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投產擴張周期下,未來的PTA行業又將如何發展?

2019-11-25     化纖邦

隨著11月新鳳鳴獨山220萬噸PTA裝置的正式投產,未來我國的PTA供需格局將再次進入過剩階段。明年PTA的新增產能預計將高達1530萬噸,新一輪擴張周期之下,必將對行業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1

成本端PX的未來格局

2015-2018年期間中國PX供不應求格局常態化,因項目要求高、回報周期長、民間阻力等產業特徵的制約使得國產量不足以支撐國內需求,進口依賴度較高。在市場供需缺口、利潤高企,以及國家政策東風的影響下,2019年國內PX開啟集中投產模式,展現出「煉油-芳烴-聚酯」全鏈條覆蓋的發展趨勢。

2019年5月恆力石化450萬噸PX新增產能投產,8月份投產的弘潤石化60萬噸/年、10月份投產的海南煉化二期100萬噸/年均已實現商業運營,四季度還有浙江石化存在投放可能性,年內預計新增產能高達1190萬噸,同比增長逾50%。伴隨著PX供應的增加,PTA成本下降,PX價格由年初的1100美元/噸,下降到目前的不到800美元/噸,價格大幅下降使得PX產業利潤向PTA轉移較為明顯,成本坍塌邏輯下PTA價格大幅回落。

若新增項目按計劃推進,2020-2023年PX將處於大投產周期,而且國內新增產能多以產業鏈延伸為目的,未來國產PX將與進口PX展開激烈的競爭。產業也將進入優化升級階段,部分老舊裝置或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2

投產周期下PTA利潤的變化

影響PTA盈利水平主要因素有供應、需求以及成本。PTA進入投產大周期,預計利潤將出現下滑。行業利潤水平影響了生產企業開工意向,最終影響行業的供需情況。

2011年在利潤以及需求擴大的驅使下,PTA進入投產周期,產能集中釋放導致PTA利潤大幅回吐。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利潤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行業自主淘汰了一部分落後產能,使得供需趨於緊平衡。隨著行業景氣度回升,PTA利潤不斷恢復,2019年三季度伴隨著獨山能源220萬噸新增產能投產,標誌著PTA正式進入新一輪大投產周期。

加工差與產能增速呈現負相關的關係,從2010年開始隨著PTA投產進程加快,產能增速最高達到57%,此時PTA加工差由2010年的年均值2400元/噸附近下降至2013年的年均值650元/噸附近。此後PTA的加工差一直在相對低的區間內波動,直至2018年隨著階段性的產能錯配出現,PTA加工差大幅上升。2019年產業鏈的利潤分配開始向原料端傾斜。在利潤轉移過程中,偏弱勢的產品貢獻出自己的利潤,也就出現了聚酯利潤出現大幅減少的現象。聚酯利潤的減少影響聚酯工廠生產的積極性,聚酯工廠陸續減產降負,PTA端由於需求壓制,利潤快速回吐。隨著未來PTA進入投產大周期,行業利潤或將出現向下游傾斜的趨勢。

3

投產周期下PTA供需情況的變化

從供應端數據來看,截止2019年10月,PTA總供應量3714萬噸,同比增速7%。2019年供應端增量來源主要是2月福化240萬噸產能的復產、5月四川能投100萬噸新增產能的投產,以及逐利生產下PTA高負荷生產、檢修計劃的推遲。

2017-2019年PTA下游需求增速在持續回落,自13%附近一直回落至7%附近。從需求端數據來看,截止2019年10月,PTA總需求量3654萬噸,同比增速7%。2020年,在宏觀經濟壓力下,終端紡織服裝行業、家紡行業增速難言樂觀,因此PTA終端消費增速放緩或將成為趨勢。據統計,2020年新投產聚酯產能預計達到515萬噸,對應PTA的需求新增430萬噸左右,遠遠小於2020年計劃投產的PTA產能1530萬噸。

4

總結

PTA加工費已經下降至500元/噸以下,部分裝置的PX加工已經進入虧損區間,並且接近歷史最低,不排除在悲觀預期之下,PX及PTA加工費再創新低。

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推算,新投產的大型PTA裝置加工費用已經由前幾年的550元/噸下降至200—300元/噸。過度的產能擴張使得PTA市場競爭加劇,部分生產能力弱、成本較高的老裝置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化纖邦儘量標註每篇文章的來源,若不願轉載或侵權,請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_3ZoG4BMH2_cNUgjQ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