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家人來說,高美秀是不能觸碰的痛點。「爺爺犧牲的時候,我父親才5歲,此後我奶奶一個人把我父親養大,這段記憶對我們一家人來說是很痛苦的。」高秀美烈士的孫女高雪飛哽咽著說
2020年6月4日,頭條尋人為長眠扶眉烈士陵園的陝西榆林籍烈士高美秀尋找親屬。依託於地理位置彈窗技術,將高美秀烈士的信息精確推送到烈士籍貫地。5天後,高雪飛的手機上收到同鄉轉發的尋親消息。
頭條尋人發布的烈士尋親信息
高雪飛現居西安,距離扶眉烈士陵園有1個半小時車程,核實相關信息後,她立刻驅車趕往陵園認領遺骸。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陵園的工作人員告訴高雪飛,在扶眉戰役中,犧牲的人很多,戰士的遺骸都被埋在一個大坑裡,有的可能已經被渭河沖走了。高雪飛望著眼前的空墓,內心五味雜陳。
「我和兩個弟弟商量後,決定不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高雪飛說,「他已經79歲了,原本打算找到遺骸後,帶父親過去祭拜,但現在我們不希望再提起這段痛苦的記憶,我母親患有腦梗,我們家已經很累了。」
高美秀,1919年生人,在家中排行老小,有兩個姐姐、兩個哥哥。1949年,扶眉戰役打響,經過4個晝夜的激戰,解放軍取得勝利,拉開了解放大西北、進軍大西南的序幕。這是解放戰爭期間西北戰場上最大一場戰役,3000多條勇敢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扶眉,這其中就有高美秀。(由於時間久遠,陵園登記的信息和家屬提供烈士證上的信息存在出入,具體信息有待進一步核實。)
高美秀烈士證明書
高美秀犧牲時,年僅26歲。在陝西米脂的老家裡,妻子默默整理、保存好丈夫生前的遺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獨自撫養起兩個兒子和高美秀的老父親,此後終身未改嫁。「當時生活艱苦,奶奶管不過來兩個孩子,我二伯小時候就生病去世了。」高雪飛回憶道。
米脂縣政府在當地的陵園中,為高美秀烈士立了一塊碑,上面刻有他生前的事跡。高雪飛的奶奶在世的時候,偶爾會翻看高美秀烈士的遺物,「我奶奶去世後,家裡人給她和爺爺辦了合葬,爺爺的遺物交由我父親保管。」高雪飛說,家裡便很少再有人提起爺爺了。
談到以後打算,高雪飛說,雖然她和兩個弟弟商量決定對父親保持沉默,但他們有時間會經常去扶眉烈士陵園祭拜爺爺。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頭條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四平烈士陵園合作,共同為烈士尋找親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