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有市民一次掏38萬買金條,還不止一位?聽聽金融人士怎麼說→

2020-03-31     廈門日報社

廈門有市民

一次掏38萬買金條?!

還不止一位?!

近段時間

黃金價格就像坐上過山車

歐美市場曾一度出現狂熱的瘋搶潮

實物黃金斷貨

購買需要預訂

那麼

廈門市場情況如何?

跟隨廈門晚報記者了解一下


黃金表現不穩定 銀行不敢重點推廣

「這段時間有兩名客戶各買了1000克的投資金條,買入400克、500克投資金條的客戶各一名,還有一名客戶買了2000克積存金,其他就沒有什麼大手筆購金的客戶了。」位於湖濱北路一家國有大行的貴金屬產品經理向記者透露。他說,這些客戶都是「買漲不買跌」,金價跌時不敢入手,還在等待最低點;金價漲時反而才買入。

記者了解到

這些投資者的買入價普遍為380元/克

也就是說

買入1000克銀行投資金條

花費約38萬元

廈門市另一家國有大行

個人金融部的相關人士也告訴記者

由於近期黃金的表現不穩定

因此他們並未將黃金

作為近段時間重點推廣的產品

顧客在櫃檯選購黃金

廈門晚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商場黃金珠寶首飾專櫃的消費者也同樣很少。3月26日下午4點多,記者在蓮前東路一家商場的一樓看到,7個黃金珠寶首飾專櫃均沒有客人,其中兩個專櫃的導購員還隔著走道聊起了天。「黃金不是剛需,加上最近逛街的人不多,很少有人購買,連問的都沒幾個。」這家商場一香港珠寶品牌的導購員說。


黃金可作為補充配置 一定程度上抵禦風險

那麼

黃金後市會有怎樣的表現?

「黃金中長期的升值趨勢依然穩定,但短期不會一騎絕塵,應該還會隨著疫情帶來的流動性恐慌而『變臉』幾次,畢竟全球疫情的底部還不明確。」興業銀行廈門鷺江支行營業廳主任顏偉莉說,一般市場巨震之後,恐慌情緒飆升,黃金會先下跌,比如2008年四季度,黃金被流動性黑洞抽空,近期也是如此。她認為,市場的惡性恐慌穩定之後,黃金可能會受益於貨幣寬鬆貶值而上漲。對多數投資者來說,黃金雖然不適合作為最主要的配置,但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補充配置。業內普遍建議,黃金的配置比例可占家庭總資產的10%至15%。

廈門中行黃金產品經理尤冬紅也認為,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股市表現陰晴不定,投資者不妨分批適量配置一些積存金,這樣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抵禦風險。

--------------------------------------------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郭舒晨 攝影:陳立新

編輯:盧婷雯 審核:楊佳音

廈門晚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_6FMHEBfwtFQPkd9c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