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與黃金的首次價格交叉

2020-04-20   鏈得得APP
摘要: 價格是超過了,但市場總值還沒,而且差很遠

作者| 哈希派-LucyCheng

2017年無疑是加密貨幣領域的高光時刻。那一年裡,比特幣先後突破千元、萬元,甚至是兩萬美元大關;同年3月3日,其價格還與一盎司黃金的價格相交,並成功趕超後者。

當時有人說,比特幣的價格能夠超越黃金,除了領域市場火熱等內部影響之外,還碰巧撞上了金價下跌。但歷史告訴我們,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自那天之後,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於金價上方,還被越來越多的人稱之為「數字黃金」,試圖比較兩者之間作為避險資產的高低之分。

圖片來源:Coindesk

雖然黃金和比特幣之間的相關性不高,一直以來都在0到0.2之間徘徊(數據源自:LongHash);但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從2013年開始便有所體現。比如在2013年的賽普勒斯債務危機,2015年的希臘債務危機以及2016年的脫歐公投期間,比特幣價格都有較為強勁的表現。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與黃金的市場規模相比,比特幣的市值水平實在太小。根據現在已開採的比特幣流通量1832萬枚計算,比特幣單價需要上漲至40萬美元/枚以上,才有可能追趕上實物黃金的市場總值。而從最近一次的市場動盪來看,比特幣避險資產的「人設」似乎在崩塌。

2020年3月9日,美股遭遇自1997年以來的第二次熔斷,道指、納普、標普均下跌超7個百分點;三天後全球資產市場再遭重創,美股開盤不到五分鐘,標普500指數跌幅再次觸發熔斷機制,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與其同時全球至少有九個國家的股市緊跟其後發生熔斷,堪稱全球股市熔斷日。而更讓人意外的是,被大多數人接受為避險資產的比特幣也未能逃過這次危機,在走勢日趨平穩之時突然迎來暴跌,單日跌幅超39%。

將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是大家的普遍習慣,有著稀缺性、可攜帶、可分割、不隨時間推移而腐蝕等等共同點,比特幣被看成是具有避險屬性的數字黃金不無道理;但與此同時比特幣也是波動性極強的風險資產。當市場進入避險模式,一些人選擇購入避險,另一些存疑的則傾向於出售以降低風險。

往期回顧:(七十七)誕生一年後,比特幣的挖礦難度才首次破「1」下期預告:(七十九最早出現也是最長壽的比特幣礦池?比特幣你不知道的故事系列合集,將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台發布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台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chengyiniu@chain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