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勇氣?別光只會口頭鼓勵,這3個技能父母也該掌握

2020-03-12     好媽媽郝女士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導語

膽小懦弱是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具備的特點,更加希望的是孩子能夠勇敢的去突破自己探索世界。但是由於但是來到世界的時間不多,所以對於外界的環境也沒有過多的了解。

或者是由於一些不自信的緣故,所以在很多方面也會表現出來短小的特點,這時候家長就會採取鼓勵的方式去解決,但是其實一味的盲目鼓勵反而是不利於孩子成長。

實例

朋友的孩子非常的膽小,有一次朋友的公司舉行晚會,可以帶家裡的孩子來參加其他的同事把他們的孩子帶到晚會上的時候都是非常的活潑開朗,能夠主動的去和其他的同事打招呼。

但是只有朋友的孩子在來到晚會的現場的時候,還總是拽著朋友的衣角,躲在朋友的身後,其他的同事過來想要逗一逗他,跟他說話,他也是一聲不吭的躲躲閃閃。朋友看到孩子這個樣子覺得非常的掛不住面子,只好對他們解釋說孩子怕生。

但是朋友又覺得很納悶,孩子在家裡面都是也很活潑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在見到生人的時候就非常的膽小,話都不敢說。

而其實像朋友的孩子這樣在面對生人的時候不敢說話,害怕社交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而家長經常會給孩子冠上膽小的標籤,一直採用盲目鼓勵孩子的方式,或者是強迫孩子去和別人交流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勇敢,但是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敏感而脆弱。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表現出膽小懦弱的特點,他們到底是在怕什麼呢?

1.害怕社交是對自我認可的恐懼。

很多的孩子非常的害怕和陌生人交談,非常的害怕去和別人社交,這一種膽小其實所展現的是孩子自信心不足。

就比如在電視劇《想見你》裡面和黃雨萱有著截然不同性格的陳韻如,在大好的青春年華當中,卻一直只敢低著頭,不敢和別人說話的特點。這所體現的便是陳韻如對於自我的不自信,擔心別人無法認可自己的表現。

2.對著人身安全的膽小,是對將要發生的事情的恐懼。

而還有一種類型的膽小是不敢去突破自我,做一些他們認為很害怕無法達到的事情。比如在站到一些高處,或者是再玩一些比較刺激的項目的時候,孩子會選擇退縮。

比如,一起去水上樂園玩的時候,但是孩子卻怎麼都不肯下水,其實是孩子擔心自己進入水之後的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脅。這樣的一種膽小其實是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恐懼。

3.豐富的想像力,對於黑暗的恐懼。

孩子由於年紀比較小,他們對於外界的了解也是比較少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利用他們充足的想像力去對於外界進行所有的想像,而且他們經常會把想像的東西當成是事實。

就比如孩子會非常的怕黑,是因為他們覺得在黑暗的環境當中會出現許多的怪物恐龍等一些東西,所以他們才會不敢一個人睡覺,這都是源於他們將自己想像的東西帶入到了現實生活。

在遇到孩子恐懼膽小的情況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會選擇盲目的鼓勵孩子勇敢

盲目鼓勵勇敢的話,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

1.讓孩子更加的恐懼和膽小。

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膽小懦弱的表現之後,會選擇盲目鼓勵孩子的方式去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勇敢,而這個時候孩子其實也會感受到來自於父母對於他們的否定。

就比如有的孩子不敢和陌生人說話,所以家長就會強迫孩子去和別人說話,一直告訴他們你可以的。這時候孩子只會覺得一個人身處於所有的陌生人當中,有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並不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加勇敢,反而會讓他們產生心理陰影。

2.給孩子帶來雙重的痛苦。

有的家長在面對孩子膽小的情況的時候態度會比較的強硬,比如孩子怕黑,家長就會把孩子關在黑暗的房間裡面,讓他們獨自待著,即便是哭也不會去理睬他們。

而這樣的強硬的鼓勵孩子勇敢的方式,其實會讓孩子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造成很大的痛苦。讓孩子產生一種習慣,以後每一次再遇到害怕的事情時,都不願意告訴父母,而是選擇自己承擔,默默的流淚。

既然如此,那麼家長又應該如何去幫助這些膽小的孩子,讓他們變得更加勇敢呢?

1.讓孩子直面恐懼。

孩子有時候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他們對於未知的東西,對於他們所害怕的東西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了解,他們總是喜歡將想像的東西帶到現實生活,是因為他們對於外界的不了解。

就比如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的時候,家長不妨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去讓孩子直面黑暗。可以採用和孩子一起抓鬼的形式,讓孩子知道黑暗並沒有那麼的可怕。

2.利用賞識教育幫助孩子展現自我實力。

每個孩子身上都是會有閃光點的,而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和別人溝通,不願意和別人社交,都是因為他們對自我的不自信和不認可,所以針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妨建立他們的興趣點,讓他們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練就自己的特長。

比如在《奇蹟男孩》當中,小男孩因為整容臉部的缺陷而沒有自信和別人相處,擔心別人無法接納他,但是在一次實驗課上他出色的表現讓其他的同學願意和他做朋友,也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也贏得了同學的尊敬,慢慢的融入到了學校的生活當中。

3.讓孩子學會拒絕。

有一些刺激的項目,孩子不敢去完成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那些危險的項目也的確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危險的後果,所以當孩子無法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不敢去挑戰這些危險項目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去逼迫孩子。

倒不如直接的告訴孩子,當孩子無法突破的時候直接學會拒絕。也不要因為別人能夠做到而自己做不到而感到壓迫,每個人身上都是會有弱點的。即便是你做不到,那也並不意味著你就會比別人差。

勇敢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但是每個人心中也都會存在著他們的弱點,他們害怕的東西。而家長之所以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膽小,不願意接受自己孩子膽小,是因為他們自身接受不了恐懼的情緒。所以家長不要一味的去逼迫孩子勇敢,倒不如學會去接納孩子的膽怯。(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tdfz3ABjYh_GJGVOj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