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是最近幾年在農村流傳的一句話,小編覺得因人而異吧,各個地區和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農民住進城裡以後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舒服,但是不至於「好日子到頭」。
首先小編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也是我的親身經歷。當時我還在上大學,有一次回老家,坐在城裡通鄉里的大巴車上,車上坐的也基本都是農村人。路過鎮上一片新建好的樓房(周圍都是農村,距離城裡一個小時的車程),坐在我前面的老大爺和鄰座的人聊天說,「這樓房賣給誰啊?買了以後總不能扛著柴火去樓里燒炕吧。」雖然大爺這話說的不怎麼好聽,但是確實反映出了農民住樓房的一些問題。
在以前,農村人能夠進程住樓房可是一件大好事,大家都羨慕不已,誰家搬去城裡了,都會讓人高看一眼。
近些年,咱們農村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很多的農村人也有能力在城裡買房了,進城的農村人也越來越多。但是現在卻流傳這這樣一句話,說明有些農村人在城裡住的並不舒服。
一些農村的年輕人在城裡買了房以後,會想著鄉下的父母,把父母接到城裡去「享福」。但是,相信每個村都有這樣的情況,老人在城裡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又回到了農村生活,那麼農村人為什麼在樓房住不習慣呢?
生活習慣:
農村人在農村生活習慣了,換個環境自然很難適應。比如最常見的上廁所的問題,很多農村人都表示剛到城裡上廁所都是問題;像小編的老家東北,農村家家有火炕,到了城裡睡床肯定不適應;在樓里挪個桌子椅子都可能吵到樓下的鄰居等等。
花銷:
到了城裡花銷就更大了,沒有菜園、沒有耕地、沒有水井,平時做飯做菜都要花錢買,並且沒有柴火只能用天然氣或者電,這些都是錢,甚至連喝水也要花錢。除了這些還有物業費等。
經濟來源:
農村人以前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種田,搬到城市生活以後也就代表著不能種田了,那麼經濟來源也就斷了。
鄰居:
要說農村最讓人羨慕的可能就是人情味了,農村人平時閒下來的時候總喜歡串串門,聊聊家長里短。到了城裡以後,左鄰右舍一個都不認識,更別提串門了。
關係:
很多進程的農村人都是和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一塊住。很多原本關係比較融洽的,住在一起以後也會變差很多。並不是因為兒女不孝順,只是生活習慣不同,農村人又比較大大咧咧,有些事很容易做不好,因為是長輩,一般年輕人也不好多說什麼,但是時間久了以後肯定會積累了一些矛盾,關係也會變差。
所以綜上一些原因,無論是從經濟上、鄰里關係上還是農村人們的舒心程度,都對農村人們的生活有著一定的影響,雖說農村人住了樓不至於「好日子到了頭」,但是的確對農村人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些農村人乾脆就直接回到農村老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