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視頻消費天花板了解多少

2019-11-03     綜藝報

網際網路視頻擠占了人們看電視的時間,但並沒有增加人們視頻消費的總時間。

文:鄭維東

來源:收視中國(ID:shoushizhongguo)

最新公布的Netflix全球付費訂戶數(2019年第3季度)已達到1.64億,但其訂戶增速則低於預測,來自資本市場的估值與之訂戶增長預期密切相關。

Netflix被認為是視頻流媒體界的「扛把子」,Netflix的CEO曾經很豪邁地表示,「睡眠是其服務最大的競爭對手」,但這其實是個偽命題。總體來講,人們並不會因為要觀看更多視頻,轉而願意付出犧牲睡眠等等影響生活質量的時間代價。

中國是個電視人口大國,但並不算是電視收視消費的世界大國。來自Eurodata的數據報告顯示,全球94個有收視調查的國家和地區,2018年人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長是175分鐘;而我國12.8億的城鄉電視觀眾,同期人均每天收看電視時長只有125分鐘,兩者相差50分鐘之多。

CSM自2000年開始通過全國測量儀調查網對城鄉電視觀眾進行收視測量。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是調查啟動迄今人均收看電視時長最高的年份,達到164分鐘,之後則一路走低;至2019年中僅有117分鐘,又是一個近50分鐘的差距。

網際網路視頻的迅猛發展是近年來電視大屏收視時間減少的主要原因,觀眾從電視大屏向電腦屏和移動屏,尤其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屏的遷移,使得電視大屏消費時間被明顯分流。

2018年底CNNIC發布網際網路調查統計報告指出,包括網絡視頻、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等在內的網際網路視頻消費行為共占去移動網民APP應用時長的26.5%,在幾乎所有網民都是移動網民的前提下,換算成網民人均,約合每天打開在線視頻應用63分鐘。

2018年底我國網民總數8.29億,則全國網民日均網際網路視頻使用總量是522億分鐘;而全國電視觀眾日均收看電視時長總量為1600億分鐘。兩相結合,可計算出全國城鄉電視觀眾(包含網民在內)人均每天的視頻消費總時長是166分鐘(由(1600+522)/12.8計算得出)。

回想一下2012年,還是網際網路視頻尚不發達的年份,當時的電視則如日中天,那一年《中國好聲音》打開了第一季的表演。根據CNNIC發布的《2012年中國網民網絡視頻應用研究報告》估算,能夠加回到電視收視的全國觀眾人均每天網際網路視頻消費時長可能都不足5分鐘。且以5分鐘計,則可推知2012年的人均每天視頻消費總時長為169分鐘(即164+5)。

同樣,結合CNNIC剛剛發布的2019上半年網際網路調查統計報告,以及CSM全國網同期收視調查數據,也可計算出2019上半年的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每天視頻消費總時長為164分鐘。

由此按照時間順序對比,從2012年的169分鐘,到2018年的166分鐘,再到2019上半年的164分鐘,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每天視頻消費總時長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這就不禁讓我們清晰看到了視頻消費的玻璃天花板。

網際網路視頻擠占了人們看電視的時間,但並沒有增加人們視頻消費的總時間;而且基於當下無論網際網路長視頻、短視頻,還是網絡直播的發展態勢分析,市場卻在面臨著用戶規模紅利消耗殆盡、流量爭奪乏力、盈利模式不清晰以及資本市場日趨冷淡的尷尬處境。

所以十分有必要認真且理性地看待電視和網際網路視頻的競合關係。人們對視頻的消費,存在著天然的天花板。儘管節目質量不斷提升,收看和使用方式日趨便捷,社交連接更加活躍,但並不必然導致視頻消費總量的增加。站在全民消費的視角看,時下網際網路視頻消費僅相當電視大屏消費的40%,占視頻總消費的近30%。

可見,網際網路視頻消費增加其實是以電視大屏收視的減少相抵補,這是一種相對剝奪的關係,但這種變化的趨勢正在減緩。在5G時代真正到來之前,也許這將讓我們身處電視與網際網路視頻發展相對平衡的一段微妙時期,唯智慧電視和媒體融合不斷攪起一些漣漪。

購買請見微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0zrM24BMH2_cNUgAB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