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收房,小區人工湖竟是塑膠的,網友:8400一平,要什麼自行車?

2019-11-19     排頭觀察

去年買的房,今年交付時才發現,不光小區內的綠化大量鋪設的都是所謂的"植草磚",而且連"人工湖"都是用塑膠製作的,這就是長沙市天心區北辰中央公園小區的200多位業主現在的煩心事。而涉事的房地產公司——長沙世紀御景房地產房地產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卻回應,小區從來沒有規划過人工湖,現在我們看到的塑膠湖只是一個景觀。打著"高綠化率"、"公園式景觀"的旗號吸引來了業主,最後卻交出了這樣的成果,業主生氣,看的人也覺得這房地產公司做得太過分了。

這所謂的"植草磚",我們平時只在停車區見過,而在中央公園小區,卻大量地鋪設在單元進門處。磚上的草看起來也像是個擺設,用手拎著草輕輕一提,就能連著下面的土提起來。這樣的"綠化"根本沒有達到綠化的效果,還有安全隱患。見過的都知道,這種"植草磚"中心是空的,平常人走在上面,都會覺得一高一低,非常不方便,小朋友、老人、穿高跟鞋的女士走到上面,更是一不注意就會崴腳,極易出現安全事故。想躲著走吧也躲不開,就在單元進門處,鋪設面積還大,怎麼躲?

更令人生氣的,是位於23棟和24棟中間的"人工湖",這所謂的"人工湖",遠看還像人工湖,近看就像塑料布,水倒是挺藍,一摸卻都是塑膠。看起來假不說,還特別毀心情,原本開開心心的收房,以為會看到一個清澈見底又有植物的真湖,沒想到卻是個糊弄人的塑膠湖。這一全憑想像力的"人工湖",工作人員卻表示從來沒有規划過,做成塑膠湖,只是一個景觀,為了好看。可是,憑良心講,這塑膠湖,真的好看嗎?

如果不是宣傳詞說"住在公園裡",並號稱有41%的綠化率,相信不會有那麼多業主在收房時如此憤怒。草皮變成了植草磚,人工湖變成了塑膠湖,開發商在有意無意之間,將業主的期望和訴求以及自己當初的承諾,拋到了九霄雲外。即便當初沒有特別提及會建人工湖,但是規劃圖上那麼暗示了,業主一看這麼好,這便宜不撿白不撿,當然就開開心心地交錢了。沒想到,最後看到的場景卻與期望的相差甚遠,有人質疑開發商"吃相太難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小區D區用了植草磚,C區卻鋪設了純草皮。同一個小區,怎麼還有區別對待?這不禁讓人懷疑,是工期不夠還是資金不足,著急交房的背後是否有什麼隱情?如果開發商能夠跟業主以誠相待,而不是說一通"沒打算建人工湖"的鬼話,並誠懇地提出解決方案,比如人工湖和綠化還能不能補建,能補建的話什麼時候補,不能補建的話能否改建成涼亭,或其他可供居民休憩的場所,實在不行,該給業主什麼補償,這樣一來,事情就會好解決得多。

誠然,小區內建人工湖,會有很多安全隱患。小區內要有人工湖,首先湖的防水得做好,水路管道鋪設得合理,不然一旦發生漏水,地下車庫、住在底層的居民就有被淹的風險。此外,還得有人專門巡邏、定期做清理,否則就可能會發生熊孩子溺水、落葉腐敗導致水發臭這樣的事件,還得遭受業主的抗議。所以,有人工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實力也比較大型的小區。而據某位業主所言,他去年三月交首付的時候,房價只有8400多元一平,這樣的價錢,還能要求開發商做得多好呢?

開發商搞噱頭吸引業主可以,但如果做不到,就應該真誠地跟業主做好溝通,畢竟人家付了錢,就是為了一個完美的家。要做人工湖就好好做,做不了就不做,沒必要搞一個假的塑膠湖,讓業主看到心態都崩了。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是不是以後開發商也可以指著沙盤說,這房子我們就沒打算蓋,只是一個景觀?

其實,這也反映出了現在人們買房的一個心理。地理位置、戶型、房價固然重要,但是房子交付後,實際的居住環境、配套設置、物業管理更為重要,老一輩人那種將就過日子的想法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人追求的是一種更精緻的生活享受。人是活給自己看的,也是活給別人看的,小區綠化好、有人工湖,不僅是為了自己生活舒心,更是為了能跟親朋好友時不時顯擺一下。開發商能把握住業主的這一心理固然好,但絕不能將此作為噱頭,欺騙業主的感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tKhhG4BMH2_cNUgoL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