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編成快速集群,加強裝甲兵與炮兵,隱蔽戰役企圖,蘇軍準備白俄羅斯進攻

2020-08-05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不同編成快速集群,加強裝甲兵與炮兵,隱蔽戰役企圖,蘇軍準備白俄羅斯進攻

接上文 更大膽在突破地段集中兵力兵器,突破德軍縱深防禦,蘇軍在白俄羅斯戰役計劃

因此,蘇軍的戰役布勢在這次戰役中(包括以後的戰役)有了一些變化。為了能最快地突破戰術防禦地幅(戰術防禦地幅十分堅固,而戰役縱深內防禦薄弱),各方面軍(不包括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均為一個梯隊。突擊集團中的大部分集團軍也編為一個梯隊,只有波羅的海沿岸第l方面軍的近衛第6集團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第3集團軍成兩個梯隊。各步兵軍、師和團也大部編為兩個梯隊,以便向縱深不斷增強突擊力量。為了迅速擴張戰果,各方面軍和擔負主要突擊任務的四個集團軍都建立了不同編成的快速集群。最強大的快速集群是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建立的,主要由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組成,快速集群另由近衛機械化第3軍和近衛騎兵第3軍組成的騎兵機械化集群作為補充;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快速集群由坦克第1軍組成;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快速集群是一個騎兵機械化集群,由機械化第1軍和近衛騎兵第4軍組成:7月18日轉入進攻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快速集群由坦克第2集團軍組成。四個集團軍建立的快速集群都由1個坦克軍組成,近衛第11集團軍快速集群由近衛第2坦克軍編成,第3集團軍快速集群由第9坦克軍編成,第65集團軍快速集群由近衛第1坦克軍編成,近衛第8集團軍快速集群由第11坦克軍編成。集團軍快速集群計劃用於完成對主要防禦地帶的突破,或從行進間占領第二防禦地帶。方面軍快速集群則在突破戰術防禦地幅後用於將戰術勝利不停頓地發展為戰役勝利。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的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的騎兵機械化集群,計劃在各集團軍快速集群投入戰鬥兩晝夜以後才進入戰鬥。進入戰鬥地段上的坦克密度會急劇增加到每千米正面60—80輛以上,這為高速進攻準備了條件。

1944年6月9日蘇軍ИС-2坦克在森林裡行駛

白俄羅斯戰役中,對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使用方法與以前的戰役也有很大區別。以往的戰役中,獨立坦克旅和獨立坦克團都集中在步兵師範圍內使用。這次由於突破地段多為森林沼澤地形,不允許集中使用坦克,獨立坦克旅和團部以連、營為單位,分配給各步兵分隊和步兵團使用,這就能更密切地組織它們同步兵在叢林沼澤地的協同動作。所有的坦克兵都進行了森林沼澤地駕駛訓練,同時演練了利用圓木通過沼澤地的方法。這次戰役,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占到了參戰坦克總數的44%,共計2229輛。蘇軍坦克兵用於此次戰役的主力是獨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由於地形限制只動用了1個坦克集團軍,4個坦克集團軍留在了戰線南部各烏克蘭方面軍那裡,只有坦克第2集團軍在7月18日參加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的進攻。這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德軍偵察機關,使其對蘇軍主攻方向作出了錯誤判斷。

1944年7月在白俄羅斯的1943年式Д-1型152毫米榴彈炮對德軍射擊

由於炮兵數量的大大增加,蘇軍得以在多數集團軍建立了強大的集團軍炮兵群。而且許多集團軍根據最高統帥部1944年突破陣地防禦的要求,開始建立團、師和軍各級炮兵群。這就使得蘇軍各級步兵和坦克部隊,都擁有了自己的能及時進行火力支援的炮兵。在以往戰役中,蘇軍炮火準備時間過長,德軍往往利用這段時間來判明主攻方向和向這個方向調動預備隊,使蘇軍的進攻受到猛烈的抗擊。在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將炮火準備的時間由庫爾斯克戰役時的三個小時縮短為125—140分鐘。炮火壓制的平均縱深為4—5千米,也就是說對主要防禦地帶的全縱深進行炮火準備,只有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計劃對頭兩道陣地實施炮火準備。實施直接瞄準射擊的火炮也大大增加,每千米突破地段達到18—23門。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第28和65集團軍地帶內,首次採用了雙層徐進彈幕射擊方式支援步坦衝擊。空中支援採取航空兵進攻樣式。在進攻前夜,以夜航轟炸機(約兩千架次)和遠程航空兵(五個航空軍)進行直接航空火力準備。在防禦特別堅固的奧爾沙方向上,在最後30分鐘炮火準備時間內,由448架強擊機和轟炸機實施密集突擊。對步坦衝擊的航空兵支援,則視航空兵的多少實施集中突擊或分批輪番突擊。對快速集群的支援規定為通常每個集團軍快速集群由殲擊、強擊、轟炸航空兵各1個師支援。對騎兵機械化集群則使用1—2個航空兵軍,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則使用3個航空兵軍。蘇軍陸空協同作戰能力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這也是從德軍「閃擊戰」中吸取的經驗。

1944年6月近衛殲擊航空兵第2團的Ла-5ФН殲擊機

蘇軍為了隱蔽戰役企圖,在整個戰線上進行了大規模隱真示假作業。戰役準備期間,蘇軍共變更了5個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和1個空軍集團軍的部署。另外還從最高統帥部預備隊轉隸給各方面軍5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4個騎兵軍等大量部隊。所有的部隊變更部署,進入出發地和從火車上卸載,都在夜間進行。白天獲准到前線去的汽車不得超過100輛,並發給專門通行證。在德軍單架飛機出現時,向前線開進的機械化縱隊調頭向相反的方向行進,以迷惑德軍。坦克機械化兵團的進攻集結地都在距前沿30—40千米,或者更遠的地方。各方面軍、集團軍派出參謀人員乘車或飛機到各處檢查偽裝效果,以落實各項偽裝措施。各級司令部嚴格執行無線電靜默制度,以防無線電泄密。另一方面,蘇軍大張旗鼓地進行欺騙行動。白天軍用列車拉著坦克、火炮模型開向後方。在次要地區集中大量火炮發射數次後轉運至後方,而火炮模型則留在假髮射陣地上。此外,烏克蘭第3方面軍受命偽裝將要轉入進攻的態勢。在方面軍右翼偽裝出8—9個加強火炮和坦克的步兵師,並以高炮和殲擊機巡邏來顯示對空防禦。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也進行了類似作業。蘇軍4個坦克集團軍留在了烏克蘭戰線上,對德國人也起到了重要的迷惑作用。德軍一貫以蘇軍4個坦克集團軍的位置,來判斷蘇軍主攻方向。白俄羅斯戰役的戰役計劃總體上只有5個人掌握,即副統帥、總參謀長、第一副總參謀長、作戰部長及一名副部長。嚴格禁止在電話、電報中談論有關問題,對外宣傳內容一律是要固守已占領陣地。

1944年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副參謀長博伊科夫少將、司令羅科索夫斯基大將和軍事委員會委員特列金中將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uRuvHMBd8y1i3sJwD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