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內地的《畫皮》,置景精美服裝考究,還有周迅的銀幕首秀

2019-10-16     麥克瘋說電影

在很多人眼中,周迅是國內最優秀的中生代女演員之一。入行至今,她以自己精湛的表演,贏得了金馬、金像等多個影后桂冠,也俘獲了一批批觀眾的心。

在《今日影評•表演者言》中,周迅曾提到:表演的最高境界是真實,而這份真實,是建立在內心純粹的基礎上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便是1991年的國產電影《古墓荒齋》。周迅的真實和純粹,在她的這部處女作里就能看到。

影片講述了書生楊公子(邢岷山飾)在荒齋苦讀,與女鬼連瑣(傅藝偉飾)漸生情愫,連瑣因其幫助得以還陽。楊遂往連府提親,卻不想被連父(韓廷琦飾)回絕。

楊公子只能進京趕考,希望能考中功名,回來迎娶連瑣。在進京路上,楊因氣血淤積生了場重病。彌留之際的他,遇到了狐狸精嬌娜(周迅飾)一家,嬌娜用紅丸醫治好了他,並收留他在家中養病備考。病好之後的楊公子繼續上路來到京城,住在城外的廟裡備考。他受到了桂花精小倩(胡天鴿飾)的調戲,卻不為其美貌所動。

小倩認定楊是個正人君子,便教他躲避魔鬼之法,並施法調換考卷讓楊高中。而同住廟裡的王生,卻因貪戀畫皮少婦(陳莎莎飾)的美貌,被扒皮喝血。

返鄉途中,楊公子救嬌娜一家免遭天雷劫難,嬌娜遂把紅丸贈送給了楊。楊公子回到連府,卻得知連瑣已懸樑自盡。

影片結尾楊公子把嬌娜送自己的紅丸給了連瑣,連瑣得以再度復生,有情人終成眷屬。

與其它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不同,影片以「連瑣」為主線,中後段又引入「嬌娜」、「畫皮」、「小倩」三個人物。把四個故事串聯在一部電影里,儘管個別地方看起來有明顯的割裂感,且特效相對有些粗糙,但影片的置景、服飾精緻而考究,非常符合《聊齋志異》的古典主義氣質。影片敘事節奏緩慢,但給人的觀感卻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別有洞天」。

影片開頭老嫗炸油條、攤餅的情景煙火氣十足,但隨著故事展開,角色紛紛登場,電影開始變得光怪陸離。落難的連瑣,善良的嬌娜,多情的書生,電影所呈現的是種近乎理想主義的狀態。導演以此來針砭時弊,借古諷今,使得本片更像是個時代寓言。不僅批判了封建科舉制度,還諷刺了落後的階級觀念。在這些嚴肅的主題中,女性角色又是其表達核心。

連瑣是影片的絕對主角,她所代表的是對愛情的忠貞,與對落後階級觀念的痛恨。飾演連瑣的是傅藝偉,在拍本片時,傅藝偉剛演完1990年版《封神榜》中的妲己一角,顏值正處在巔峰期,她在飾演連瑣時,同樣美得不可方物。

畫皮少婦告誡我們的,是要警惕有著漂亮皮囊的惡人,謹防吃虧上當。飾演畫皮少婦的是陳莎莎,她是甬劇花旦演員。

小倩告訴我們,要真心誠意對待別人。飾演小倩的是胡天鴿,是越劇王派弟子,有很強的戲劇表演功底。

而稱得上本片神來之筆的,則是周迅飾演的嬌娜。據說當時謝鐵驪導演在一本掛曆上發現了周迅,經過多方打聽才找到了她,並邀請她來飾演嬌娜。那時的周迅只有17歲,不知演技為何物。只憑著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感悟來,就有了這次驚艷的銀幕首秀。

周迅在片中的表演,非常生動形象,雖然稍顯青澀,且臉有些嬰兒肥,但整個人嬌羞可愛,眼波流轉,顧盼生輝,把嬌娜這個人物演活了。

嬌娜對楊公子很是傾慕,卻又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為了報恩。周迅把這種複雜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用真實的細節去打動觀眾。

幾位美人在片子裡相映成趣,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影片的恐怖驚悚氛圍。但仍能讓人心有餘悸的,還有這三處。其一是前半段,盜墓賊從墳墓里爬出來,披頭散髮的造型,與尖尖的黑色手指,像極了厲gui。

其二是畫皮少婦現原形,喝王生的血。還有紅毛鬼用畫筆填補畫像,然後披在身上變成少婦。

其三是影片後段楊公子揭開連瑣面紗,連鎖的那個長舌頭造型。

當然除此之外,前半段那個竹竿一般高的白無常造型,以及妖怪忽隱忽現的設計,也很奇特。在特效技術匱乏的那個年代,老藝術家們正是用這些土辦法,來還原小說里的經典橋段,這是老藝術家們,術業專攻,用心鑽研的結果。

諷刺的是,現如今特效技術發達起來,電影市場更加完善,給電影人的機會更多,卻再也拍不出八九十年代那樣有工匠精神的電影了。

2015年6月,謝鐵驪導演因病去世,周迅在微博上撰文:「謝導演一路好走,嬌娜感恩、懷念……」。讓人不禁想起2008年兩人在某頒獎典禮上的重逢。

謝鐵驪導演說:「周迅當年第一部片子就是演小狐狸,可惜沒能得獎,實在是對不住,《畫皮》里的小唯也是小狐狸,這次頒獎就當是還周迅一個情吧。」周迅聽完後落淚答謝恩師,並稱「沒有謝導就沒有今天的我。」

從青澀、懵懂的嬌羞少女,成長為拿到眾多獎項的演技女王。自始至終,周迅都保持著真實和內心純粹,這也是她能成功,且獨一無二的主要原因。(麥克瘋說電影·張利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bGm320BMH2_cNUgr1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