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買買買是女生的天性。不論是衣服鞋子包包還是護膚品和彩妝,似乎總有一件在等著我們我們把它帶回家。
但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買買買一時爽,很多東西買回家都只能當裝飾擺桌上供著。這兩天收拾化妝檯,發現一些買回來很多年但一直處於限制的產品。其實每次收拾都是把它丟進垃圾桶,再撿回來。可用起來很雞肋,擺著占地方。
這時我才意識到:美好的東西再多,也需要精挑細選。選出自己真正適合、利用率高的產品。
今天,就我整理出來的這幾件古董護膚品來跟大家聊聊:到底該如何避免化妝品買回家閒置,提高單品利用率呢?咱們從三方面來討論:
一、什麼樣的產品買回家容易閒置?
二、導致化妝品買回家閒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三、改善建議:如何更精準的購買產品並提高產品利用率?
如果你也常有這樣的困擾,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用事實說話:買回家容易被閒置的產品長什麼樣?
到底哪些產品容易買回家閒置呢?今天以Miya自己的閒置化妝品來舉例。
這款水也算是護膚界多年的網紅產品了。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買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收縮毛孔。
但我們真的太天真!它到底能不能收縮毛孔,我們從成分表開始說起:
成分表中主要成分分為以下幾種:水、保濕劑、收斂劑、抗炎劑、去角質成分、防腐劑及皮膚調理劑。產品所宣傳的收斂毛孔其實是產品中唯一的排名第三的成分:北美金縷梅。
金縷梅確實有刺激毛孔收縮的作用,但其對皮膚的作用基本在30分鐘以後就會消失。但這樣的功效好像和大多數人想要的收縮毛孔不是一回事。另外,成分中含有較高的乳酸、蘋果酸及檸檬酸。我買這款水時是典型的干敏皮。就是一到換季滿臉泛紅長丘疹的那一類。
所以,這款水喲ing了幾次就閒置了,在化妝櫃了放了好幾年。
總結閒置原因:去角質功效太強,不適合干敏皮。
這款水買回來也是年少無知時買了SK2神仙水,當時聽說這兩款水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官方宣傳清瑩露最多每次使用1-2次。所以,神仙水用完了清瑩露剩下了。但那一大瓶神仙水用完我發現皮膚角質層更薄了,後來不敢再用。
當年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款水要搭配神仙水一起使用,且這款水一周只能使用1-2次。後來再對照兩款產品的成分表才發現:清瑩露相對於神仙水來說,在原有神仙水主要成分:半糖酵母發酵產物及保濕劑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乳酸、果酸、水楊酸。也就是說:清瑩露去角質的作用比神仙會更強大。
之前在講神仙水時講過:半糖酵母發酵物除了有抗氧化的功效還有去角質的作用。而清瑩露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大量去角質成分。難怪會建議消費者每周只使用1-2次。如果每天使用,就算是城牆皮估計也受不了吧。
總結閒置原因:去角質功效太強,不適合干敏皮。
天露芬是一個德國主打植物有機護膚的品牌。整個品牌很低調,產品一直走親民實用路線。對這個品牌一隻很喜歡。但這款火山泥產品確實不適合我。
這款產品主打深層清潔,大概記得買這款產品的時候也是臉上總會買一兩顆痘痘。當然,我也是信了長痘是因為毛孔堵塞的鬼話,所以買了它。
主要成分是火山泥,使用時可以用化妝水調和後敷臉,幾分鐘後洗掉即可。我因為自己是大幹皮,使用時還在裡面添加了玫瑰果油。但,然並卵?
火山泥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幫助吸附油脂。所以每次使用後都能明顯感覺鼻頭的脂質微絲(曾經我以為那是黑頭)減少了。雖然確實能看到效果,但對於我這個大幹皮來說真的不適合。
總結閒置原因:產品不適合。
老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是雅詩蘭黛的死忠粉。但這款產品真的是給錢我也不會再用。
產品主打抗皺,保濕力不錯。但這款產品真的把雅詩蘭黛擅用矽這件事發揮到了極致。使用感上,除了滿滿的矽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什麼印象都沒留下。
總結閒置原因:使用感差。
上面就是被我閒置的幾款產品。總結來說:產品本身並沒什麼問題,被閒置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個人對膚感不適應,以及膚質不適合產品。
二、導致產品閒置的主要原因?
網絡時代,大家購買產品時大多都會在網上做做功課。可為什麼做了功課買回家還有那麼多閒置呢?
因為大多數人在做功課時只關注別人的使用反饋,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訴求。真實訴求不是個人主觀相反:祛痘、收縮毛孔,而是皮膚的真實需求。
如:長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清潔過度或飲食引起。其實只要你調整護膚方式及飲食結構就會緩解。但大多數人奔著祛痘的需求去買產品。買回來的產品要麼認為沒用而閒置,要麼越用皮膚越糟糕而閒置。
另外一種就是像我之前一樣:可能只是看了產品宣傳,沒試用就買回家。最後發現膚感很差,不願意使用,又被淪為閒置。
其實大多數人對護膚品的功效都沒有客觀理性期待的。經常有很多讀者留言:***產品用著根本沒效,用了一半就閒置了。
Miya一直跟大家講要理性看到產品廣告宣傳的功效。廣告畢竟是廣告。而對於大牌來說,為了求穩,一般即使是功效型成分用量也會比較謹慎。但這並不是說不好!對皮膚來說,穩定大於天。一些不知名產品,承諾給你高效,但對皮膚來說:高效必然伴隨著強刺激。
因此,很多人說產品用著沒效果。但你是否真的想清楚你要的效果是什麼?皮膚需求的效果是什麼?護膚品能起到的效果是什麼?
三、改善建議:如何更精準的購買產品並提高產品利用率?
如果說護膚什麼最重要,我覺得排第一的不是保濕或者防曬、清潔。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護膚知識儲備。必要的護膚知識儲備及正確的護膚理念才能讓我們在護膚這條路上少花冤枉錢,理性選購產品、少踩雷。當然,想要獲得理性而正確的護膚知識,歡迎關注Miya哦~
網際網路確實很方面,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的產品功課。但很多人不明白:別人的功課始終是別人的,別人的使用感跟你沒什麼關係。
即使是同地區,同膚質,別人愛用的產品不一定適合你,別人踩雷的單品也不一定就是你的雷品。因此,只有自己親自試用。可以到專櫃直接試用,也可以去專櫃要小樣回家試用。
總之,親自試用才能在切身體會產品使用感,避免踏入盲目購買的誤區。
我知道很多人購買產品都是基於產品廣告宣傳。但廣告畢竟是廣告,其目的是營銷。但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更理性的看待產品功效。
經常有人留言跟我說某某產品一點效果都沒有。我問她:你說的效果是什麼?
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去皺、去眼紋、去黑眼圈等。但事實:護膚品根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所以,這就是因為抱著過高期待,最後失望認為產品沒用。
再說回護膚品的功效:不論是化妝水、精華、乳液還是面霜,其根本作用是保濕。在保濕的基礎上才是抗氧化、美白等。但功效型成分是否能起作用與配方水平、生產工藝及成分的穿透性都有很大關係。
同時:功效強必然伴隨著高刺激,這是無可置疑的。所以,當你在追求功效時,先想想自己的皮膚是否能接受產品的刺激性。
OK,以上就是今天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