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睡眠淺、易驚醒、哭鬧,方法有很多,但做不到這3點都沒用

2019-06-18     JOJO育兒說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

我陸陸續續也寫了百篇關於嬰幼兒睡眠問題的文章了,介紹了各種各樣的睡眠訓練方法,有溫和的,有比較嚴格的,有推薦的,有希望大家避開的……

但總有媽媽焦急的留言:

為什麼我照你說的去做沒有用?

為什麼寶寶還是哭不肯睡覺?

為什麼嬰兒夜裡還是一個小時醒一次?

次數多了,我漸漸發現,對於很多媽媽來說,缺的可能並不是睡眠訓練的方法,而是有些小問題被忽略了。

好比我們學習了很多騎自行車的技巧,卻忽略了把座椅調到最合適的高度,自然總是學不會騎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你擁有一個睡渣寶寶,當你想對他進行睡眠調整時,我們需要首先做好哪3條準備。

這3條建議,來自著名的「安睡女士」金姆 韋斯特和她的《韋氏嬰兒睡眠聖經》一書。

睡眠訓練準備要素第一條:耐心

耐心,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我理解被折磨到崩潰邊緣的媽媽很希望有個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一點,就能讓寶寶立馬安睡。

但並沒有。

事實上,我們需要用大量的時間,慢慢去耗、慢慢去磨,一點一點,在微調中迎來寶寶的小小進步。

別覺得沮喪,世事就是如此。

想想看,減肥難不難?可能跳了一個月的鄭多燕,腿抽筋了無數次,才不過瘦了2斤,算下來,每天連0.1斤都沒有,是不是微不足道?

想想看,戒煙難不難?多少人咳得睡不著覺,依然忍不住要抽上一根煙。

而小嬰兒呢?搞不懂情況,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不明白什麼叫白天黑夜,不知道什麼叫作息,不但要改變自己的習慣,要離開舒適的懷抱,還要去猜測爸爸媽媽到底要我幹嘛!

這個調整的過程自然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說,要有耐心:

1、睡眠調整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至少要熬上好幾天,甚至一個月、幾個月,要堅持。

2、每一次的睡眠調整和每一次的哄睡都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要耐心去執行。比如「噓拍法」至少要噓拍15分鐘以上才有效果,不是說噓上15秒就立馬見效。

睡眠訓練準備要素第二條:統一戰線

在如何帶孩子這個問題上,你需要和你的伴侶,你的父母,甚至你的保姆達成「統一戰線」。

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孩子就會陷入茫然,為什麼媽媽不可以爸爸可以?為什麼哭對媽媽不行但對奶奶就有效?

這種一致性,不單是關係到嬰幼兒睡眠問題,直至孩子長大成人的整個階段,教育、習慣養成等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如果你準備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我建議:

1、首先和家裡的成員都達成一致,包括:一致同意是睡小床還是大床,一致同意哭鬧時如何處理,一致同意要不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表等等

2、如果遇到不一致的情況,建議大家分工來避免矛盾。比如:奶奶如果做不到睡眠訓練時任由孩子哭泣,那奶奶就不要負責帶孩子睡覺。避免出現媽媽說不要抱,奶奶又去抱的現象。

睡眠訓練準備要素第三條:一致性

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條,我來詳細說一下。

比如最常見的例子:寶寶今天不想在餐桌前吃飯,想去沙發上邊看動畫片邊吃。可能媽媽剛好晚上要加班沒有時間和孩子耗,幾番爭執之後,無奈同意了孩子的要求。於是,等到第二天,孩子繼續要求邊看動畫片邊吃飯,媽媽不同意,就哭鬧得更厲害,直至媽媽同意為止。此後,媽媽再想讓孩子回到桌前認真吃飯,就比以前難上加難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規則的不一致,可能會導致更加麻煩的後果,因為孩子會記住媽媽讓步了,而且會認為「只要我哭鬧得夠厲害,媽媽就會讓步」,如果媽媽沒有讓步,那就是「我哭鬧得還不夠」。

對此,金姆 韋斯特這麼說:

無論是在處理睡眠問題還是在處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上,作為父母做出的最有破壞性的行為就是前後矛盾。心理學家稱之為「間歇性增強」:如果在有些事情上你讓步了,有些事情上卻沒有,就會傳達給孩子一種混亂的信息。尤其是對嬰兒和學齡前兒童,他們會無法分清自己的哪些行為需要改變,而哪些行為只要耍賴、哭鬧或者撒嬌就可以獲得讓步。

不一致的增強行為最不容易糾正或者壓制。這種行為造成的後果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改變,它甚至會讓我們本想盡力避免的哭鬧變得更多。

……一再打破規則,反映在其他方面就是反作用,在睡眠問題上則加倍嚴重

之前我們提到過,嬰兒是聽不懂我們說話的,也不明白什麼作息、更不懂什麼時間,所以,不一致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呢?比如:

  1. 你希望寶寶獨自睡小床,當他1點、2點、3點哭的時候,你沒有妥協,但當他4點哭的時候,你累了,你把他抱回了大床——結果就是,以後寶寶會更難在自己床上入睡,因為他會覺得「我睏了,我想睡覺,為什麼不讓我睡大床?我還要再哭多久才可以上床睡覺?」
  2. 你想使用「哭聲訓練法」(一定時間和程度上忽略寶寶的哭泣),當他哭10分鐘時候你沒理,但哭到20分鐘時候,你忍不住了,跑去抱起寶寶安撫——結果就是,寶寶會更難獨自入睡,因為他明白,只要他哭得夠久夠大聲,媽媽就會來抱著他睡覺。
  3. 你決心戒掉不良奶睡,寶寶入睡時候哭著要求,你沒有答應。但是半夜卻因為疲倦,又塞了奶給他含著睡——結果就是,寶寶的夜醒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早,因為他會提醒自己:別睡太死,早點醒來,早點得到媽媽的奶。

綜上,無論你決定採用哪種方式來改善寶寶的睡眠問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標準的一致性,堅持一段時間,不要變來變去,否則只會把情況越弄越糟,把寶寶的習慣越弄越亂,最終寶寶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如何應對一個過於隨性和神經質的媽媽,從而睡眠全面崩盤。


今天我們沒有講睡眠訓練方法,而是講了在方法以外,我們必須要注意的3個要點。

很多媽媽會覺得,你說的這些都是廢話,道理我都懂,你就告訴我,怎麼樣可以讓寶寶現在!馬上!睡著!

不過很遺憾,沒有這樣的方法。

睡眠調整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堅持的過程。

媽媽的疲倦和挫敗我都懂,但是媽媽們必須首先做到的就是平靜和耐心,你才能給寶寶傳達出平靜的情緒,才能在一步步中,慢慢迎來你的天使

不要心急

不要崩潰

不要放棄

我這裡,隨時都是媽媽們的樹洞,隨時可以發泄和吐槽。

加油哦!

我是一個睡渣寶寶的媽媽,在心力交瘁中開始學習嬰幼兒睡眠知識,因為懂睡渣媽媽的苦,於是決定與大家分享我的所學心得。

業餘時間碼字不易,請多贊多轉發,謝謝啦^ _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VXygmwBvvf6VcSZh2ye.html