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真正走訪的時間不過短短一天,但因為7月15日晚,七台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在座談會上3個多小時的激情推介,這座城市的活力形象剎那間就根深蒂固於我的腦海:這是一座民營經濟之花盛開的小城。
沒有改革,就沒有七台河。從1993年大膽提出實施「9388」工程,倡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打造「北方溫州」,到1998年提出「二次開發」戰略,在世紀之交掀起第二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再到2018年出台「黃金10條」系列政策,七台河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春天」到了。改革號聲催征程,接力奮進不停息。二十多年來,儘管領導班子幾經換任,七台河卻能始終堅持「民營經濟立市」這條發展主線,一屆接著一屆干,使民營經濟的發展如潮湧般一浪高過一浪。
「黃金10條」系列政策出台
厚植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2019年7月16日,「2019砥礪奮進 全國地方黨刊走龍江」採訪團成員在寶泰隆聽取公司發展相關情況介紹。記者 覃雪花 攝
七台河是個小城市,「既然是小城,就要講好小城故事。」很明顯,賈君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娓娓向我們道來,七台河「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比較優勢」——地下有什麼、地上有什麼、天上能掉下什麼。
地下有什麼?七台河地下有全國三大稀有煤田之一,有品相最好的石墨。
地上有什麼?七台河有廣袤的森林,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有27座山峰、24條河流、21個水庫。
天上能掉下什麼?既然是小城市,不適合比大,就要打優勢牌,走特色路。「我們要做一些唯一的和第一的,做一些我有你沒有的東西。」比如,七台河是中國短道速滑之鄉、冠軍城市、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名片,是可以做出特色文章的。
如果說這些比較優勢是基礎,那麼,「黃金10條」系列政策的出台則為七台河的民營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8年2月,為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需求,七台河進一步解放思想,出台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等「黃金10條」系列政策,條條「貨真價實」,直指堵點、痛點、難點,「對民營企業非常適用」。
七台河市委書記楊廷雙去年7月曾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真誠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文章指出,哪裡政策公開透明可預期、哪裡成本低,哪裡就有集聚要素的優勢。
七台河做到了!一大批涵蓋科技、醫藥、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民營企業落戶於此,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在這裡茁壯成長,這座始終堅持「戰略重心在民營經濟、工作重點在民營經濟」的小城,堅持不懈地為民營經濟發展厚植沃土,如今已經成為了屹立在龍江大地的活力之城。
「讓企業家坐著,我們站著」
對企業家高看一眼厚愛三分
東北醬油文化館裡陳列的榮盛達「尚品菽」有機醬油系列產品。記者 覃雪花 攝
活力來自於民營企業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民營經濟為七台河貢獻了六成的經濟總量、七成的稅收、八成的就業人數、九成的研發投入。
「對企業家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是歷屆七台河市委、市政府秉持的一大理念。
2018年7月3日,七台河市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表彰、獎勵寶泰隆公司、雙葉公司等一批優秀企業家。合影時,賈君提議:「讓企業家坐著,我們站著。」小小的一個提議,折射出了七台河對企業家尤其是優秀企業家的重視。
「七台河政治生態好、經濟生態優、自然生態美、營商生態佳。」賈君一再強調,他們始終堅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環境似水,企業如魚。為了服務好民營企業家,七台河「全市機關幹部都爭當五星級服務員」;為了做好民營企業的「店小二」,賈君暢通溝通渠道,與企業家建立微信群,隨時傾聽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建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有人擔心與民營企業家走得太近會不會出問題?賈君不怕!「我們是『親親攜手、和融共興』的關係」,不為私利,只為促進七台河城市發展而同心同向。
沃土育良才。七台河陸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和企業,進一步增強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我們此行走訪的寶泰隆、榮盛達等企業,就在這樣良好的營商環境中結出了碩果。寶泰隆致力於石墨烯應用擴展研發,陸續推出了石墨烯智能暖畫等石墨烯創新產品;榮盛達「尚品菽」有機醬油系列產品開始叫響全國,在「超越煤」的發展上頗見成效。
「我們和你們一樣拼」
推動四驅經濟戰車行穩致遠
七台河新零售小鎮的跨境商品直購中心。記者 覃雪花 攝
藍圖再好,沒有執行力也不行。
「一切圍著項目干,一切圍著企業轉」,為民營經濟發展「開路架橋」,七台河靠的就是「全市機關幹部的執行力」。
為了引進一個120億的生物科技大項目,七台河和對方進行了56天6個回合的談判,終於在4月30日下班前,對方傳來了草簽協議。七台河市政府相關人員馬上全體停止放假,經過一天兩夜奮戰,終於在5月2日將協議修改意見傳回對方。當對方問及「你們不放假?」時,七台河的回答是如此地鏗鏘有力:「我們和你們一樣拼!」
為了補齊旅遊、外貿等三產服務業發展滯後的短板,七台河謀劃了一個集吃喝玩樂游購於一體的新零售小鎮項目。起初,河南宏達集團董事長秦海生並不看好七台河,七台河市政府安排專人去焦作企業總部,一呆就是17天,講政策、講規劃、講承諾等,最終打動了秦海生,他同時引薦了中大恆金董事長劉玉良,參與城市綜合體建設。為了爭取劉玉良的加盟,七台河團隊在北京又呆了11天。
7月16日,我們走訪了七台河新零售小鎮的跨境商品直購中心,只見裡面商品琳琅滿目。這個「線下+線上」免稅直購的平台,為七台河的消費市場帶來了無限活力。
「昨天的經濟戰車是兩驅(要素驅動、投資拉動)的,現在是爬坡過坎,要想行穩致遠,兩驅就得升級為四驅(創新驅動、市場帶動),還要是渦輪增壓,帶t的。」賈君說。
為此,七台河積極築巢引鳳,「這個鳳一定是藍天中翱翔的鳳,不是雛鳳」;為此,七台河打破常規引人才,借鑑江浙「周末工程師」模式,聘請「暑期工程師」,同時通過待遇、感情、事業留人機制,努力把本籍大學生請回來;為此,七台河著力「換道超車」,謀求與北京大學石墨烯研究院等院校合作,搭建起科技創新的研發大平台;為此,七台河人充分發揮「勇爭一流,敢為人先」的冠軍城市精神,以分秒必爭的執行力,努力推動七台河四驅經濟戰車行穩致遠。
2017年,七台河被確定為「國家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試點市」;2018年底,七台河全市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200多家,個體工商戶超過3萬多戶。民營經濟已然在這片黑土地上開出了絢爛之花。(記者 覃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