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風情溢滿城,金沙江畔俏明珠

2020-07-06     聚焦巴蜀

原標題:布依風情溢滿城,金沙江畔俏明珠

布依族是我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寧南布依族是300多年前從貴州搬遷至寧南縣,現有人口3000餘人。布依族民族風情濃郁,熱情好客。作為布依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南縣西瑤鎮是四川省最大的布依族聚居地,布依族遷徙寧南三百多年來,廣大布依族同胞和漢、彝等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建設美麗幸福文明和諧新寧南過程中,創造了魅力獨特、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三月三"是布依族同胞最重要的民俗文化節日,舉辦"三月三"文化旅遊節,就是要展示、傳承優秀民族文化,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通過山水傳情、歌舞為伴、美食相饗,充分展現寧南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打造寧南布依文化品牌,將寧南文化旅遊發展推向新的水平。

分布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布依族三月三流傳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布依族地區。分布在寧南縣新華鄉中村村和西瑤鄉拉落村,至今仍保留著古老而優秀的民風民俗、音樂、文化等。在寧南縣,「三月三」民俗保持得最完整且最具特色的,要數寧南縣西瑤鄉的拉洛村和新華鄉中村。

歷史淵源

布依語稱「三月三」為「庚香三」。相傳在遙遠的過去,有一年農曆三月初三,掌管農業生產的「山王神」出生了,隨即也把蚊蠅、蝗蟲、螞蚱等害蟲放了出來。這一年,百姓的莊稼受災嚴重,人畜均患病。為了趕走「魔鬼」,保護莊稼,保護百姓、牲畜的健康,人們便開始舉行「掃寨趕鬼」「祭祀山神」等活動。而祭山神活動,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南龍志·地理志》就有記載:「……每年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婦篩酒,食花糯米飯,……三、四兩日,各寨不通往來,誤者罰之。」祭祀山神要在「掃寨驅邪」之後進行。山神在布依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全寨人丁、六畜的安全保護神,能保佑全寨人丁繁盛,六畜興旺。祭祀完畢,眾人于山神前,十人一桌席地聚餐,聽寨老宣讀「議郎規」,徵詢眾人意見並作保證,完畢鳴炮歡呼,大家共同用餐。用餐前,須由寨老一桌先動筷,爾後按順序舉筷,餐中吃肥食瘦,各有所需,看準後選擇,不能挑三揀四,不能翻掀挑選,更不能拋撒於地。吃不完的,可把肉分給各戶,但不可將之食喂豬狗等牲畜,若大意撒於地,必須灶里焚燒,殘湯剩飯必倒於人畜踩踏不到的高處,否則會受山神的懲罰。隨著歷史發展並逐漸增加了攜家踏青、遊戲娛樂、情侶對歌等內容,使之演變為一場隆重而盛大的民俗節日。布依族「三月三」祈福活動、打糍粑、跳竹竿舞、百桌千人宴等活動有著濃郁的布依民族特色,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三月三」充分展現了寧南兒女傳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全縣各族人民團結、繁榮發展的新形象。

節慶內容

這一天,村子裡的青年男女們都要身著整潔、鮮艷的服裝,參加對歌、吹奏樂器、跳舞等活動。而一些年輕人則在節日的盛會裡兩情相悅,訂下終身。

三月三

開幕式暨文藝演出

打糍粑體驗

布依千人宴

萬人同享五色糯米飯

篝火晚會

以節慶活動為帶動打響布依民俗文化品牌

三月三,是布依人傳歌送情的日子,也是一個祭祀、感恩、享受幸福的日子。自2017年起,寧南縣西瑤鎮拉落村以文為根,以節為媒,深挖布依傳統文化,連續舉辦三屆「中國·寧南布依三月三」文化旅遊節,通過傳統祭祀儀式觀禮、文藝匯演、親水休閒遊覽、布依美食品嘗、布依民族服飾展示、民族舞蹈互動體驗等活動推動布依民俗風情旅遊產品得以發展和提升。同時通過舉辦節慶活動,使布依山寨的交通、旅遊基礎設施、文創產品、民俗文化等得到完善。

以民俗文化為依託打造布依風情體驗區

西瑤鎮布依三寨作為四川省最大的布依族聚居村寨,具有最突出的旅遊資源,布依族特色風情和民俗文化、保存完整而又獨具風味的老寨、美味獨特的民族美食、色彩鮮明的布依服飾、歡歌笑語的布依兒女,構成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核心旅遊資源。

「布依三月三」作為寧南縣重點打造的四大節慶活動之一,至今,寧南縣已連續3年成功舉辦「中國·寧南布依三月三」文化旅遊節,通過節慶活動的持續舉辦,打響了布依民俗文化品牌,讓更多的遊客慕名而來,體驗布依「三寨」民俗風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g7CI3MBnkjnB-0z3H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