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閒魚上的「假畫賣家」何以如此之狂?

2021-04-17     歷史研究

原標題:淘寶閒魚上的「假畫賣家」何以如此之狂?

當藝術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精神文明需求的一部分,最先遭遇的居然是陷阱,而對此漠然無視甚至反而為難消費者的網購平台首當其衝,成為滋養「騙子」的溫床。

店大真的可以隨便「欺」客了嗎?

近日,美術報接到讀者投訴,反映在淘寶及閒魚平台有不法商家以印刷品冒充名家手跡進行公然銷售,且在上當受騙後維權受阻,平台不僅不及時處理,反而給消費者出難題,充當了「騙子」保護傘。

事情是這樣的——

4月2日小友(化名)在淘寶閒魚平台上看到有人在售賣「齊白石四條屏」,賣家聲稱,其為紅木玻璃框,乃多年前老人收藏,尺寸為92cm*20.5cm,但發貨只能發畫心,玻璃框不好打包。由於照片並不能分辨,於是小友再三和賣家確認,在得到確實為手跡而非印刷品的情況下,才以1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個「齊白石四條屏」。

小友提供的商家截圖,賣家在其店鋪聲稱所售商品均為手跡,絕非印刷品,包退貨,但實際上連賣家住址、店鋪地址等均為虛假信息。

4月5日小友收到包裹後打開才發現收到的所謂「齊白石四條屏」手跡,其實就是一個印刷品。

小友提供的「齊白石四條屏」手跡照片。

但是考慮到有平台擔保,所以小友也沒想太多,在和賣家溝通退貨退款無果的情況下,發起了退貨退款並要求客服介入。

本以為上傳了印刷品正反面照片,就可以等待平台支持退貨。結果讓小友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平台維權專員給小友打電話,說肉眼通過照片無法鑑別印刷品,要求小友提供國檢機構提供的鑑定報告才能支持退貨。期間小友反覆強調:根據常識都應該知道在宣紙上作畫,宣紙反面都會有墨跡滲透,只有印刷品背面才會完全沒有痕跡。但是維權專員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要提供國檢報告,並再三強調要國家授權的鑑定機構出具的報告。

小友提供的與賣家的交涉截圖。

為此小友只好找地方去鑑定,結果浙江省質量監督局、浙江省文物局和浙江省高院旗下的所有鑑定機構都不提供此類鑑定服務。為此小友聯繫客服,希望維權專員能夠提供機構來鑑定,結果好幾天過去了,平台也遲遲未能提供。

要求證明「印刷品是印刷品」,這樣奇葩的要求無疑和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隨後,記者登錄淘寶和閒魚等平台,試著以關鍵字「名畫真跡」等進行搜索,結果出現了大批銷售所謂「名畫真跡」的店鋪,商品售價從幾十元到幾萬元參差不齊,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周恩來、陳毅等領導人的書信出售,而且大多數店鋪對所售商品描述含糊,僅冠以保證手繪、真跡、原稿等詞語做暗示,真偽難辨。

這麼隨便就能上架銷售?平台難道沒有基本的審核義務嗎?

淘寶上售賣「名畫真跡」的商品截圖。

對此,記者致電阿里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詢問淘寶或者閒魚平台是否有對此類商家及商品進行過審核,但未獲得有效答覆,對方僅表示,淘寶和閒魚平台都有完善的平台規則和管理制度,會對商家進行監督。

但是顯然,在淘寶和閒魚平台上,涉及此類藝術品交易的店鋪也好,商品也好,平台監管義務缺失嚴重,以至於藝術品交易成為不法商家用來欺騙消費者的「灰色」地帶。

而對於讀者小友的遭遇,平台客服在消費者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依然要求消費者去進行所謂的「印刷品鑑定」,而非及時聯繫商家進行核實處理,並且也不能告知消費者能去哪裡「鑑定」,更是助長了「假畫賣家」們的囂張氣焰。

小友非常困惑:明明是個印刷品,沒有國檢機構鑑定報告平台就沒法支持退貨,那為啥那些賣家沒提供鑑定報告可以隨便上架呢?

這也是記者的疑問之一,記者大量查閱了在淘寶和閒魚平台上出售名人字畫的賣家,基本上都是靠照片和自我陳述,有些說是祖傳,有些說是家裡收舊貨,總之故事種類很多,但都沒有國檢機構的鑑定報告。這也就是說,如果有消費者不幸上當買了,一旦發現是假,就會出現和小友一樣艱難維權的情況,這個時候所謂平台的擔保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圖為閒魚商品截圖,此類商品幾乎只要幾張圖就能上架銷售,然後等著消費者願者上鉤。

遺憾的是,淘寶和閒魚平台居然將原本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丟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去證明買到的是假貨,這難道不算是「霸王條款」嗎?

正如六和律師事務所律師朱煒所說:重點就在於聊天過程和產品介紹,如果是宣傳是常規的真人書寫字畫,實際給印刷品,可能構成欺詐,可以要求退一賠三。

但是不法商家卻在消費者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依然態度非常強硬,堅稱自己已經發貨,不願意退貨。

為什麼「賣假畫」可以賣得這麼「狂」?到底是什麼在支持著那些「假畫賣家」這麼狂?

來源:美術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Rgs4HgBrsvY2_Uueb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