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理」字快車道,移風易俗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

2019-04-25     青縣新視聽

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尚往來是增進感情的傳統習俗。然而,近些年來不少地方在婚喪嫁娶中大操大辦、相互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甚至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婚喪習俗也有所抬頭,不僅加重了群眾的經濟負擔,還扭曲了正常的人際交往。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刻不容緩。

人和鎮村位於京杭古運河畔,幾年前,村裡盛行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百歲滿月」、喬遷開業、當兵上學等諸多名目越辦越雜,「人情消費」「盲目攀比」愈演愈烈,一個喪事「最低標準」也要四、五萬元。光鮮外表的背後給村民們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為此,流河鎮黨委、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這一社會「陋習」出台了《關於婚喪嫁娶的有關規定》,尤其對白事簡辦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有了好制度,關鍵還需要有組織來保障具體工作的實施。2016年,「紅白理事會」在政府指導,村民自建,相鄰互助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理事會免費提供喪葬相關的總理、帳房、採購、勤雜、炊具等十六項服務,並規定:有村民去世,喪事不再提前請客,有事直接打電話,出殯當天待客兩菜一湯的標準,平時用餐一律改為大鍋飯,不用煙、酒招待,棺木價格控制在3000元以內,不准僱傭舞獅、歌舞等娛樂活動等七類40餘條規定。

姚秀香是會裡一名餐飲負責人,平日裡說起理事會就格外自豪:「給戶家省錢,讓客人吃的放心是我們的宗旨。大家都是義務勞動,拿著別人家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有事勁都往一處使。如今,會裡都快趕上軍事化管理了,只要一收到通知,我們就會立即到位,分工明確。特別是乾淨衛生這一關都決不馬虎,做飯戴口罩,每樣菜都至少要洗三遍。」

現在人和鎮移風易俗真正走上了「理」字快車道。村風民風變好了,現在即便村裡有了小矛盾,理事長一調解就能化為無形。村民和氣,一村人過成了一家人。

信息來源:流河鎮政府

時政新聞丨青縣召開南運河河長調度會民生無小事,提升青縣人民的幸福感

你扔垃圾的時候分類了嗎?

青縣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暨精準康復服務工作培訓班開班啦!「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活動開展!感興趣的快來看!盤古風丨吳學會:老了,有尊嚴地活著漲錢啦!河北人養老金標準有調整!8月底前補發到位!

本期審核:楊文

責任編輯:韓迎迎

本期編輯:趙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uU-DGwBmyVoG_1Zp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