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谷成:將軍的俠骨衷情

2019-08-19     婁底在看

龔谷成,湖南省新化縣白溪鎮人,1940年12月出生,大學文化。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3年畢業於解放軍第一工程兵技術學校。曾任師政治部助理員、司令部作訓科參謀。1967年6月後,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參謀、副科長。1983年1月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1983年9月入軍事學院學習,後任廣州軍區某軍副軍長,某集團軍軍長。1990年7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12月任廣州軍區參謀長,1995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1996年11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

作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廣州軍區原副司令員龔谷成中將2008年退休後居住在風景秀麗的白雲山下的一座小院裡,沒有豪華裝修,沒有車水馬龍,一切顯得簡樸平靜。雖然已是嚴冬,院內草木蔥翠,生機盎然,象徵著主人蓬勃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

龔將軍非常好客,記者剛坐定,他就拿來水果、糖果招待。接著,將軍捧出一本《南疆春秋》的影集讓記者欣賞。這本影集是將軍七十年走過的軍旅歷程,裝幀十分精美,收集的400多幅照片,是龔谷成軍族生涯和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一幅幅照片記錄一個個片段,一個個片段連接成為歷史,充分展示了龔谷成將軍走過半個世紀風雨歷程的鏗鏘腳印。年代有變遷、容貌有變換,環境有變動,不變的是他戎馬一生的錚錚鐵骨和赤膽忠心的本色。

翻開影集,龔谷成將軍的成長道路歷歷在目。他1940年12月出生在新化縣資江河畔白溪鎮的一個貧民家庭,故鄉是湘中地區的千年古鎮,青山綠水,風光旖旎。近代民主革命先驅陳天華、譚人鳳,著名抗日將領方鼎英、戰功卓著的中華名將陳正湘,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成仿吾,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以及「橋牌皇后」楊小燕等名人都是新化人的驕傲。同時,新化縣還是湖南省的文化工作先進縣、全國享有盛名的「武術之鄉」。人傑地靈,英才輩出,這樣的社會環境為龔谷成將軍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龔將軍告訴記者,從五歲起,他便隨祖父和父親讀私塾,1949年10月湖南新化解放,1950年才得以進入當地高小讀書。少年的龔谷成既聰明又刻苦,他於1955年考入新化縣第一中學。新化一中是湖南省的重點中學,創建於1898年。辦學百餘年來,為社會培養了三萬多名各類優秀人才。在新化一中,龔谷成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學業,不僅奠定了文化基礎。而且薰陶了思想品德。新化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愛民模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的故鄉。在學校,龔谷成深為羅盛教捨己救人偉大的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感動,向他學習,並以羅盛教為榜樣,立志成為羅盛教式的好青年,好戰士。龔谷成意氣風發,壯志凌雲,表現出強烈的上進心。他有理想,有抱負,要求進步,立志報國,學習、工作樣樣走在同學們的前面,在上初中時就加入了共青團。

1957年,龔谷成光榮地出席了新化縣共青團第六次代表大會,成為政治上很有發展前途的學生幹部。在學校的重點培養和老師的精心教育下,1958年12月,龔谷成剛滿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學校最年輕的共產黨員,並擔任學校共青團委副書記。在上世紀50年代,高中學生在校入黨,擔任團委副書記,這是一件多麼不易的事啊!

根紅苗正,前途無量,老師和同學對龔谷成的未來發展充滿了希望。1960年7月,就在龔谷成積極備戰高考的時候,北京某軍事院校到學校招生,龔谷成懷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毅然投筆從戎,被特招進入軍事院校學習,從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

龔谷成自20歲步入軍旅之路後,長期在作戰部隊和軍區作戰部門工作,政治堅定、思想敏銳、軍事過硬,品德高尚,一生寫滿傳奇,履歷十分豐富。

1963年7月,龔谷成從軍校畢業,先是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邊境參加國防施工,接受基層部隊鍛鍊,後被分配到某師後勤部當技術員。師長李冠智發現他的才能,把他調司令部作訓科當參謀。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龔谷成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心撲在工作上,不管任何事情,盡心盡責,力求做得最好。當時的師領導曾讚揚說,這個湖南年輕人如此敬業,人才難得,今後必成大事業。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藉口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攻擊,即所謂的「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美國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邊境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飛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中國邊民,威脅中國安全。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

就在這年的6月,這個師整編為援越部隊二支隊,奉命進入越南擔負防空作戰、工程施工等任務。作為師司令部作訓參謀的龔谷成積極請戰,要求參加抗美援越作戰。在越南戰場,25歲的龔谷成滿腔熱血,把軍事知識運用實際,協助首長提出許多新的戰術觀念和戰術原則,對幫助越南人民打擊美國的侵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經過硝煙的薰陶和戰火的洗禮,龔谷成思想上經受考驗,軍事上得到鍛鍊,意志上受到磨鍊。就在師領導決定他到部隊任職的時候,廣州軍區令他提前回國,調廣州軍區作戰部工作,一個全新的、更高的、更大的舞台展示在龔谷成面前。

在軍區作戰部,龔谷成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刻苦學習軍事理論,學習世界先進軍事技術,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看到了全局。七十年代,為加強反侵略戰爭準備,他胸懷憂患、直面艱險,跋涉於湘、鄂、粵、桂、瓊幾省崇山峻岭之間,調查南疆戰略戰役要地,參與戰備建設謀劃,踏勘國防工程設施。在廣州軍區作戰部,龔谷成工作18年,先後擔任過副科長、副部長,多次陪同許世友司令員等軍區首長勘察廣州戰區地形,參與西沙作戰、廣西邊防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策研究和組織指揮,為他以後走上高層軍事指揮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83年3月,作為優秀軍事指揮幹部,龔谷成被選調進入北京軍事學院學習。一年後,被任命為塔山英雄團所在部隊的某軍副軍長,1990年6月任某集團軍軍長。1992年10月在黨的十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在崗位變換中,龔谷成赤膽忠心,一腔熱血,先後親歷了抗美援越作戰、西沙作戰、自衛還擊作戰及一系列保衛國家安寧、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戰事活動,蹲坑道、鑽山洞、爬戰壕,馳騁於炮火硝煙之中,充分展示軍事才幹,書寫衛國風采。了解他的人都說,龔谷成是靠自己的本事打出來的,此話一點不假。

1993年8月,總部在廣州軍區組織代號「934」集訓,某集團軍擔負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城市作戰演習示範任務,軍長龔谷成擔任總指揮。夏日的南粵,烈日似火,在海灘,在叢林,在演兵現場,龔谷成和官兵一道摸爬滾打,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訓練,起好示範作用。演習結束,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上將來部隊視察,握著龔谷成的手說,「你辛苦了,這半年在海邊曬得很黑,演習很成功,你的辛苦是值得的。」1993年11月,中央軍委任命龔谷成為廣州軍區參謀長,1996年11月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在軍區領導崗位期間,龔谷成勇挑重擔,不辱使命,一心撲在軍事鬥爭準備第一線,潛心謀劃部隊政治、戰備、訓練和管理工作,磨礪衛國精神,先後參與組織指揮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進駐澳門等重大軍事行動,組織指揮廣州軍區「997」行動,廣字22號演習等許多重大軍事演習,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為部隊戰鬥力全面提高付出了艱辛心血,作出了突出貢獻。

提起龔谷成將軍,人們自然會想起1998年在湖北抗洪前線和朱鎔基總理的擁抱。

那年,在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洪災之際,龔谷成將軍臨危受命,擔任湖北抗洪前指總指揮。六十個日日夜夜堅持在一線指揮,和廣大官兵用血肉之軀築生命長堤,鎮洪魔於荊江,挽狂瀾於洞庭,譜寫出一曲曲軍民戰天鬥地的壯歌。

8月8日8時,朱鎔基總理的波音737專機從山海關起飛,10點鐘左右飛抵沙市機場。機翼之旁,佇立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湖北省委書記賈志傑、省長蔣祝平,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龔谷成等地方和軍隊的高級官員。

身著淺色短袖衫的朱總理從舷梯上步履匆匆地走下來,神情凝重,與前來迎接的領導同志緊緊握手,隨後向身穿迷彩服的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龔谷成中將走來。

「我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龔谷成。」龔谷成中將立正舉起右手,向共和國總理行莊嚴的軍禮。「我代表廣州軍區和在湖北抗洪搶險的全體官兵,來接受總理指示。」

朱總理緊緊握著龔谷成中將的手,神情激動地說,「我代表黨中央、江主席來看望你們,慰問全體抗洪官兵,感謝你們為抗洪搶險做出了很大貢獻!」朱總理一邊說著,一邊做了一個讓龔谷成中將始料不及的動作,走上前去與他緊緊地擁抱。朱鎔基與龔將軍緊緊擁抱。那是人民總理向子弟兵表達深切的感謝和重託啊!總理與將軍相擁無言,作為軍人,龔谷成將軍一生中從沒有經歷過這種高貴的禮遇。朱總理動情了,龔將軍感動了,眼睛濕潤了,在場的同志無不為之動容。

湖北抗洪,長江119.4公里荊江大堤乃重中之重,它保護著江漢平原1100多萬畝良田和800多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著武漢三鎮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龔谷成將軍最先奔馳在長江荊楚兩岸,指揮抗洪。《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都作了專題報道。從他那將星閃爍的寬厚雙肩上,看到了 「嚴防死守」的重託。

「這是一場戰爭,我們面對的不是拿槍的敵人,而是在某種含義上比拿槍的敵人更兇猛更可怕的洪水。」龔谷成中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長江7月初到8月底,連續8次洪峰,搖撼著荊江大堤、長江干堤,搖撼著洞庭湖、鄱陽湖,威脅著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威脅著長江中下游地區各大中城市,威脅著京廣鐵路動脈。「嚴防死守、保衛武漢、保衛京廣線、保衛荊江大堤、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抗洪搶險用兵總人數相當於一次大的戰役決戰,一次與大自然,與洪水搏鬥的大決戰。洪水襲來,便是滅頂之災。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龔谷成將軍把他正在參與指揮的抗洪搶險稱作一場「戰爭」,把洪水稱作「比拿槍的敵人更兇猛更可怕」的敵人。

面對這場特殊的戰爭,人民解放軍打贏了戰爭,戰勝了敵人。談起這場戰爭的意義,龔谷成將軍感慨萬千,我軍如此大規模的快速集結是和平時期從未有過的,既是對我軍戰鬥力最有力的檢驗,也是對我國戰時動員體制最有力的檢驗,對改革開放20年成果最有力的檢驗,對我國綜合國力最有力的檢驗。

抗洪一結束,龔谷成將軍就馬不停蹄地趕赴瀋陽軍區某集團軍駐地遼寧省遼陽市,參加總部召開的科技練兵會議,並在會上作了發言。有的同志把龔將軍去「遼陽」誤傳為「療養」,說成「龔將軍抗洪辛苦了,去療養了,應該、應該。」以至鬧成笑話。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崇尚學習、講究學問之道而著稱於世的民族。古往今來,凡事業有所成就和於世有所貢獻者,無不在理論學習和躬身實踐上,孜孜不倦,終生不輟。

龔谷成將軍是學者,是儒將。他精於思考、勤於筆耕,案卷著作等身。數十年來,他嘔心瀝血,鑽研毛澤東軍事思想、新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緊密結合實踐,對部隊全面建設、軍事訓練、科技練兵、聯合作戰、信息化作戰、反空襲作戰、聯合登島戰略戰役作戰等一系列課題,進行了探索和總結,發表了許多軍事理論文章。並著有《軍隊建設與未來作戰理論思考》、《軍事理論研究文集》等專著。這些著述著作由軍事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字裡行間,飽含一個革命軍人對黨的無限忠誠,也盡顯一名高級軍事將領致力於部隊建設的文韜武略。

龔谷成認為,領導幹部作為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既是作決策的主體,也是抓落實的關鍵,其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在實踐中得到有效貫徹落實。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各種新情況層出不窮,如果不重視學習,不與時俱進,不更新知識,觀念就會落後,思想就會僵化。只有不斷學習新理論、涉獵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長新本領,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要求,取得領導工作的主動權。

龔谷成將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走上軍、軍區領導崗位後,非常重視理論學習和研究思考,科學合理安排工作,為讀書擠時間,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緊密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學思一致、學研一致、學用一致,把學習成果及時轉化為工作思路,轉化為決策能力,轉化為指導藝術,不斷推動部隊建設在更高的起點上發展進步。

作為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龔谷成多次隨軍事代表團出訪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法國、日本、義大利、德國、埃及、希臘等國家,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了解外軍新的軍事動向和新的武器裝備。2000年4月,他還代表總部領導率團出席馬來西亞第七屆亞洲防務展和研討會。這對龔將軍的軍事學術研究,推動軍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2010年,龔谷成又任訪越代表團團長,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援越抗美老戰士代表團訪問越南,對新形勢下改善周邊關係,密切中越兩軍友誼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龔谷成被軍事科學院聘請為高級研究員。他在領導崗位上學習與研究的一些成果,內容包括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軍事理論研究、作戰和軍事訓練問題思考、機關建設、思想教育、部隊管理以及領導工作藝術等方面,其中部分曾在《中國軍事科學》、《解放軍報》、《軍事學術》、《軍事》、《現代領導》等報刊雜誌上發表,有的在全軍性學術討論會上進行交流,有的是在軍區重要會議上的發言和講話。他的學習和研究成果,至今仍被部隊和機關奉為經典教材,成為指導部隊建設的良師益友。

記者在廣州軍區新華分社工作期間,曾與龔將軍有過多次接觸,他為人忠誠,善良,有事業心,有責任感,勤于思考,憂國憂民。他說,領導幹部要做政治家,不要做政客。做人要講黨性,憑良心,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

龔谷成將軍長期在我國改革開放前沿地區和經濟建設發達地區工作。他教育官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抵制「酒綠燈紅」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過好「四關」:一是正確對待手中權力,過好權力關;二是正確對待錢財,過好金錢關;三是談泊名利,樂於奉獻,過好名利關;四是牢固樹立艱苦奮鬥的精神,過好享樂關。

在廣州軍區,龔谷成將軍一生正氣,有著很好的口碑。他經常說,作為領導幹部和機關幹部,手中都掌握著一定權力,有管人、管物、管錢的權力;有對一個領導班子、一個單位、一項工作評估的權力;有工作謀劃、工作指導、工作協調的權力。要正確認識權力的本質,防止權力私有化傾向。為誰掌權,怎麼用權,權力是黨和國家賦予組織機構的責任,它根本的依託是組織的職能。權力是人民的權力,國家的權力,公共的權力,個人手中的權力是組織的授權,是黨的信任,組織賦予的重託。它從本質上講姓公而不姓私,不能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本錢,濫用權力、中飽私囊。養成「奉公為德、謀私為恥」的道德意識,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龔谷成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軍隊,如果不提倡艱苦奮鬥、艱苦創業,人們只想在前人創造的物質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成天想著貪圖享樂,那麼,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這樣的軍隊,是毫無希望的。德國詩人歌德說過:「一個有真正才能的人都是在勤奮工作中去體會真正幸福快樂。」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真正享受到幸福的樂趣,人的理想追求和幸福快樂在艱苦奮鬥中才能實現和升華。

他退休後,還特別宣傳人生「四老」的幸福觀,一是老本、二是老伴、三是老友、四是老家。他解析:老本是身體,這是頭等重要的;老伴是終生伴侶,要相依為命的;老友是戰友、親友,要說知心話的;老家是精神家園,走的再遠也斷不了根的。

他告誡部屬,「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有錢並非就幸福。金錢買得到婚姻,買不到幸福的家庭;金錢買得起黃金珠寶,買不到充實的精神生活。

龔將軍十分重視親情鄉情。他的影集裡,有一張照片非常感人。年邁的母親,病臥在床,龔將軍俯下身子,親手為母親喂水喂藥,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視母親為神聖的孝心,誰不為之感動呢。 這就是龔谷成將軍的本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Hh5q2wBvvf6VcSZZ6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