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李家鎮鄉村旅遊整得好,重慶、內江很多人都跑來耍

2019-12-12   安岳縣廣播電視台

近年來,李家鎮立足自身的獨特區位優勢,主動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對接成渝兩地市民鄉村旅遊、休閒娛樂需求,挖掘農旅、文旅結合生態本底,打造特色旅遊目的地,吸引都市遊客感受田園魅力,助力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

採訪當天,記者驅車前往李家鎮磨灘河水庫,沿途一幅幅青山綠水、產業興旺的生態畫卷映入眼帘。站在水庫大壩上,空氣清新、湖面寧靜,明媚的陽光下,波光粼粼,不時有遊客來觀光休閒。

水庫大壩下方,一家名為「桃源水鮮」的農家樂院壩內,幾輛汽車整齊停放著,客人點完餐後,情不自禁地到大壩觀光。

這個農家樂的老闆叫何有洪,是今年資陽市唯一一個成功入選2019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的農家樂老闆。

何有洪曾經外出務工多年,看到水庫豐富的水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後,他覺得這裡風景好,空氣、土壤和水質都無污染,無論是種植還是養殖,產品品種都是一流。

所以,他在在水庫下游關上村租房租地開農家樂,建了10餘個魚塘,魚塘四周種了不少桃樹,吸引成都、重慶、內江等地遊客前來垂釣和採摘。

「根據社會的行情、發展和市場的需求,現在主要經營黑鯽魚、銀鱈魚兩種。顧客反映肉質各方面還是可以,比較理想。一年的總產值有七、八十萬左右,除去成本各方面總產值有二、三十萬左右。」

像何有洪這樣的農家樂在磨灘河周圍還有很多,李家鎮磨灘河水庫建於上世紀70年代,壩址位於李家鎮關上村與高屋鄉長沖村交界處,占地8.74萬畝,為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

由於水質優良、風景優美,李家鎮依託磨灘河水庫的山水資源和區位優勢,把特色農業與旅遊發展相互融合,並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成安渝高速沿線打造磨灘河生態旅遊體驗帶和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項目,同時以水庫庫區為核心,規劃建設度假、遊樂、會議中心、休閒別墅中心、養老中心等。

與此同時,李家鎮在小清流河沿線,大力發展起了愛媛、花椒、玫瑰花等特色水果、花卉產品,建設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帶,在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助力鄉村旅遊振興發展。

「我們這個基地,果樹有80多畝,花椒150多畝,每畝花椒的產值一年能達到5千元以上。到了明年掛果,每一畝果子的產值都能達到一萬元以上。我們長期能為老百姓提供二十至三十個就業崗位。我們給老百姓的工錢每個月都能達到兩千元以上。」

目前,李家鎮圍繞規劃已開發各類休閒生態農林業和鄉村旅遊項目10餘個,創辦有機農業示範園、林下產業園、賞花采果、土特養殖園等基地40餘個,農家樂、林家樂、休閒山莊、土特產品作坊等20多家。

同時,積極培育農民專合社和產業大戶,立體多元化大力發展特色果蔬、中藥材、水產等特色優勢產業。

當下的李家,隨著農旅加快融合發展,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釋放了經濟活力,特別是拉長了生態旅遊與現代農業的產業鏈,使好風光變成了好「錢」景,讓這裡既是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助力鄉村振興駛上了快車道。

「李家鎮創新『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形成以生態農林產業觀光、鄉村生活體驗、現代農林業技術展現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每年可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00餘萬元,更好地惠及周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