒有攪屎,又何來湖廣兩地棋迷的沸騰與踴躍參與?
在中國象棋新聞幾乎已經無法進入主流媒體視野的當今時下,我們居然還有許多棋壇前輩認為,四平八穩的「象棋報道」,還能在如今這個自媒體時代下存活。
大概象棋報道只有寫成新聞聯播那種味道和風格,才能符合他們「團結友愛,地域和諧」的期待了。
如果一直抱著這種「和諧」的想法,那中國象棋也就基本告別流量告別曝光度了。
02
還有一種義正詞嚴的聲音是:我們搞地域對抗賽。要避免「狹隘的地域之爭」。
說實在的,這種願望是高尚的,但也是不切實際的,更是違背體育項目市場化規律的。
一些過激的「地域爭鬥」言論,我們非但不應苛責,更視作一個項目市場化運作下的必然現象。
我們從「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市場化發展過程中,就能了解到「地域情結」,甚至「地域衝突、地域爭執」對足球運動市場化的激勵作用。
雖說中國足球被人詬病很多,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足球仍然是這個14億人的國度中最賺錢的運動——從昔日的甲A,到現在的中超,足球水平固然乏善可陳,但賺錢能力、盈利能力卻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首屈一指。那麼,已經在市場化進程中被遠遠拋離的中國象棋項目,我們怎樣去借鑑中國足球市場的「成功經驗」呢?
中國足球早期的市場化,最原始的推動力是什麼?就是依靠球迷們對本土球隊的狂熱支持,就是那種被許多文明人士看不慣的「狹隘的地域爭鬥情結」。
正是這種對「母隊」「主隊」近乎狂熱、近乎偏執的認同感,支撐起了中國足球市場化初期最早的球市。那個時期的中國足球球迷,不乏有過激的言行見諸球場和報端,那些「煽動仇恨,煽動衝突,煽動情緒」的「攪屎」球迷比比皆是。
在足球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英國和法國,他們同樣擁有著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為了支持自己的家鄉主隊,歐洲球迷經常有過非常激烈言行甚至暴行,甚至引發過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事件。
這些歐洲足球場上的球迷暴力,還能用「狹隘的地域鬥爭」來形容和批判,而中國象棋棋迷所謂的「地域之爭」,最多也就是在網上爭吵一番,「打打嘴炮」而已,能有多大的負面作用?
廣東果然是中國象棋最強省?湖北豪強你們敢來應戰嗎?
在足球界和籃球界,一些球迷之間的「鬥嘴」,他們非但不以為恥,反而成為了眾人津津樂道的「垃圾話文化」,「對罵」甚至已被視作一種司空見慣的粉絲行為,已經完全被足球界和籃球界所接納。
而市場化發展程度低得可憐的象棋界,為什麼就不能對這種「鬥嘴」報以更高的寬容度?
03
相當一批的象棋組織者、策辦者,在網際網路思維上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他們試圖把象棋變成一種「端莊」的遊戲,但結果往往就只能是「端而不莊」,他們的願望和網際網路時代的要求簡直是背道而馳。
他們自認為是在愛心象棋運動的「羽毛」,是在捍衛象棋運動的純潔性,但真按照他們的方式來,象棋運動吸納粉絲、吸納關注的可能性基本可以說完全葬送了。
刻意去避免「損傷顏面」,忽略了「地域認同」「省份認同」本身就是一種天性,硬要給部分棋迷稍嫌過激的言行扣上一把道德的枷鎖,那實際上也幾乎等同於給「省際十強對抗」的話題效應貼上了封條。
「粵鄂十強賽」,本身就是某位「攪屎棍」臨時起意,撰文煽動的產物。
既然這個「攪屎」的罪人已經註定要被釘在中國象棋歷史的羞恥柱上,那他就乾脆把攪屎這項偉大的事業進行到底吧。
他會繼續發揚他無孔不入的「攪屎」技能,繼續把中國象棋的話題效應推進到底,不惜代價,不擇手段地讓中國象棋獲得更多流量和關注。
最後,祝廣東湖北「十強賽」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tAL6YXQBeElxlkkaJ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