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造航母110萬噸,誰才是全球造航母最快的國家?這次不是中國

2019-12-23   軍迷哨所

誰才是全球造航母最快的國家?說到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中國。因為就在12月17號,我國首艘航空母艦「山東艦」正式入列中國海軍戰鬥序列,成為一艘作戰航母,同時也標誌著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全面結束。「山東艦」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顯示,該航母於2013年11月開工,截至12月17號,一共花費6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在當今的造船業中,還沒有哪個國家能6年服役一艘航空母艦。為此,很多人開始認為,這就是中國速度,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造航母最快的國家。

事實果真如此嗎?在筆者看來,論單艘航母來說,中國確實成為全球建造航母最快的國家,不管是今天的印度、美國,還是擁有雙航母的英國,他們今天任何一艘航空母艦的建造時間都在6年以上,沒有哪一艘航空母艦的建造低於6年。但是,如果論噸位來計算,在筆者看來,中國恐怕不是全球建造航空母艦最快的國家。

為何這樣說?我們可以對比美國新一代航空母艦「福特級 」航空母艦的建造,「福特級 」航空母艦是美軍現役最新一級航空母艦,目前首艦「福特號」已經服役,該級航母滿載排水量大約在11萬噸左右,採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總體技術水平超過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級航母。所以,有人認為「福特級 」航空母艦總體水平,代表著人類建造航的最高水平。

我們就拿福特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來說,該航母2009年初新上任的歐巴馬政府決議二號艦的建造工作延至2013年才展開,也就說該航母實際上2013年才全面開始建造。但該航母目前已經下水,前不久還公開舉行了命名儀式,被命名為「甘迺迪號」。從建造到下水,一共花費了6年的時間,而且美國的航空母艦海試時間都非常短,首艦「福特號」海試從2017年4月8日開始,2017年7月22日「福特號」就正式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海試時間僅有3個多月,所以,按照這樣進度,預計2020年3月份左右就能服役。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福特級航空母艦的二號艦,建造時間一共僅僅花費7年左右,比首艦花費的是預計縮短5年。首艦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原因,和技術不成熟,需要建造配套設施密不可分,一旦技術全面成熟,建造該航母就要快得多,而且建造成本也要少得多。

同時,美軍計劃在2058年以前,建造10艘「福特級」航空母艦,用於替換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也就是說,美軍50年內就要建造10首福特級航母,平均每5年就要服役一艘。再按照噸位來計算,50年就要建造110萬噸的航母,平均每年為2.2萬噸。二號艦7年服役,平均每年建造的噸位則大約在1.6萬噸。

反觀我國,6年雖然就建造並服役「山東艦」,但按照噸位來計算,實際上我們同美國還有差距,這樣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速度上,更體現在總體技術水平上,這點我們不得不承認。但我們相信,未來我們會追平美國的差距,成為海軍強國,因為我們才開始起步,而美國已經走過了上百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