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6歲的鄰居小男孩,最近的行為讓他媽媽很生氣。話說媽媽買了好幾本繪本給小男孩,並且鼓勵孩子每天閱讀。一天晚上,這位媽媽臨睡前,本想陪孩子閱讀,沒想到一翻書,竟然發現每一本繪本的每一頁,都被孩子用膠水粘了起來!看來這孩子與繪本很大仇怨呢!
經常也有父母問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問題。正如有一位媽媽說:「我自己不愛閱讀,但我不想孩子像我一樣,他們應該擁有更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為何那麼多父母希望孩子愛上閱讀呢?下面給出了答案。
孩子們閱讀,到底多重要?
兒童閱讀研究專家Lesley Mandel Morrow等人經過研究發現,從嬰幼兒階段培養起來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當一個孩子的閱讀能力越好,未來的學業表現也越好;如果孩子的閱讀能力差,他們未來在語言、數學方面的表現都有負面影響。
當然,這只是培養孩子閱讀的一部分原因,孩子閱讀的好處,可以說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品質是掛鉤的。
如何做,能有效地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
下面是幼兒說整理的一些過來人父母已經成功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一些做法和技巧,看看哪些適合你家孩子吧?
1、重視閱讀基礎
我們知道,閱讀是基於孩子理解的基礎進行的。當孩子能夠讀懂,興趣才能產生。所以,不同年齡孩子的繪本選擇應該是不同的。
學齡前,請給孩子選擇圖畫書。這年齡的孩子應該以看圖為主,孩子能夠通過看圖,理解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意義。
學齡初期,請給孩子選擇拼音書。孩子已經學會了拼音和些少漢字,這時建議父母給孩子選擇有拼音標註的書籍。
學齡中期,請給孩子選擇文字書。孩子這階段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漢字,可以開始接觸較多漢字的圖書。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相應的年齡只能讀容易的繪本,例如學齡中期只能閱讀圖畫書,這樣的差距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沮喪感,影響孩子的自信,那麼父母就要重視孩子的困境並且幫助孩子進步。
2、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們最好的榜樣,當父母有閱讀的習慣,孩子慢慢地也會較多地接觸書籍;就像媽媽經常在孩子們面前塗口紅那樣,你或許一轉身後,就發現孩子也在塗口紅了。相反,如果父母喜歡刷手機、看電視,那麼孩子當然也會追隨。
所以,如果作為父母的你不喜歡閱讀,那麼就該考慮培養閱讀興趣了,你和孩子都會受益。
3、選擇在睡前放鬆的時間閱讀
當孩子們洗完溫水澡後,放鬆地坐在床上,這時可以「啟動」閱讀模式。父母們也可以養成一種儀式感——「睡覺前,翻一翻書,你會更聰明」,就像我經常對我的孩子說的那樣。儀式感常常能給孩子帶來一種不可拒絕的感覺,有助於最終養成閱讀習慣。
4、鼓勵孩子閱讀日常信息
陪孩子上街時,有意識地閱讀路牌、包裝袋上面的文字、宣傳牆紙、超市的商品介紹……都可以成為孩子們閱讀日常信息的來源。慢慢積累,孩子們閱讀文字的意識會越來越好。
5、為孩子選擇話題熟悉的書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發現,當孩子接觸到一些他們熟悉話題的繪本會分外感興趣。舉個例子,一個孩子去了一趟科學館,看到了奇妙的外太空,接觸了從沒見過的火箭、宇宙飛船模型。回家後,父母就可以帶孩子買天文方面的書,因為孩子感興趣,會驅動他們閱讀,說不定閱讀興趣就這樣養成了。
6、在特別的日子,讓孩子列書單
選一個特別的日子,例如孩子生日或六一兒童節,鼓勵孩子列出一個「最喜歡的書」的清單,幫助孩子一次實現書單願望,或根據實際情況分次實現。從「主動」與「被動」的因素考慮,當孩子主動時,會帶來更多的熱情。
7、每周去圖書館
孩子們閱讀習慣的養成,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除了幼兒說前面提到的家庭閱讀環境之外,父母們在周末或假期,可以帶孩子們到圖書館。在圖書館,所有人都在閱讀,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孩子們也會輕易地翻開書本。每周去1-2次,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會很快。
8、同齡孩子組團成立小型「閱讀俱樂部」
經常一起玩或熟悉的玩伴或同學,家長們可以一起為孩子組成小型的「閱讀俱樂部」。在每周或每月的規定時間,孩子們聚在一起閱讀,還可以相互分享在閱讀中看到的好故事或好想法;除此之外,孩子們還可以相互贈書……孩子看到別的孩子對閱讀擁有很高的熱情,他也會深受影響,這就是同伴效應給孩子帶來的積極影響。
上面這些好點子,你都收藏下來了嗎?快點帶孩子行動起來吧!
關鍵字:培養閱讀、閱讀習慣、親子互動、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