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至,你知道秋分是什麼嗎

2020-09-23     煎蛋

原標題:秋分已至,你知道秋分是什麼嗎

今天秋分。精確點說,北京時間晚9:30( 查自日曆網 )/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這個時間點就是秋分時刻。

「秋分到,蛋兒俏」。在古老的傳說中,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

好吧,雖然傳說僅僅是傳說,但這一節氣預示著秋天的來臨,溫度降低以及北半球白晝時間的縮短——北半球居住著地球90%的人口。

對於南半球來說,則恰恰相反:天氣轉暖,春天降臨。

為了說明秋分的本質,日本航空航天局的行星科學家James O'Donoghue博士製作了一個gif,巧妙地將節氣與天體間的位置關係聯繫到一起。

出現秋分和春分的原因是地球的軸向傾斜:地球相對於太陽傾斜的程度。

地球自轉所繞的軸(直線)與公轉所在的平面並非是垂直關係——約有66.5度的傾斜角。因此,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不同的部分暴露於陽光下的時間長度會發生變化。這也是地球上存在季節更替,以及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的原因:北半球冬季時,南半球則更偏向太陽。

因為地球還會自轉,所以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同緯度地區是均勻受熱的。

軸向傾斜最顯著的影響發生在夏至和冬至,因為這兩天,行星的一側傾斜到離太陽最遠而另一側最靠近太陽。12月21日,北半球的日光不足9個小時,而南半球則超過15小時。

夏至時,O'Donoghue解釋說:「陽光最強烈,因為它只需要穿過一小層大氣即可。」

一年中還有兩次,地球的軸不朝向或遠離太陽傾斜(導致陽光平均照射到北半球和南半球),那就是春分和秋分點。在那幾天裡,地球的兩面都經歷了相等的12小時的白晝和黑夜。

因此,到春/秋分點的瞬間,如果你又在海南,那太陽幾乎就在我們的頭頂正上方。所以,今天晚上9:30的時候,您在陽光下的影子將是最短——呃,或許看起來有點問題。要想體驗太陽恰好就在頭頂正上方的無影時刻,還是等來年春分點吧。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RDUtnQBd8y1i3sJDr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