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七
From 一人一城
微信號:yirenyicheng01
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原來一個人可以在最絕望的時候,不是死掉,而是重新開始。」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不可避免的低谷,就像難走的夜路,只不過有的人走丟了,有的人走到了天亮。
我想要
What I want
26歲時,嘉倩的生活一團糟。
沒有工作、項目失敗、離婚、失去孩子,一重重變故迎面砸來,有段時間她連健康都難以維持。
曾經她想像中的自己,拿起筆是個帶給大家溫暖的作家,放下筆是個幸福的小婦人。但出院後躺在家裡的時候,她好像才真正的認清了生活的面目。
「沒有未來,沒有幸福,連健康也沒有,覺得自己是個廢人。」
想消失,這個念頭一直盤桓,嘉倩逃了,從最熟悉的環境里逃走,用最後的存款買了一張飛冰島的單程票。
冰島曾經是她想要和度過一輩子的人一起開車環島的地方,但現在她不想再等別人帶她來了。
冰島的天氣很無常,晴空和陰雨都來的突然,趕上太陽出場時,她送給單身的自己一個婚紗照。
背後是破碎的冰川,她在陽光下笑得像個孩子
這裡乾淨又純粹,地平線可以無限延伸,有明亮的樣子。
這裡的女人也極其強大,她們中80%都會先擁有孩子,然後在四十或五十的時候才決定是否和伴侶結婚。
瞠目結舌中,嘉倩感受到了愛情之外的東西。
雪山、冰川、玄武岩,當極光出現的時候,就像乾涸已久的人被贈送了禮物,這個女孩突然前所未有的清醒。
她獨自在極光下騎腳踏車,跟著那明亮絢爛的光騎了很遠,一直到極光消失。
最深的夜裡,追光的人想許個願,刪刪減減之後找到最想實現的事情,其他的好像都不那麼重要了。
嘉倩突然感謝起自己的不順利,如果不是這樣,她還能站在這萬籟俱寂的璀璨星空中央,仰著頭熱淚盈眶嗎?
遠方像是退路,更像是一場長途跋涉間的休憩,讓她重新開始大口呼吸。
「只要我活著,我就會用力去感受活著的每一種感受。」
冰島托寧湖邊的市政廳,是她現在每天工作的地方,但時間倒退回2012年,23歲的嘉倩正在艱難的抉擇。
畢業後她原本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是英國外交部新聞官的職位。就像每個學新聞的孩子都有的熱血,「我想用新聞改變世界」也曾是她的初心。
擁有具備權威的平台,打交道的又是平常很難接觸的大人物,這份工作簡直完美。
不過,一年後,嘉倩發現那盛世下的宏觀龐大敘述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新聞。
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於是她很痛快的辭職,轉身回國做起「交換夢想」的採訪項目,選擇在普通人的世界裡尋找微光。
跨出正常上下班的生活,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嘉倩就像個扛著機器四處見網友的無業游民。於她自己而言,卻是終於走在了追尋的路上。
她和被採訪者們一起吃飯,一起上班,記錄著默默生活但卻很厲害的普通人,也收藏著一個個終於被宣之於口的夢想,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沉默不代表透明」。
去見第一個採訪對象的時候,她太激動太緊張了,出門前扛了三腳架,但竟然忘記帶雲台。
最危險的一次採訪她也記得清楚。那是一次西藏之旅,長途小巴顛簸在旁邊就是懸崖的土路上,沒修的土路上一個個泥坑,把輪子都陷了。
天黑的轉山路上只有一條車道,如果司機一個不留神,可能就和其他行車狹路相逢滑下懸崖,嘉倩在暈頭轉向中寫了封遺書。
直到下車,被訪者來接她的時候,瘦小的姑娘才軟著腿下車,提著行李放聲大哭。
用曾經的工資、稿費維持了連續兩年的採訪,來去奔波,三餐不定,身體最先崩潰。
最後在醫院裡,這個總是扛著單反腳架,隨身7節電池和10張32G存儲卡的姑娘終於意識到,自己也不過是個普通人。
後悔嗎?
值得嗎?
提起為了夢想全力以赴人生最青春的三年,嘉倩卻覺得賺到了。
疲倦不是空有,年華也沒虛度,「我成為了我越來越喜歡的自己。」
年輕的時候,夢想有路可循,愛人觸手可及,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
在熱烈追求夢想的路上,嘉倩陷入了甜蜜的愛情,在她的書里是這樣描寫另一半的:
「他就在那,人群中,角落裡,靜靜地看著我。無論是我的第一次簽售會,還是每一場大學的演講,又或者,當我在懷疑未來時,他總在那裡。」
她曾幻想過兩個人一起走過歲月的風景,卻沒想到,有些人會讓你對明天有所期待,但卻不會陪你走到明天。
在那段婚姻里,她開始感覺透不過氣:
「寫書沒什麼用,女生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家裡帶孩子。」
「上海已經很好了,想出國體驗不同的生活,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自由?你的自由就是不負責,我對你那麼關心,你要懂事一點。」
認識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嘉倩停止了創作,甚至停止了她的採訪項目,在被最親密愛人的不斷否定後,她開始找不到自我,寫不出作品,對生活迷茫...
但一個獨立的靈魂,在試圖被同化時總是保持著警惕。
離婚、失去孩子、採訪奔波透支身體,靜靜躺了三個月後,拖著大病一場的自己,嘉倩逃去了冰島。
聽說冰島不是冰塊的島嶼,還有森林和火山,聽說冰島的一號公路常年孤寂無人,有些時候連續五公里都會是一條直線...
中學畢業考駕照的時候,嘉倩就和自己承諾,總有一天她會和喜歡的人一起在冰島開車。如果沒有遇到那個人,她想,那就自己去。
赤腳在一號公路上奔跑的嘉倩
冰島的一切原來如此漫長,夏季幾乎沒有黑夜,冬季幾乎被黑暗包圍,日落能緩慢至三個小時,冰川爆裂的聲音也格外好聽。
夜晚,她站世界最北的首都城市,看著矮矮的尖頂小屋透出星星點點的光,突然間有了渴望:要是有盞燈是我的該多好。
定居在冰島,想都不敢想,但如果不行動,一定會後悔吧?
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直到聽到冰島民宿房東太太問她:「你知道你的性格適合待在冰島嗎?」
從想到實現的距離可能很遠,但只要去做了就有可能。
房東太太主動給她推薦了工作,與此同時,她也給冰島當地的其他公司發了簡歷,就這樣,她通過面試,開始試用期,回到中國實習,拿到合約提交材料...
2017年3月,嘉倩搬來了冰島。那天,冰島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下了一場大雪,凜冽又乾淨,她拖著兩個大大的行李箱,奔赴了她的新生活。
雷克雅未克市中心有個大教堂,底下有一排排彩色尖頂小屋,其中一棟三十五平的地下室,是她獨居了一年的地方。
踽踽獨行的這一年,嘉倩按下暫停鍵,給自己進行了一次大清理。
下班回到家,反鎖大門,拉緊窗簾,洗了澡一覺睡到第二天早晨,什麼都不用想的日子,她長期的失眠得到了緩解。
偶爾有睡不著的凌晨,她會穿上羽絨服,出門散步到海邊,盯著遠處的燈塔發獃。冰島的夏天極晝,凌晨也是灑滿陽光的安靜。
到冬天的時候,門外有暴風雪,門裡的她會給自己泡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在夜深人靜中看看書、寫寫日記。
還有一次喝了濃茶,半夜躺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爬起來烤一個芝士蛋糕,看蛋糕在烤箱裡靜靜的膨脹起來,居然也有種幸福感。
但生活不是童話,一個女孩子,離開家奔赴遙遠的異國他鄉,光靠勇氣可能不夠。
「想講人情,也沒地方可以講,遇到了問題,自己琢磨,自己解決。」通馬桶、換電燈泡、調小煙霧警報聲、修暖氣片...都自己來。
想求助但不知道找誰的時候,她會去洗澡,淋著水大哭一場後又是一條好漢。
主街的粉紅小豬超市,六點半關門,六點二十分後就不許入內了,下班後她會加快腳步跑到水果櫃檯,往籃子裡扔藍莓。
屋子裡沒有洗衣機,她一般周末的下午去主街的公共洗衣房洗衣服,但有天看到身上混了尿味和酒臭的流浪漢把內褲放了進去,她就再也沒去過。
厚重的衣服和大毛巾搓不動怎麼辦?「花灑打開,對臉盆灌水,倒入洗衣液,兩手各捏毛巾一角,深蹲二十個來回,毛巾洗乾淨了,人也一身汗,仿佛去了健身房。」
剪頭髮自己也學會了,理髮的手藝居然頗精湛,衣櫃大清理後,每套穿一穿也總能搭出新花樣。
有時候在家呆得過久了,她就揣著家門鑰匙,不帶手機也不帶錢包,去雷克雅未克的大街上漫無目的的溜達。
從家門口出發,一路下坡,沿著路能走到海邊,出門的時候雨衣一定要帶著,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變天了。
每個月五號,是給房東轉帳的日子,交房租挺心疼,要花去她三分之一的工資,好在交完零碎的費用,她還能攢下錢給父母買來冰島的機票。
嘉倩剛開始在冰島的商業公司里工作,每天上班都是同一班公交車,車站也總是同一批人。大家從來不說話,但看到熟悉的面孔出現,都很安心。
上班帶上耳機,開始自己的工作,下班同事們各自回家,沒什麼交流,他們只需要每星期工作滿40小時就可以。
但就在那麼一天,嘉倩像往常一樣一邊聽著歌一邊工作,隨機播放的那首《你曾是少年》讓她停下了。
脫離人群帶來的清靜感褪去後,她想找回原來那個自己,就像爸爸紅著眼對她說過的話:
「做回以前的你吧,到處跑,到處和陌生人聊天,開開心心寫書,做喜歡的事情。」
一次並不怎麼正式的面試之後,嘉倩獲得了在冰島旅遊局工作的機會,重回人群。
雷克雅未克市政廳的信息櫃檯,她在這裡為世界各地的旅客回答問題,提供關於冰島的信息。
「一次次當我開口說第一句話, 'How may I help you? 』永遠不知道下一句會是什麼,因此上班這件事總讓我充滿期待。」
雷克雅未克市政廳
就像封閉的硬殼下突然有了絲絲縷縷的風穿過,她很願意和不認識的人愉快交流。當然,她會被問到各種問題,有的中規中矩,有的古怪又有趣。
比如一個印度單身漢來自告奮勇:「可不可以介紹冰島女人跟他結婚?」一個美國象棋愛好者來問:「西洋棋世界冠軍BobbyFischer下象棋的那個棋桌在哪裡可以找到?」還有人會讓她推薦雷克雅未克主街上的紋身店。
偏於一隅的小小櫃檯,卻像一個島嶼流轉的樞紐,她在這裡和形形色色的人自由交流,一如最初模樣。
嘉倩和同事們
在旅遊局工作更好的一點是,她可以免費去體驗冰島的很多項目,去高地,去騎馬,去浮潛,去冰川徒步...她開心極了,想把冰島的角角落落都走個遍。
維克的黑沙灘,
玄武石柱是她的樓梯。
來自地心最純粹的石頭,
通過火山被推上地球表面,
不斷被打碎,
卻仍是線條筆直如雕刻。
和一匹冰島馬成為朋友,
一人一馬都笑得很傻。
每到夏天,
冰島馬會離開家,在山谷生存。
一個夏天在外,
從山野回來的冰島馬有了自己的脾氣,
很迷人。
自由奔騰的斯科加瀑布下,
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小紅裙,
在雨後看彩虹。
冰涼的水珠濺落,
「原來渺小的我,也值得一個奇蹟。」
藍到魔幻的冰洞,
簡直美到不可思議,
穿得厚一點,
在寂靜里留下足跡。
對著冰川,
她把埋藏在內心的話都喊了出來,
然後沒有帶走。
眼裡的風景越多,越容易釋懷過往,
不得不承認,她比從前更快樂。
冰島,地球上一個大裂口,經常會火山爆發,所以居住在這裡的人都有強大樂觀的心。
生活在這樣的人群里,嘉倩發現,大部分不快樂的人,其實他們擁有一切,只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我遇到的那些發自內心快樂的人,往往遭遇了人生最黑暗,任何人難以想像的無助境遇,見面時他們的狀態不過比低谷好了一些,然而,他們知足地活在每一天。」
在這裡,她學會的不再是第一次旅行來時的逃避,而是更勇敢的面對,畢竟你可能會逃開熟悉的環境,卻逃不開自己的心。
「歡迎回家。」
越過北大西洋,雲很低,飛機著落在冰島的土地上,廣播里響起了空姐的聲音。
「真神奇,這是我的家了嗎?」
再次往返回到冰島,這裡已經是可以棲息的地方,有穩定的工作,還有一個人在等著她。
推著行李車走出海關的時候,丈夫一手拿過推車,另一隻手把她摟在懷裡,笑個不停。
是的,她有了冰島先生。
來冰島後,她和父母的交流和理解反而比從前更深了,在獨居的那一年,唯一說話的對象也是父母。
舉著手機,她會一邊和父母視頻一邊聊今天的午餐盒裡準備了什麼,他們聊老家熱了棉被曬好收進了柜子,她聊冰島還在下雪當地買的防水褲很實用。
攢下來的錢就給父母買機票,她帶他們看熟悉的冰河湖、看極光,內心無比滿足。
嘉倩和父母
20歲的時候,她想要去很多的地方。現在她發現,重要的不是你去哪裡,而是你是誰。
就像作家連岳說過的,「一個人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去活,總有一天你就只能按照自己所活的方式去想。」
如今,嘉倩三十歲了,她住在全世界最北的地方,她擁有冰島先生和一隻小貓,她還堅持寫作,她依然熱愛生活。
本文圖片、視頻授權自嘉倩,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博@親愛的嘉倩
微信公號@嘉倩在冰島
[1]嘉倩:明天我要去冰島
[2]嘉倩在冰島:獨居冰島的一年
本文系授權發布,作者:十七,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帶你探尋美好空間,認識更多有趣的人、事、物。.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