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 News 《澳華財經在線》3月30日訊 過去一周,埃及、哈薩克、越南、塞爾維亞等國先後宣布停止出口糧食和其它農產品,以首先保障商品特別是基本商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已經有一些國家宣布糧倉告急。
連年戰亂且糧食產量很低的伊拉克首當其衝,該國稱在未來幾周內,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和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其糧食儲備並向國民提供食品。此外,印尼和菲律賓兩國也宣布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只能維持3個月,如果疫情不能儘早結束,他們恐將面臨糧荒。
3月份澳洲的疫情變得緊張之後,Coles和Woolworths兩大超市的大米、麵粉、意面等貨區再難以見到這些商品。
總理、農業部長等官員為平撫搶購潮,屢次呼籲民眾勿囤搶食品、藥品和其它商品。澳洲的全國農民聯合會執行長托尼·馬哈爾(Tony Mahar)也對媒體表示,「我們當然不會缺糧」,「總體而言,澳大利亞在糧食安全方面幾乎不用擔心。
澳大利亞作為全球主要糧食出口國,的確不必擔心糧食安全問題,但也並未免於受到全球糧食供應鏈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巨變的影響。
澳洲糧價大漲
過去一周,由於國內買家加緊確保糧食供應,澳大利亞糧食價格大幅上漲。
3月底,澳元暴跌逾10%,這使澳洲產的小麥和大麥在海外市場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澳洲出口商加大了糧食的海外出口。面對這種情況,西澳和維州的不再對平穩的市場供應抱有原先那樣的信心。
據報道,已經有幾批澳洲大麥和小麥發往中國。澳洲國內買家擔心,中國可能會在市場上購買更多的澳洲糧食。
官方數據顯示,澳洲10月至1月期間小麥出口量為310萬噸,而最新數據顯示,預計3月份小麥出口量將接近100萬噸,4月份小麥出口量為96萬噸。其中很大比例將出口至中國,儘管根據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在過去的幾周中,中國從美國購買了大量玉米、高粱和小麥,但中國從澳洲的糧食進口量最近幾周也有所增加。
儘管上周澳元匯率隨後回升至約62美分,但糧食價格仍然飆升。澳洲國內買家開始擔心,澳洲更多糧食流向出口市場之後,將如何影響未來幾個月的市場供應。
期貨市場上,昆州達令唐斯(Darling Downs)4月交割的小麥和大麥價格每噸上漲了15至25澳元。飼料小麥價格上漲25澳元至480澳元,大麥上漲15澳元至410澳元。
澳洲南部糧食價格上周也因出口增加和銷售有限的消息而飆升。墨爾本小麥購買價每噸上漲15澳元至400澳元左右,大麥價格上漲至320美元。在南澳州的默里橋(Murray Bridge)和新州南部的格里菲斯(Griffith),糧食期貨價格也大幅上揚。
目前澳洲優質白小麥的報價約為255-260澳元/噸。
有消息稱,7月份冬季作物收穫之前,俄羅斯將限制糧食出口,這也支撐了全球小麥和大麥價格。俄羅斯表示,將從4月至6月將穀物出口(包括小麥、大麥和玉米)限制在700萬噸。
烏克蘭也警告稱,國內麵粉製造商表示小麥供應可能不足,政府可能在本季剩餘時間內限制小麥出口。
貿易消息人士稱,由於供應緊張,澳大利亞小麥出口的快速增長引發了國內對糧價的擔憂。
一位澳大利亞貿易商稱:「出口步伐太快。國內消費者供應不足,並面臨被擠壓的危險。這將變得很有趣……上一季的糧食價格已經收緊。」
另一位貿易商稱:「糧食價格將偏離出口價格大幅上漲,否則將出現國內供應短缺,因為我們會在不應該出口的時候繼續出口。國內小麥和飼料穀物的消費者現在應該購買他們需要的東西了。」
糧食危機一觸即發?
本周一,芝加哥小麥期貨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繼續加重人們對全球糧食供應的擔憂。
由於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供應緊張,大豆價格受到支撐,對小麥和大米等主食的需求還在上漲。芝加哥交易所最活躍的小麥期貨合約價格上漲0.7%,大豆期貨價格上漲1.1%。
澳聯邦銀行(CBA)農業戰略總監托賓·戈里說:「這就是『教科書案例』:對食物的需求量沒有有太大變化,但是需求從昂貴的『奢侈』食物轉向了便宜的『標準』食物。新冠疫情迫使人們更多地呆在家裡,減少社交活動。這導致了很大的、非常突然的轉變,人們開始在家準備食物。」
美國農業部將於周二發布美國種植意向和季度庫存報告。
路透社調查的分析師預測,美國政府預計國內玉米播種面積為9430萬英畝,高於2019年的8970萬英畝;大豆播種面積為8490萬英畝,高於去年的7610萬英畝。2019年的惡劣天氣限制了兩種作物的播種面積。
業內消息人士和貿易商稱,中國大豆加工商擔心國際疫情可能導致進一步的供應短缺,中國的一些大豆加工廠已經停止運營。
不僅是中國,韓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也在國際市場上採購糧食。
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深經濟學家阿巴西安稱,只要有政府等大型進口商開始恐慌搶購,就足以引發糧食危機。
彭博近期一篇報道中說,雖然現在糧食供應充足,但各國的勞力短缺、限制措施等導致物流出現障礙,已有政府率先開始屯糧,而此情況可能威脅全球貿易。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任何形式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Tags: 糧食供應價格農產品COVID-19疫情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