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飲食的5大誤區,長肉不長胎還不健康,有中的孕媽媽趕緊改

2019-07-10     小書蟲媽媽

芬芬是獨生女,自從懷孕後,媽媽就搬了過來,一日三餐的變著花樣給芬芬做飯吃,而芬芬也是位幸福的孕媽媽,別人早孕反應,吐得懷疑人生,她卻吃什麼都香。

孕期能吃能睡,芬芬的體重增加很快,到了孕中期的時候,芬芬甚至都不敢照鏡子了,看著鏡子中膀大腰圓的自己,都不忍心看,但為了胎兒的發育,又不能減肥。

隨著孕齡的逐漸增加,到了孕36周的時候,芬芬去醫院做產檢的時候,上秤一看,自己遠比孕前增重了60斤不說,而且經過醫生的檢查之後卻發現胎兒的發育偏小一周。

芬芬擔心地問醫生,明明自己孕期吃的這麼好,為什麼胎兒還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照理來說,胎兒應該發育的很好啊,問過了醫生之後,芬芬才意識到自己懷孕長肉不長胎的原因,長期飲食不平衡。

那麼,孕期飲食有哪些誤區呢?下面這個5個誤區,不利於准媽媽健康而且影響胎兒發育,准媽媽要儘量避開。

誤區1.一定要吃雙倍東西

如果准媽媽膳食均衡,而且量比較合理的話,只需要繼續保持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多吃。為了保證腹中的胎兒更好地發育,准媽媽確實需要比平時攝入更多的熱量,但是,並不是說改變了 飲食習慣就能滿足胎兒的需要。

女性有很好的生理基礎,身體各方面天生就是為懷孕做準備的。孕前期開始儲備能量,從懷孕第5個月起儲存的能量就會被利用起來,因為從這個時候開始,胎兒的生長需要足夠的能量來維持。

誤區2.為了控制體重不吃脂肪

懷孕期間不能不吃脂肪,因為脂肪對胎兒神經系統以及細胞膜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時無論好脂肪(不飽和脂肪酸)還是壞脂肪(飽和脂肪酸)都要攝入。

如果胎兒在此時沒有得到某種脂肪的攝入,以後是彌補不回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菜肴中已經含有脂肪,就沒必要額外攝入脂肪了。

誤區3.孕期不吃糖

很多孕媽媽聞糖色變,認為攝入糖分會引起妊娠糖尿病,因此孕期應該禁止攝入糖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實際上,葡萄糖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糖不僅起著提供能量的作用,而且還能燃燒脂肪。胎盤對糖分有過濾作用,因此准媽媽的血糖含量比胎兒的高3倍。

如果准媽媽禁糖,胎兒就會低血糖。准媽媽應該攝入各類糖,只要避免消化後血糖突然升高即可。當然,如果已經是妊娠糖尿病的准媽媽是例外,要避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誤區4.不用吃更多的奶製品

因為胎兒的成長發育需要吸收大量的鈣質,所以使准媽媽的血鈣含量降低。此時,一旦准媽媽的機體中負責調節磷和鈣含量的甲狀旁腺發現了這一情況,它就會分泌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會使腎臟產生維生素D,從而提高鈣的腸吸收率。

這樣,准媽媽的血鈣很快就會恢復正常。每天攝入2~3次奶製品即可。建議最好選擇脫脂或半脫脂的奶製品,而不是含有豐富的飽和酸的全脂的奶製品或奶酪。

誤區5.每天必須喝1 .5升的水

喝水確實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合理喝水才是科學。各人喝水習慣及差異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下需要的喝水量也不同。

那麼,怎樣知道自己的喝水量是否足夠呢?准媽媽可以觀察自己的排尿量,如果24小時內排出1.5升的尿液,就說明自己的飲水量是足夠的。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准媽媽無法稱量自己的尿量。這時,准媽媽可以變通一下,觀察自己去衛生間的次數也是可以的。

小書蟲媽媽寄語:孕媽懷孕之後,是需要吃很多東西來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家人也會給孕媽準備很多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了寶寶更好的發育,一定要注意飲食平衡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JZCWwBmyVoG_1ZNc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