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好啊,俺支持

2019-11-25     石家莊日報

年年植樹,歲歲添綠,又到冬季植樹大好時節。整地、打穴、栽植、回填……在元氏縣南水北調工程100米處的冬季植樹造林區域,工人們井然有序的工作著。「種樹好啊,俺支持!生活要想好,美好環境離不了。」65歲的郭村村民鄭雲肖一邊用鐵鍬將土回填好,一邊笑呵呵地說。

元氏縣以承辦石家莊市第六屆旅發大會為契機,加大涉及的「一環十片區」重點造林綠化工作,堅持生態林與經濟林建設相結合,專業造林與群眾造林相結合,大規模推進造林綠化,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撐,加快「南部新城、經濟強縣、美麗元氏」建設步伐。據了解,今年該縣秋冬季造林綠化任務為2.5萬畝。

造林綠化「新模式」

沿石邢公路(元氏段)向南行駛,兩邊綠化帶的樹苗筆直挺拔。「去年,我們重點實施了石邢公路和107國道的綠廊花海項目,建成了高標準的綠色走廊。新建沿路花海1000畝,其中50畝以上片區10個。」負責基地管護的董志壯說,這片高標準的綠色走廊綠化林帶除了可以提升公路兩側的環境外,還將是一森公司的苗圃基地。

公路兩側的綠化工程一般屬於環城綠化林帶工程,怎麼會是公司的苗圃基地呢?「他說的沒有錯,這就是我們造林綠化的『一森模式』。」該公司總經理耿軍林說。

所謂的「一森模式」,就是本著「政府要綠、農民得利、企業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造林綠化。政府只需要補貼部分土地流轉費用,苗木購買、栽植、管護等其他所有費用全部由企業來承擔。

百姓穩拿「雙八百」

「這有俺們家的4畝地,光租金一年就能有6000多塊錢。平時俺在一森這打工,每天能賺百八十塊錢,不用出去就可以在自家門口掙錢,最主要的是守著綠色的家園,心情舒暢啊!」村民劉建華說。

據了解,縣政府研究制定扶持苗木園區建設的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和規劃,將石邢公路和縣城環路沿路外圍100米以內的區域確定為苗木園區。一森園林公司與項目占地涉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在自願、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逐一簽訂《土地租賃協議》,並在鄉鎮政府備案,認真履行租占地的法定程序。目前,苗木園區占地共涉及5個鄉鎮,18個村,被占地農戶共1800個。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被占地農戶不用投資和費工,每年可以有穩定的「雙八百」收益。

植樹顯現「新成效」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是一種政府和企業雙贏的模式。政府投入占地補償資金,企業全權生產管理苗木園區,以政府財政有限的資金投入撬動了企業資金的大量注入,實現了政府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建設1萬畝苗木園區,按每畝每年占地地租投入約1500元計算,政府每年總投入為1500多萬元,而公司購置苗木及栽植管護投入卻是政府投資的10倍以上。

把苗圃搬進綠化帶,相當於將苗木存進了「綠色銀行」。苗木基地的建設和管護由一森園林公司全程自主負責。一森園林公司專門組建了基地部、技術研發部,健全了種植養護隊伍,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苗木種植、移栽和養護,同時建立和完善苗木病蟲害防控體系,科學實施病蟲害綜合防治,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95%以上。

記者│杜倩倩 見習記者李坤曉

圖片│杜倩倩

編輯│閆艷麗

審核│劉寶芝 馮金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_uhn24BMH2_cNUggE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