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四川有個小學生跳樓,遺書上說「我活得太累了」!剛剛又看到一個讓人痛心的新聞:15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個大三的學生自殺身亡,還留下了遺書。遺書內容稱「失去人生目標,這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我因此放棄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題成為我唯一而且是最為突出的優勢,並且相信這是唯一的正途」。隨後,找了一些資料,發現該學生墜亡現場擺滿鮮花,讓人感覺心疼和揪心。真的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
以為又是一起教育內卷的悲劇。但認真看過這位同學的遺書之後,我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我第一次在青年學生的自殺遺書里看到如此多的帶有政治色彩的網絡熱詞。我不知道這位同學是在生活遭遇挫折之前就有意識地在思考這些問題,還是在生活遭遇挫折之後才發現了他們。我傾向於是後者。因為像竟然聽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話這樣的表述,明顯是對自己遭遇挫折的事後解釋。
而像二十年來,我堅信做題是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這樣的表述,也顯然是這一兩年來做題家這樣的概念出現之後才有可能產生的自我認知。換句話說,在遭遇挫折之後,這位同學其實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痛苦,他在網上尋找解釋,而遺書中各種名詞的混雜,就是他告別世界之前的答案。
看其遺書,其跳樓應該是他自主的選擇,是因為他的人生價值觀崩塌,覺得人生已經無意義,故而輕生,並沒有什麼外部特意的誘導和壓迫。
我知道,很多人會在這個題目下批判教育內卷,批判做題家思路害人。但認真看,在這位同學的遺書里,他並不把做題視為一個負面的東西。在他的敘述中,放棄做題,恰恰是被腐蝕的開始。他用了自由派鬼話、戈巴契夫改革等用詞來形容那種讓他放棄成為做題家的思想,而用蘇聯解體來形容自己放棄成為做題家之後的結果。在最後,他還希望同志們能夠繼續他未竟的事業,打倒那些他痛恨的人。
所以看完遺書之後,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旁觀者很容易就覺得,這是一個內卷的悲劇,是高校中瘋狂的績點競爭,讓一位青年學生根本沒有機會選擇做題之外的另一種人生。因此,我們必須停止內卷,避免讓學生在無限的做題生活中日漸焦慮。但似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青年學生自己的看法並不是這樣。他後悔的是自己沒能在做題的道路上堅持自我,而不是做題本身。做題甚至被他認為是實現自我理想的唯一路徑。放棄參與到這場內卷化的競爭,才是他的人生敗筆。
很多回答都說,某JTU的心理輔導不到位。其實這個你可以問問一流高校THU的同學們,他們的心理輔導中心是怎麼幫你解決問題的。這就好像一個人70歲得了癌症,你卻怪他大學的食堂不衛生,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且,我本人也曾看過心理輔導中心,老師還是很負責的,就是預約很費時間。
那問題出在哪?出在價值觀上。」小鎮做題家「這個詞很火,其實很多人都是小鎮做題家,除了做題,一無是處。我的高中老師就一直給我說,去了大學,你就輕鬆了。這導致我一直以為大學是個很美好的地方,可我萬萬沒想到,大學是比我高中還累的地方,因為高中的人教教材起碼是能看好幾遍的,大學的教材,我到現在都沒有一本完完全全看完的,比新華字典都厚。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一個人能力的和諧健康成長,而雞娃教育既不和諧也不健康更不利於孩子的能力成長。 雞娃教育,一切不過是為了出人頭地。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不給一個快樂童年和青少年的結果,往往是毀了一生。多少人都把一生活成了「為童年療傷」的悲劇,而這大都是拜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父母所賜。
雖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確是不負責的行為,確是看起來懦弱且莽撞,但是我能理解他,因為我和他同樣的年紀,
我也曾經陷入過迷茫,我曾經算過一筆帳,如果把jy樓下的店鋪盤下來(就是大雞排旁邊的那家,可能現在拆了),開成自習室,賣賣奶茶,能不能賺錢的問題。我在大學的第一學期結束,心裡就知道,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我曾經和家裡陷入過無數次的爭吵,我也曾經想過休學,退學,學校的這類政策我門清。但我是」小鎮做題家「,小鎮的希望,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他們一定不會讓我半途而廢的,而我的父母,他們畢業了從來沒找過工作,在他們的眼裡,這個社會就是線性的,你有了1才能有2,有了2才能有3。於是他們告訴我。本科文憑是你在這個社會的」敲門磚「,時至今日,我都沒發現,我到底敲開了什麼門?為什麼一些普通一本,二本的人不但能和我一個辦公室,甚至還是我的領導?反而是讀書的這四年里,我被這個磚頭砸的頭破血流。
你要是不會做題,抱怨卷也就罷了,那確實卷。你本身就是個做題家,為什麼要自廢武功呢?你時間真的忙到,只能靠犧牲自己優勢來換取全面發展了嗎?你問問你自己,你是那個級別的做題家嗎?你只是被錯誤的話術誘惑了。 完全不必聽從他人的經驗,急於自宮啊!只是我們聽多了別人夸「讀書好,很優秀」就不新鮮了是嗎?不新鮮而已,又不是它本身不香!
競爭哪裡都有,你會吐槽姚明跑步不快嗎?你會怒噴劉翔不會扣籃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不適合的路,不要硬碰。讀書確實是寒門學子翻身的希望,但是這也是最痛苦,最無聊的方法。在這個社會上,你想要比別人跑得快,無他,就是選對路。
我很幸運,早早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嘗試過很多除了學習的事情,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回想往事,我也曾經在找工作時為了金錢和地點糾結的每天晚上睡不著。我也曾經安慰無數和我一樣的」做題家「,人生路漫漫,學是上不完的,看開點。不會編程就別非拉人去競賽,收集了那麼多的獎項又如何呢?睡過一門考試,你就沒有保研的資格了。
保研,有用沒有,有。但是,憑添壓力不說,四年過得再無暢快可言。而且,保研,肯定不能跨專業。你學化學的本科,保研,想保一個電影學院的文學系。那大機率沒戲。 所以,在保研率很低的情況下,值不值得為你並不喜歡的專業再繼續熬、拼、下去。這需要好好考慮。 不管不顧,悶頭求保,那就是大學痛苦四年,內卷四年,研究生博士生,再內卷六年。然後,進單位還得卷。真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
所以,卷也要在自己喜歡的方向卷。因為你喜歡這個方向,做這個事情本身,就是享受,卷贏了,是額外的。卷輸了,不虧,畢竟你是一直在玩兒,一直在享受這個過程。而且,在這樣的過程中,你的能力也切切實實在提高,還會比你焦慮的狀態下,更快。 所以,對付內卷之道,要麼,就是選一個喜歡的路去卷。輸贏都是賺。好比上中學的時候,暑假裡打工,結果是讓你到電子遊戲廳里值夜班,估計不給工資你都樂。十二點一關門,自己能一下子玩兒到早上八點交班。這樣,每天玩兒著,每月還有錢拿,那簡直是樂死。
不必選擇死亡,只要你什麼都放棄,你是可以活下去,並慢慢恢復力量的。 更何況,只要你不那麼貪,放棄保研,放棄競賽,放棄那些人上人的執念,並發展新的、健康的信仰。放棄那些消耗心理力量的大頭,你是可以得到一些心理力量的,也許你都不需要真正放棄自己的學業,也許你是可以順利畢業的。 不要以為我說的順利畢業是一件看起來有些滑稽的事情,建立正確的認知吧。都已經考慮死亡了,在這種情況下,在活下去的基礎上,並順利畢業,這本身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