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娛樂圈地震了。
前幾天被質疑微博沒數據的周杰倫,在眾多中老年粉絲的幫助下,直接超過了常年穩占超話第一名的蔡徐坤,奪得流量之王榜首!
很多人都奇怪,這兩個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為什麼會突然懟起來呢?
一個已經過氣了的歌手,憑什麼能贏了「蔡徐坤」,
一切,都要從一條熱搜說起。
幾天前,不知怎麼回事,一個飯圈少女突然質疑周杰倫數據差。
數據差,票還難買,這其中應該存在造假的嫌疑。
一石激起千層浪。
無數隱匿江湖多年周杰倫老年粉看不下去了,紛紛開始被迫營業。
那些已經步入中年的周杰倫粉絲,放下了通宵在趕的工作,抽出了一點和孩子、家人團聚的的歡樂時光,
他們拿起了手機,打開了電腦,決定為周杰倫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不但自學打榜、刷數據,更是學著00後的年輕人們寫各種帶著七彩符號的標語。
他們用笨拙但可敬的行為,為自己的偶像與青春,付出屬於自己的一點努力。
各路明星也是不遺餘力,為周杰倫打榜。
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周杰倫就把排名第一的蔡徐坤從超話榜的第一名打了下來。
同時,周杰倫也成為了超話影響力破億的第一人!
他把蔡徐坤、朱一龍、易烊千璽、華晨宇這些當紅小生擠下去了,
周杰倫超話衝上第一固然可喜。
但同樣的,這次勝利背後隱藏的,卻是現代流量社會最大的悲哀:
那就是我們曾經見過真實,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追星,但現在的孩子沒有。
他們眼中,只有偶像臉上的盛世美顏,和無數機器後台堆砌捏造出來的虛假數據。
在那個還沒有數據,不知道什麼叫流量的年代,周杰倫就是青春的代名詞。
那個時候誰也想不到,他一紅就是二十年。
如果你知道周杰倫是誰,就不會想不通為什麼他不需要做數據。
去搜索一下什麼是周杰倫日。
7月16日這天,就是周杰倫日——在2003年7月16日,有超過8億人通過電台同時收聽周杰倫的《以父之名》。
周杰倫創造了一個神話記錄。
就像他曾說過的那句話一樣:告訴你們我為什麼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流行!
現在的音樂,不再追求音樂品質,不再體會音樂中是否深藏的情感。
只要人好看,其他都是浮雲。
所以,也造成了現在各大音樂榜單上的作品,大半來自熱搜里的流量小生,而不是真正的音樂人。
但是聽完這些歌之後呢?還能有多少旋律留存在你的心底,讓你可以在午夜夢回時獨自品味呢?
到底是這些音樂不行,還是自己已經老了,脫離了時代,只能沉澱在過去的情懷之中難以自拔呢?
後來我才明白,不是我脫離了時代,而是那個朝氣蓬勃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你以為我要開始罵流量明星了嗎?
不,我不怪流量明星,我甚至不怪腦殘粉。
我怪誰?
我怪我自己,因為我放棄了去爭取的權利。
狂熱粉絲到處拉票大數據,優質粉絲卻沉寂海底,一言不發。
把世界拱手讓給你瞧不起的人,
是的,我承認,現在的確是流量明星當道的時代,一切都被流量兩個字壓的抬不起頭來。
但是,我們有沒有為改變現狀做過什麼?
我們有沒有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給你心中的偶像投過票呢?
這不是一場名氣爭奪,也不是為了一口悶氣而失去理智的遊戲,這是在流量世界腐蝕殘存下的人,最後的吶喊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