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游進中國遇阻,韓政府被韓遊戲業罵無能

2019-10-23   GameLook

最近的韓國國會很熱鬧,圍繞韓國遊戲無法出口中國問題,又上演了一齣好戲。

10月21日,在韓國國會對文化體育觀光部進行審計的當天,韓國國會議員趙慶泰突然向該部部長朴良雨發難,詢問韓國遊戲在中國發行情況。



趙慶泰議員表示:「中國今年3月重新給外國遊戲發放版號,但韓國遊戲被排除在外,文化體育觀光部有什麼行動嗎?」同時趙慶泰還拋出了另一個刁鑽的問題,「你願不願意向WTO投訴中國」。

面對國會議員的步步緊逼,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朴良雨打起了太極,表示8月份自己於韓國仁川舉行的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向中方代表傳達了立場,並要求中方發表意見,但中方表示從未禁止過韓國遊戲。



對於這一回答,趙慶泰議員似乎並不滿意,他進一步追問:「根據WTO互惠原則,韓國是否應該禁止中國遊戲?」


中國遊戲在韓國非常熱門


朴良雨部長態度委婉地表示,文化體育觀光部作為主管韓國文化進出口的官方部門,如果向WTO申訴,會引發「全面問題」。而且,在韓國本土封禁中國遊戲,不利於事情的解決,還有可能會導致之前在中國運營的韓國遊戲利益受損。言下之意似乎並無投訴打算。

趙慶泰議員接受了這一說法,但同時他又堅持:「韓國外交正在倒退,我們要和中國對話,不只是對話,還要落實到行動上。」

被說教一通的朴良雨部長最後則回答「我會盡力」。

韓國想去WTO申訴他國,這事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2017年,薩德事件後中國民間自發抵制韓國企業,當時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周亨煥就揚言要投訴中國。今年9月,日韓關係交惡,日方停止向韓國出口必須的半導體材料氟化氫,韓國這次沒含糊,直接正式向WTO發起了對日本的申訴。

但是,維護科技產業投訴日本很爽快,但幫助文化產業和中國對話解決問題,韓國卻一直是嘴炮打得比較多,實際落地的比較少。因此在韓國遊戲業界,一直視韓國政府不作為、甚至無能,許多針對中國版號放下的豪言往往無法兌現,更多地屬於政治作秀。

像10月14日在國會大廈舉行的第七屆內容未來融合論壇辯論會上,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韓國遊戲學會會長鄭貞賢,就代表韓國遊戲行業要求韓國政府解決問題,提出要麼向中國放低姿態屈服,要麼實施相應反制措施。

韓國遊戲行業其實很敏銳地發現,自己對能否解決韓國遊戲在中國無法獲得版號的問題無能為力,該項選擇的主動權其實一直牢牢握在韓國政府手上。但韓國政府姿態雖足,實際卻沒有太大推動誠意,問題也就只能一天天拖下去,被韓國遊戲行業戳脊梁骨。

韓國媒體報道,2017年3月起,再沒有一款韓國遊戲在中國獲得版號。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韓國出口到中國的遊戲一共獲得了近1.3萬億韓元的收入,即便不考慮增長,2年多時間韓國遊戲產業至少損失了3萬億韓元的收入,是整個韓國遊戲行業近七成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