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柔很柔,原來藏得很深很深

2019-11-14     老家許昌

她很柔很柔,原來藏得很深很深‖老家許昌

文‖厚土

「漢武帝是誰?」

「那不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麼?」

幾十年來,我一直這麼認為,上學時也有歷史這科目,可幾十年的風雨蠶食,對漢朝那些事兒,我是一點印象都沒有。說起漢朝,只知道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其它便啥也不知了。以至學到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雪》裡面的句子「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以為「漢武」就是指劉邦。

電視上播放連續劇《漢武大帝》,兩千多年前的故事,心想實少虛多,也無心暇顧。最近偶見一本書《漢唐風雲》,一翻還挺有吸引力,歷史知識和趣味融為一體,我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五十多了,也算舞文弄墨的人,對漢朝這段歷史這麼無知,我心裡一陣好笑。看後感覺記憶不牢,就又看了一遍,這時才算弄清了漢朝時期的幾位主要人物:

知道了漢武帝名叫劉徹,是景帝的兒子;知道了衛青,知道了飛將軍李廣,知道了霍去病,並弄清了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英雄少年,得到漢武帝賞識,打擊匈奴時屢立戰功,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二十四歲便去世了。真正理解了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的含義了。

後來,我又在手機上看了《漢武大帝》電視劇,對漢武帝和當時的人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電視劇中,我最感興趣的人物要數田蚡的姐姐王美人了。景帝時,她對皇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皇上度過了種種困難,並勸皇上孝敬皇太后,善待兄妹,真是一個淑雅的賢妻。她對待皇太后溫存有孝道,有時甚至是逆來順受,忍辱負重;對待自己的「對手」栗娘娘,和善有加,從不與她爭太子位,更不與她爭寵。

栗娘娘的兒子劉榮排行老大,被封為太子,王美人從來沒有表現出不悅的情緒,可謂花開花落,寵辱不驚。事情就是這樣,不是你的爭不來,是你的跑不掉,不爭才是真正的爭。

由於栗娘娘的不檢點,沒有母儀天下的博大胸懷,若怒了景帝,皇后被廢了;兒子劉榮也受到牽連,太子也被罷了。栗娘娘被打入大牢,王美人還前去看望她,可見王美人的心胸。

兒子劉徹被封為太子了,母以子貴,王美人自然也成皇后了。

太子劉徹執政之後,招賢納士,力挺改革。可是,這一舉措又惹怒了幕後的皇太后。「忍!」王美人仍然勸兒子劉徹忍。

她對兒子說:「你的皇帝位,皇太后不點頭你就坐不上。她能讓你坐,也能罷免你,退,不等於輸。」劉徹聽了母親的話,忍了。

因為灌夫喝醉酒對承相田蚡(王美人的弟弟)出言不遜,大鬧宴會,田蚡就參他一本,要殺他。這時,竇嬰站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灌夫是個直桶人,平定七國之亂時他獨闖吳國大營立下了汗馬功勞,灌夫醉酒說了不敬話,有罪,可罪不該殺!」

於是,兩人便在朝堂之上相互抨擊。不料,田蚡欺壓百姓,橫行鄉里,受賄圈地的不法勾當也被抖落了出來。皇上聽後大驚,田蚡的丞相位子難保了。這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無人知的事情卻鬧得滿朝風雲。

事後,劉徹陪母親吃飯,劉徹很溫順地讓母親吃飯,可母親一臉怒氣。劉徹問母親:「咋了,母親不高興?」

「竇嬰在朝堂之上那樣欺負你的舅舅,你也不管管。灌夫之事,今天你不給我個說法,我就不吃飯了。」王美人氣得站起來說。

「傳旨,將灌夫拉出去斬了。」

皇上為了母親悅心,一句話一個大將軍的命就沒了。他想這下母親可滿足了。

「慢著,再下一道聖旨。將竇嬰免去職務,押入大牢,聽候處理。」「淑雅聰惠」的王美人,王娘娘,王太后接著又替皇上下了一道查辦竇嬰的聖旨。

皇上明知竇嬰是個忠臣,可為了母親,為了孝,他敢怒不敢言,任憑母后生殺予奪,草菅人命。

看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景帝時的晁錯。

晁錯推行新政削藩,鞏固皇帝的權力,得罪了一大批王爺。他的父親從潁川(禹州)趕到長安,向兒子跪下勸說道:「你為了他們劉家的江山,得罪那麼多劉家人值嗎?將來你能落個好下場嗎?」晁錯見父親向自已下跪,忙也跪下,父子對跪。

晁錯哭泣著向父親說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身為朝廷命官,就要為保漢室出謀劃策。」晁錯的錚錚忠言未能說動父親,晁錯父親最後以自殺來抗議兒子。

這就是晁錯,為了國家社稷捨棄了孝道。可是,皇上劉徹為了孝,不顧幾百口人的性命,不顧正義與邪惡。悲哉!

要治竇嬰的罪,誰知竇嬰手上有尚方保劍,景帝生前給竇嬰留了遺詔,要竇嬰扶持小皇帝劉徹。皇上知道竇嬰手中有御詔,生怕有人從中做梗,立馬去尚書署。

可還是晚了一步,尚書署所存詔書還是被母后和田蚡索走了。皇上對母后的心思心知肚明。可那是母親,為了孝,明知是陷害忠良,可他違心地做了。

皇上無奈,只好去向竇嬰解釋,他去牢里見了竇嬰。

「皇上,我是冤枉的,你要救臣。」竇嬰看到皇上來看他,大聲疾呼。

「表叔,你太低估了太后,太低估了田蚡,太低估了你的對手。此時你不該把詔書拿出來,你更不該把詔書放在你手裡。你知道,你有了詔書就有了合法發動政變的權力,你有了罪就可以免於一死。」皇上一改魏其侯的叫法,稱表叔好像又親近了幾分:「尚書署找不到那份存檔,你手中的這份就是假的。」

「尚書署一定有存檔。」竇嬰嚷道。

「我親自去找了,尚書署沒有存檔,那裡面是空的。詔書已被人取走。」

「是田蚡?」

「還真不是田蚡。」

「那是……」竇嬰寫了個「王」字:「是她?」

皇上點了點頭,竇嬰傻眼了。

「沒有存檔,你存放的一份就是假詔書,你可想你啥罪?無論誰當皇帝都保不了你。要不治你的罪,就得跟她們攤牌,難道我去治母親的罪?朕相信你是忠臣,朕也相信那御詔是真的,你要不是忠臣,先帝也不會給你留下御詔。朕不想殺你,可有人非置你於死地,朕不得不殺你,朕也痛心。」

皇上一席話,竇嬰聽得啞口無言,最後說了一句話:「只是先帝沒有料到皇上您如此英明神武和機謀睿智。臣死無所憾!」

竇嬰走了,一家一百七十三口人的性命就這樣結束了,讓觀者寒心,痛心。侍奉了三代皇帝的忠臣就這樣走了,雖是冤枉,卻無所遺憾。真是悲哉!

這就是王美人王皇后的傑作,一直以溫雅賢惠,心胸大度來掩飾自己的皇太后,本來面目終於露出來了,好像整個漢室天下都是她的。是呀!用她的話說她已經忍了幾十年了,該出頭了。她的城府只是藏得很深很深,迷住了無數個當事人和觀眾。

至於皇上劉徹,這一切不過是他的一點瑕疵,影響不了後人對他的評價,他必不再和匈奴人和親了,他必敢出手了。他樹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10月30日三稿

【作者簡介】厚土,禹州市人,60後。高中學歷,酷愛文學。曾在《奔流》、《禹州通訊》和網媒上發表作品多篇。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J-mZ24BMH2_cNUgQk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