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如下
進企業 訪群眾 下基層
「企業的融資難題,解決了!」「78歲的老人終於有了戶口簿。」「這些問題被電視問政,現在整改如何?」……湖州「三服務」活動每天都演繹著一個又一個鮮活案例。
服務永無止境、常做常新。「湖州365,天天在服務」正是湖州開展「三服務」活動的特色品牌。「3」即釐清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落實清單「三張清單」;「6」即聚焦降本減負穩增長、落地達產擴投資、要素保障優環境、補短治疾惠民生、減壓鬆綁活基層、強村增收壯實力「六個重點問題」;「5」即構建涉企政策「雲平台」、金融助企「綠貸通」、中介服務「大市場」、社情民意「直通車」、黨群連心「服務圈」五大載體,開展全天候、全覆蓋、全方位服務。
今年以來,湖州市堅決貫徹省委部署要求,把組織開展好「三服務」活動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聚焦進企業「問難幫困穩增長」、訪群眾「問政惠民補短板」、下基層「問需固本增活力」三大任務,積極回應企業、群眾、基層的訴求與期盼,推動形成了下基層、破難題、優服務、促發展的濃厚氛圍,許多企業、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破解,有力地提振企業、群眾、基層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走訪企業9134家、村(社區)等基層單位1685個,共收集各類問題7310個、化解銷號6426個,化解率達87.9%。湖州「三服務」基本實現了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的良好局面。
長興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現場。 吳拯 攝
進企業 問難幫困穩增長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1000多畝的空地上,總投資326億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汽車工廠對地基的要求非常高,為確保不沉降,必須填下3米厚的宕渣,共需石料650多萬噸。」項目開工後,項目經理黃曉東就撓起了頭皮:上哪兒找這麼大規模的石料供應商?
情況立刻被送至長興縣重大項目專題例會。在長興,針對龍之夢、吉利等百億級項目,都會成立由縣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專項服務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重大項目專題例會,督促、檢查、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專項服務領導小組發現,南太湖廢棄礦山整治工程產生的大量礦渣,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更令黃曉東驚喜的是,開發區10多名後備幹部主動當起「監工」,連續幾個月三班倒,協助項目方做好礦渣質量監測、就地破碎等工作,全力保障項目地塊宕渣回填工程。最終,該項目僅用100天就完成回填工程,比預期提前了50天。
全力高效推進項目只是湖州服務企業的實踐之一。今年一季度,針對規上工業企業虧損情況,湖州組織開展扭虧增效專項調研,開展分析研判,提出針對性舉措。上半年末,全市規上工業虧損企業數、虧損面、虧損額增幅呈現「三下降」良好態勢,其中虧損面較一季度下降6.7個百分點,低於全省平均8.1個百分點。
今年5月底,針對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影響,湖州迅速部署開展穩外貿攻堅行動,組建12個服務組深入273家外貿企業排摸實際困難,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推動相關問題加快化解。
「『三服務』是一張考卷,考的是作風、是能力、是水平,需要更實、更細、更精準的服務。」湖州市「三服務」活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前期走訪調研後收集和梳理的問題來看,降本減負、高端人才引進和配套服務、加大金融支持等是企業最渴望的。
為此,湖州市「三服務」辦排定了技工招聘難、用地指標短缺、中小企業融資難、原材料價格上漲快等12個突出共性問題,並召開協調推進會,集體會商、逐個研究,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集中攻堅破難。
湖州利用「數字大腦」,統籌發改、經信、商務、金融等涉企部門政策資源,打造集政策權威發布、網上申請辦理、政策需求收集於一體的涉企政策「雲平台」,為廣大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破解政策入企難、企業享受難的問題;大力推進「綠貸通」銀企對接平台建設,建立健全「機構+產品+服務+評估」運作機制,累計幫助1萬多家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授信貸款913.8億元;同時,推行「黨建+金融」服務產品「紅色動力信用貸」,提高企業授信標準,為企業後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另外,湖州還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搭建了全市統一的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和信用管理平台,通過網上展示、網上競價、網上評價等多種方式,著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湖州全市銀行貸款同比增長22.9%,快於全省平均增速5.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新聚引大學生等各類人才6.98萬名;全市保障工業供地1.3萬多畝;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推出普惠性減稅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7個方面具體舉措,共減輕企業負擔103.9億元。得益於主動、精準又周到的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湖州解決了後顧之憂,輕裝上陣。
7月2日,德清縣阜溪街道紀檢監察幹部和農技人員來到龍山村葡萄種植基地,了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並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 謝尚國 攝
訪群眾 問政惠民補短板
隨著「叮叮」一聲,吳興區公安分局接到了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的遠程協查申請。原來市民吳先生在辦理職工社保業務中,因其社保登記姓名與身份證姓名不一致,需要公安部門核查身份。吳興公安分局受理協查後,通過查詢信息系統和戶籍歷史檔案證實了吳先生的身份,隨即將身份證明反饋給市人力社保局。
「以前得跑到公安部門去開證明,來迴路上得花不少時間,現在只要在窗口前等一等就辦好了。」吳先生連連點贊。這是湖州正在打造的證明材料遠程協查平台,6月剛進入試運行階段。通過數據「跑腿」、全程留痕的證明材料遠程協查平台,能有效減少經辦人員無故不開證明、亂開證明、提供虛假證明、工作扯皮等現象,並降低群眾信息泄露的風險。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關鍵小事」,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湖州市「三服務」活動的重要內容。今年6月下旬,針對群眾「牽腸掛肚的事、牢騷滿腹的事、經常投訴的事」,湖州在全市開展「民生痛點整治攻堅行動」,通過深入排查一批、督辦化解一批、每月亮曬一批、長效鞏固一批等舉措,走進基層、走進群眾、走進矛盾,主動查找並回應群眾關切。
衛健部門為減少群眾付費排隊等候時間,創新推出「醫後付」,打通先診療後付費「最後一公里」;市場監管部門全力推進「廚房革命」,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教育部門著力推行「學後託管」服務,破解「三點半難題」,解了家長心頭之憂;公安部門全力破解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題,在綜合整治開展後全市電動自行車事故數、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2%、43%……湖州以制度化、長效化的創新舉措,有效回應和解決了一批又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痛點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湖州結合「三服務」活動,紮實開展了一系列補短板工作:針對中小學校非教學事項多、影響正常教學這一重點問題,迅速開展調查、作出部署安排,推動取消了52.4%的非教學事項;為防止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出台在本市部分建築企業試行農民工工資專用總帳戶的規定;開展42個老小區物業環境整治工作,城市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有序推進,不斷提升群眾、基層的獲得感、幸福感。
為暢通市民諮詢投訴渠道,湖州還推出了12345熱線社情民意「直通車」。通過統籌政務服務窗口、「12345」政府陽光熱線、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台,以民情快速反映、民需及時回應、民困有效解決為目標,著力打造集民情收集、數據整理、分析研判、結果應用、評價監督於一體的政務服務體系,將社情民意「直通車」真正開進老百姓的心坎里。
服務好不好,關鍵要看群眾滿意不滿意。湖州專門制定了「三服務」活動評價辦法,不僅定期發布「三服務」指數讓群眾「看」,開展媒體問政接受群眾「考」,還堅持典型引路讓群眾「評」,更強化跟蹤讓群眾「督」。
7月,南潯區司法局幹部向舊館鎮港胡村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李則名 攝
下基層 問需固本增活力
「每周通知開會次數多嗎?」「村裡的工作檯帳資料有沒有減少?」……連日來,湖州市「三服務」活動減壓鬆綁活基層協調小組採取「四不兩直」督查方式,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以突擊檢查、隨機抽查、回頭複查的形式檢查各區縣基層減負工作落實情況。
今年以來,湖州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精神,按照市「三服務」活動總體部署要求,出台《關於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為基層鬆綁減負的若干規定》《湖州市涉村(社區)「七多」問題清理整頓實施方案》,紮實開展職責事項多、工作檯帳多、機構牌子多、考核督查多、創建評比多、政務工作APP多、上牆制度多等「七多」問題清理整頓,理順優化各地各部門、各鄉鎮(街道)對村(社區)的服務指導。
「我們採取部門自查上報、細化舉措抓清理、健全村(社區)事務長效准入機制等方式,集中收集整治'『七多』問題。」湖州市「三服務」活動減壓鬆綁活基層協調小組負責人介紹,湖州成立了減壓鬆綁活基層協調小組,下設5個清理組,形成32個責任部門、127個部門參與的「1+5+32+127」責任清單,集中精力破難題活基層。全市127個部門4月份全部上報自查情況,匯總梳理「七多」問題395個,經過清理,5月份向社會公布保留正面清單78項,消減了317項負面清單,消減率達到80.3%。
「七多」問題整頓有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基層幹部最有發言權。「原來滿牆的機構牌子、制度上牆、辦事內容和流程,現在以公開電子版的形式展示。點點螢幕,就能很直觀地了解,大大方便群眾辦事。」吳興區飛英街道余家漾社區黨委書記吳靜華認為,清理整頓「七多」問題,既優化了社區辦公環境,也讓基層幹部騰出了更多精力服務群眾。
下一步,湖州市將在「七多」問題整治上持續發力,充分運用現代技術,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等模式,全域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有效破解基層治理困境。
除了減壓鬆綁活基層,如何強村增收也是湖州服務基層的重點之一。安吉縣「三服務」辦在走訪中發現,天子湖鎮受生態紅線劃定、交通條件差、區位優勢不足、產業基礎薄弱等因素影響,集體經濟發展受到聯動差、資金少、項目缺等諸多制約,消薄增收任務很重、進展較慢,全鎮20個村集體經濟發展極不均衡。
在該縣「三服務」辦的牽頭組織下,各單位部門深入調研,探索出行政村聯營模式,通過成立鄉村振興聯合公司,全面整合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推動全域化布局、公司化運營、市場化經營。目前,該鎮依託聯合公司已完成重點項目4個,預計2019年可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800萬元,村均增收40萬元以上。
據悉,為讓更多鄉村強起來、村民富起來,湖州正面向集體經濟欠發達村組織申報村專項財政補助項目。同時,對125個集體經濟欠發達村逐一建立領導聯繫、企業結對等制度,落實「一村一策」,確保年底全部「摘帽」。
此外,湖州還打造了「8分鐘」黨群連心「服務圈」,確保群眾有困難找得到人、辦得了事。今年以來,通過置換、回購、租用等方式,累計將3.3萬平方米用房移交街道社區使用;取消涉及村社的各類機構17個、各類標識標牌45塊;高標準建成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黨群服務中心1436個。
「用推動改革發展的實績說話,以群眾滿意為唯一檢驗標準,讓企業輕裝上陣、讓群眾收穫滿滿、讓基層活力迸發。」正在成為湖州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的一個生動註腳。
信息來源:浙江日報、湖州發布
信息編輯: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