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造出核反應堆,00後這一代是真硬核

2019-11-12     映世窗

話說,14歲的時候你在幹嘛?

不用回答我也知道;

乖一點的愛讀書愛看報,皮一點的早戀逃課睡大覺。

但大家要記住,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區別於咱們普通人的生物,

「別人家的孩子」

比如年初的這篇新聞——

幫大家抓一下關鍵詞:14 歲、核聚變、年紀最小的科學家。

不多說,講他的故事之前,我先跪為敬...

不得不說,作為「別人家孩子都是天才」的典型代表。

小時候的Jackson Oswalt就有著異於同齡人的興趣愛好。

在別的孩子在家只捧著手機玩遊戲的時候,

他相當的痛心疾首,暗暗下定決心要為中華崛起....

呸錯了,是田納西州崛起而讀書!

正好,他很熱衷研讀「核聚變反應堆」這類的書籍,

於是就一頭扎了進去,開始了「學霸模式」。

說到這,就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核聚變反應堆」是個什麼東西。

「核聚變」聽過吧?

這是一種核反應形式,指兩個較輕的核結合而形成一個較重的核與一個極輕的核(或粒子),

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上面這段是我百度複製粘貼來的,

明不明白不要緊,你只需知道:

太陽釋放的光和熱,就是通過內部的熱核聚變產生的。

製造氫彈也是這個原理....

從科學角度上來說,

核聚變是前景無比廣闊的一項技術

它放射性污染問題小、原料取之不盡、能量巨大。

比如今年很火的《流浪地球》,

推動地球的行星發動機,能量就源自「重元素核聚變」。

《鋼鐵俠》胸部的能源,其實也是核聚變的裝置。

這麼說完,大家就應該知道,這東東到底有多牛叉了吧。

不過在如今的技術條件里,

能實現核聚變反應的方式不少,但大部分的實現方式就跟燒錢沒啥兩樣。

比如利用磁約束實現受控核聚變的托卡馬克

那體積、耗資、人員、技術難度,基本只有國家隊能幹得了。

中國的托卡馬克 EAST

那麼問題來了,難不成核聚變的實現普通人只能幹看著?

當然不是,美國科學家菲洛·法恩斯沃斯和羅泊特·赫舍發明了一種叫做 Fusor 的裝置。

原理大家去百度,這個設備主要實現的功能,

是能用低成本,在一個小容器內實現核聚變的反應。

沒錯, 就是用 Fusor,他成功實現了核聚變的反應!

據國外的報道中稱,

JacksonOswalt 是父母資助的10000美元左右,

通過購買收集反應堆所需的各類部件,做出了一個Fusor 反應堆。

就是這個——

大家可別以為,他就花了10000美元,買了些材料就做出來了,

要知道,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沒有鍥而不捨的嘗試,

你也絕對拼不出一台 Fusor。

更何況,是一位 14 歲的小朋友呢

準確地說,他是在 12 歲那年完成的。

憑藉這一成果,

Jackson 成為了世界上年紀最小的實現核聚變的「科學家」。

不過吧,窗窗在查閱一些資料發現,

這屆的00後除了JacksonOswalt ,還有很多「天才少年」,

他們遍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用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挑戰這個世界對於天才的認知.....

比如——

新聞界9歲小記者——希爾德·凱特·萊西亞克

(Hilde Kate Lysiak)

這個小女孩不僅從小就熱衷於當記者,

還在家人的幫助下,創辦了一個自發自報聞網站,

而做這些的時候她才9歲!!

翻看她的新聞網站,當真有板有眼,和正規的新聞網站沒啥兩樣....

時尚界5歲設計師——

辛妮·凱澤(Sydney KeiSer)

先發一組照片:

如果大家只是覺得窗窗只是發了一些童模照那就錯了,

上面這些,全部都是辛妮·凱澤自己設計的!

而設計這些服裝時,她才有5歲,

有媒體稱她是「美國最年輕的服裝設計師」!

她還被美國知名的服裝品牌J.Crew邀請做專業的服裝設計師。

美圖來襲——

繪畫界14歲「小莫奈」——

基隆·威廉姆森(Kieron Williamson)

14歲就辦個人畫展。

英國廣播公司(BBC)還專門為他錄製了一檔紀錄片《百萬富翁小莫奈》,

講述他如何從一個繪畫神童成長為一名知名畫家的成長曆程.....

數學界13歲數獨天才——

胡宇軒

去年2月參加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

打敗了保持著中國數獨選手海外最好成績的陳詩雨,

在 5分鐘內完成8個殘缺數字拼塊,在2688個組合中找到唯一答案,

一舉成為數獨賽中最大的「黑馬「.....

寫到最後我才恍然大悟,

70後嘲笑80後是「垮掉的一代」;

80後看不上90後「非主流」;

90後眼裡的00後是「腦殘、二次元」;

可00後們,

卻已經偷偷的....在影響世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ZXOYW4BMH2_cNUgQz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