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顧景舟做過的民國綠

2019-08-17   紫砂壺記

元朝時,一種含氧化鈷的礦料「蘇麻離青」從波斯傳入我國,在景德鎮匠人們用它繪製瓷器上的花卉枝葉,青花瓷由此誕生。


青花瓷


民國時,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的王世傑從青花瓷的釉料中獲得啟發,在紫砂泥料中加入氧化鈷,調至得到了一種燒成後為墨綠色調的泥料。

因為源於民國時期,所以把這種泥料稱為民國綠。有趣的是,有一種泥料叫墨綠泥的,因為原礦成墨綠色而命名,燒成後卻是金黃色。



墨綠泥原礦與燒製紙片

很多人也把民國綠叫做墨綠泥,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泥料。

對於民國綠還有一個誤解:有毒!但氧化鈷,不溶於水!大可以放心使用。說民國綠有毒,屬實是冤枉它了。

民國時就赫赫有名的紫砂大師顧景舟對民國綠也很鍾情,做過許多壺式。那些年,顧景舟做的民國綠,你鍾意嗎?

一粒珠




矮八方

漢君壺

高虛扁

回紋竹壺

均玉壺



詩文壺


雙色高瓜

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顧景舟的每把民國綠壺顏色都不一樣,其實這個調泥料是調入的氧化鈷比例不同。

在正常溫度燒成條件下,氧化鈷的上限為2.5%,也有的民國綠綠的調比較明顯是因為除了氧化鈷之外,還調入了氧化硌。

當然氧化鉻也是安全的,不溶於水,對人體無害!

感謝閱讀,感覺小編辛苦的請點擊關注,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