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鹽能保持人體心臟的正常活動、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及體內酸鹼平衡,同時鹽是調味品中用得最多的,號稱「百味之王」。放鹽不僅增加菜肴的滋味,還能促進胃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推薦,健康成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但實際中國人日均鹽攝入量遠遠超標!過量用鹽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
高鹽飲食的危害
01 升血壓 研究證實,吃鹽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密切相關。當攝入過多的鹽後,為了保持體液平衡,細胞外液就會隨之增多,血容量也會增加,血壓也就升高了。而高血壓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血管疾病。我國高血壓患者絕大部分是鹽敏感型高血壓,臨床特點表現為高鹽負荷後血壓明顯升高。
02 損腎臟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人體約95%的鹽分是以尿液形式,經過腎臟排出體外的。過量食鹽,會導致水腫,加重腎臟負擔。 此外,研究顯示,鹽過量會使得尿液中的蛋白質升高,而尿蛋白升高正是腎臟功能受到損害的危險信號!03 流失鈣 鈉離子在排出體外的同時需要鈣離子的協助,而每排泄1000mg的鈉,同時損耗大約26mg的鈣,也就是說需要排的鈉越多,鈣的消耗越大,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也就越大。
04 促胃癌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的氯離子會使胃酸濃度升高,高濃度的胃酸會腐蝕胃粘膜,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進而促進多種胃病的發生。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05 惹頭痛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 8 克鹽的人比那些吃 4 克鹽的人頭痛的次數多 1 / 3 以上。無論具體吃哪種食物,只要吃鹽的量多,都會有同樣的反應。這項研究確認,多吃鹽可能與頭痛密切相關。
06 增加呼吸道疾病
過量的食鹽會抑制呼吸道細胞活性,減少口腔唾液分泌,從而降低呼吸道系統的抗病能力,增加病毒和病菌在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如感冒、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炎症都可能經常發生。 另外高鹽飲食會促進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脂肪儲存,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教你4招合理控鹽 現在,雖然「限鹽」已經深入人心,但實操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許多人只做到了做菜少放鹽,卻忽略了生活中深藏於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隱形鹽。如何科學控鹽:01 多看成分表,避開隱形鹽 平時購買食品時,看一眼營養成分表,表上會標註食品中鈉的含量,鈉含量的高低就意味著食物含鹽量的多少,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其實,酸酸甜甜的加工類食物,鈉含量都特別高,因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鹹味並不明顯,不知不覺中會吃進去很多鈉,這算典型的「隱形鹽」。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涼果、蜜餞、餅乾點心等。
02 減少調味品、醬料使用
味精、雞精、豆瓣醬、辣椒醬、甜麵醬……雖然它們的名字里沒有「鹽」,但卻是含鹽大戶烹飪時,用香菇、香菜、檸檬、洋蔥,辣椒、大蒜等豐富菜品口味,儘可能減少高鹽調料的使用。
03 購買低鈉鹽
低鈉鹽適當降低了食鹽中的鈉含量,增加了鉀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優先選擇。 要注意:低鈉鹽不等於低鹽,有腎臟疾病的人,還要注意鉀過高給你帶來的風險。04 老人孩子需格外注意 寶寶 1周歲前,不應該額外添加任何形式的鹽。過早加鹽會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尚不成熟的腎臟造成負擔。 老人由於味蕾敏感性變差,口味變重,容易多吃鹽,因此家人要注意勸導。科學控鹽
維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