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義大利更近的科西嘉島,如何成法國的雞肋領土?

2019-08-04   讀懂本星球

許多西方國家都對領地有著強烈的渴望。

不過對於法國來講,自己的一片領土(不是遠在天邊的海外領地哦),卻越來越雞肋。

丟掉它,法國國民感情接受不了,當地人也不情願徹底獨立或者離開法國;繼續保有這片領土,又要遭受各種聒噪,還要照顧遷就這裡居民與法蘭西民族的不同點。

這片領土就是法國的科西嘉島,這兒還是拿破崙的出生地。

法國境內的各個地區和科西嘉島位置圖

科西嘉島上,說著與法語不一樣的科西嘉語,且科西嘉島地理位置也更接近義大利,為何會成為法國的領土?法國人又為何覺得科西嘉島是「食之無味、棄之不舍」的雞肋呢?


(一)陰差陽錯的結合

從十三世紀到十八世紀時,科西嘉島是義大利境內熱那亞共和國的領土,但由於科西嘉島極力反對熱那亞人的統治,公元1768年,熱那亞人才把這塊「燙手的山芋」賣給法國。

當然了,對於科西嘉人來說,這並不是第一次換主人。這之前,腓尼基人、福西亞人、迦太基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倫巴第人、撒拉遜人、比薩人、阿拉貢人先後占領入侵這個「地中海第四大島嶼」。

但科西嘉人都一律表示「非暴力不合作」。所以千百年來科西嘉人的傳統文化一直保持著獨有的純粹性,也造就了科西嘉人桀驁不馴反抗外來入侵的傳統。

但此時法國國王的日子並不好過,法國的中央集權也並非自古有之。在漫長的中世紀,法國也經歷過像德國那樣的分裂歲月。

可是當法國國力強盛後,主要的國家目標變成了殖民和在歐洲爭霸。說實話像科西嘉島這樣的地方,當時的法國還真看不上。

法國人看不上,熱那亞人可把科西嘉當「寶」,瘋狂剝削島上的資源。這種做法引起了科西嘉人的不滿,在18世紀,科西嘉人保利帶領群眾興起獨立運動,讓熱那亞苦不堪言。熱那亞人決定給科西嘉島找個買主,趕緊「套現」。

至於買主,除了靠近科西嘉島的法國,大概沒人願意接盤。

1768年的法國,正是對外戰爭(七年戰爭)節節敗退的時候,面對熱那亞的主動獻土,法國自然笑納,正好可以轉移國內的矛盾,在國民面前體現法國大國的威嚴。

科西嘉人面對熱那亞把他們賣給法國的事實,表現出極其的不滿和憤怒。這種憤怒表現在他們對法國人的強烈反抗。

這時候法國人已經無暇顧及科西嘉人了,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法國人在竭盡全力給英國人添堵。只要科西嘉島別鬧得太兇,法國人就差不多「不聞不問」了。

這之後,科西嘉島在法蘭西這個大家庭中也確實很憋屈,在歷次戰爭中都受到嚴重衝擊。二戰結束時候島上居民只有10萬人(二戰前是30萬人)。

法國本想著科西嘉人早晚會徹底臣服於自己,沒想到300多年後的現在,這種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二)比分離更恐怖的,是冷戰!

在西方分裂主義盛行的今天,科西嘉島同樣不安分,總有科西嘉人想著從法國獨立出現。儘管已經過去幾個世紀,科西嘉屬於法國的現實沒有發生改觀。

法國也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向科西嘉島灌輸著本土文化,可是科西嘉人明顯不吃這套,依然保留著自己千百年來的文化。

科西嘉島擁有與法國內陸不一樣獨特的文化,這是科西嘉的木鞋舞

這樣導致了如今一個尷尬的局面,就是不僅科西嘉人瞧不上法國人,法國人同樣也看不上科西嘉人。甚至因為科西嘉島遠離本土,法國人民對其並不了解,從而產生了很大的偏見。比如法國的笑話里,很多主角都是科西嘉人。下面請欣賞一下法國人的幽默能力:

倆科西嘉人各自在長凳上午睡,此時風中吹來一張500歐元到他倆眼前,其中一個不經意間地瞟了一眼接著睡。幾分鐘後,他漫不經心地打了個哈欠說:哎呀,剛剛要不是有一陣風吹過,我倆就發了。

這樣的調侃,背後是赤裸裸的冷落,也就是把「科西嘉人」當外人。

當然了,科西嘉人和法國人也不是完全沒有共同話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拿破崙就是科西嘉人。但是科西嘉人並不以拿破崙為榮,反而把他看成「科西嘉獨立運動的背叛者」。

一開始拿破崙本來是支持科西嘉獨立,可由於做了法國的皇帝,格局不一樣了,自然也就希望科西嘉島聽法國的話。

拿破崙在法國歷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死後其墓地建在巴黎市中心的榮軍院

直到現在,科西嘉人對拿破崙的評價依然不高。雖然科西嘉島的歷史博物館裡有關於拿破崙的文物,但是在這裡,很少人把他當英雄,也不會以他為榮。

雖然科西嘉人對拿破崙不感冒,但是拿破崙在法國人心中可是至高無上的。這也是法國人捨不得科西嘉島獨立的原因之一。畢竟,拿破崙是法蘭西的象徵。

如果科西嘉島獨立,那拿破崙就不再是純粹的法國人了。對於擁有英雄情結的法國人來說,這一定是巨大的打擊。

儘管現在科西嘉島沒有獨立,但是現實依然不容樂觀。

比如2002年10月27日晚,科西嘉島發生了多次爆炸,明眼人都能看出作案人是為了宣誓科西嘉獨立,可是卻沒有人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

直到第二年,法國當局才將爆炸的主謀,同時也將科西嘉島獨立運動領袖以「殺人罪」起訴,誰想到這一「敲山震虎」的舉動,卻引發了科西嘉人的大規模示威遊行,並且與警方發生了衝突。

一時間,科西嘉當地政府、警察局,都成了炮彈光顧的「老地方」。法國甚至已經把科西嘉獨立運動定義為「恐怖行為」,但科西嘉島的「獨立氣焰」卻越燒越旺。

比如在2017年科西嘉島的地方民主選舉上,民族主義者斯莫尼依靠打著「為了科西嘉」的口號煽動情緒,取得了大勝,這滋味著,科西嘉獨立運動,第一次上了「政治台面」。

好在這幾年,科西嘉獨立運動從恐怖行動變成了政治博弈或者政黨競爭。

2015年地方選舉中科西嘉獨立派政黨的競選海報

儘管如此,但是科西嘉人還保留著先的武器裝備。人家科西嘉人給出的答案是要防止中東、非洲難民的「入侵」,至於真實目的為何,我們不得而知。

除了分裂主義者的挑撥,科西嘉島的孤島地形,本來就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島國的保護主義讓他們很排斥法國人的介入。同時,由於科西嘉的貧窮,法國人普遍看不起他們,也不與之通婚。再加上科西嘉人不說法語,民族認同感根本無法建立。

科西嘉獨立運動的標誌

本來雙方就互相嫌棄,法國前殖民地人口的到來,更讓科西嘉人頭疼。

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難民入侵」,嚴重破壞了科西嘉人「本來就不咋滴」的生存條件。至於難民為啥來科西嘉島,第一科西嘉島離非洲近,再說了,法國的「浪漫生活」難民融不進去,並不是特別發達的科西嘉島在他們眼裡,的確是個好去處。

難民的到來,不僅破壞了當地的秩序,還占用了法國提供給科西嘉人的經濟援助。這讓科西嘉人苦不堪言,法國倒是想管,可是再看看巴黎街上的「黑色風暴」,只能默默嘆氣了。

巴黎街頭也亂象叢生

法國對難民入侵的「不作為」,只能加深科西嘉島對法國的恨。

以上因素已經使法國和科西嘉離心離德,再加上外國勢力的插手,讓科西嘉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科西嘉人本就不太喜歡法國人,反而對語言更相近的義大利人還有多點好感,這使得義大利人對科西嘉這個「前女友」虎視眈眈。

二戰時期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還叫囂著收復科西嘉島,直到今天,科西嘉獨立運動里,多少還有義大利人有意無意的「摻和」。


(三)分離不了也難以真正融合的科西嘉

法國本是西方國家中少有的中央集權國家,奉行單一文化的政策,其憲法第一條就強調法蘭西民族的「不可分性」。

但為了照顧科西嘉人的情緒,法國人一讓再讓,不惜與「單一不可分」的建國原則背道而馳。

1982年,法國開始了地方分權改革。這次改革中,科西嘉島受益最多,該島被賦予了特殊的地方行政建制。此後法國多次增加了科西嘉島的地方自治權。

以至於前兩年,法國在共和國憲法72條框架內設立了地位特殊的「科西嘉行政區」。

其實,無論在巴黎還是在科西嘉,絕大多數人都反對科西嘉島獨立,因為民眾們不希望法蘭西再次喪失曾經的領土。

科西嘉多數老百姓也認為,畢竟科西嘉島不是擁有優良港口的巴薩羅那,也不是擁有鐵礦資源的蘇格蘭。獨立後的日子怎麼過,這的確是擺在科西嘉人面前的一大難題。

科西嘉島的經濟,在法國可以說是倒數第一(除去海外領土)。多山的地形在工業時代沒有絲毫的優勢。科西嘉的經濟很大程度上還依靠援助度日,僅在2002年,科西嘉島就獲得了法國政府20億歐元的發展援助。

儘管科西嘉島擁有「歐洲最美麗的海灘」,目前的旅遊業前景不錯,同樣科西嘉島旅遊業的發展,也沾了不少法國「旅遊大國」名氣,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社會秩序,遲早會讓遊客「避而遠之」。

科西嘉島的風光

獨立不成,那麼脫離法國去往別處呢?和義大利合併,義大利倒是崇尚多元文化,比起法國中央集權和單一文化,義大利似乎更能包容科西嘉,可是義大利自己經濟尚且面臨各種危機,何以支持本已困難的科西嘉呢?

與同樣有獨立傾向的加泰羅尼亞(屬於西班牙)一起獨立後組個新國家如何?從經濟角度來說加泰羅尼亞倒相對經濟條件好一些,文化上也和科西嘉島更接近。可是,加泰羅尼亞獨立本來就遭到歐洲主要國家的反對,一旦科西嘉與其一起獨立建國,必然為歐洲眾多國家所孤立。

法國與科西嘉島的「感情修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與其說法國捨不得科西嘉島,不如說法國是在懷念那個輝煌的時代。與其說科西嘉島離不開法國,不如說他們找不到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